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且介亭杂文二集
0.00     定价 ¥ 33.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0510443
  • 作      者:
    鲁迅
  • 出 版 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1.作者自编文集,再现初版原貌。

2.适合各年龄层段的读者阅读、收藏,体现了经典图书的加成价值。

3.对社会事件和文明进程的敏锐洞察,使其作品具备预言性质和研究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diyi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展开
内容介绍

 《且介亭杂文二集》为作者1935年所作杂文四十八篇。鲁迅的杂文吸收了英国随笔篇幅简短、绵里藏针、微而显著、小而见大的特色,又借鉴了魏晋散文“清峻、通脱、华丽、壮大”的文风,特别是继承了魏晋文章的骨力。杂感和短评,是鲁迅杂文的骨干,侧重于议论,融会了诗的境界、形象和美的文字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昨天编完了去年的文字,取发表于日报的短论以外者,谓之《且介亭杂文》;今天再来编今年的,因为除做了几篇《文学论坛》,没有多写短文,便都收录在这里面,算是《二集》。

过年本来没有什么深意义,随便那天都好,明年的元旦,决不会和今年的除夕就不同,不过给人事借此时时算有一个段落,结束一点事情,倒也便利的。倘不是想到了已经年终,我的两年以来的杂文,也许还不会集成这一本。

   编完以后,也没有什么大感想。要感的感过了,要写的也写过了,例如“以华制华”之说罢,我在前年的《自由谈》上发表时,曾大受傅公红蓼之流的攻击,今年才又有人提出来,却是风平浪静。一定要到得“不幸而吾言中”,这才大家默默无言,然而为时已晚,是彼此都大可悲哀的。我宁可如邵洵美辈的《人言》之所说:“意气多于议论,捏造多于实证。”

我有时决不想在言论界求得胜利,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报告着大不吉利事,我的言中,是大家会有不幸的。在今年,为了内心的冷静和外力的迫压,我几乎不谈国事了,偶尔触着的几篇,如《什么是讽刺》,如《从帮忙到扯淡》,也无一不被禁止。别的作者的遭遇,大约也是如此的罢,而天下太平,直到华北自治,才见有新闻记者恳求保护正当的舆论。我的不正当的舆论,却如国土一样,仍在日即于沦亡,但是我不想求保护,因为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单将这些文字,过而存之,聊作今年笔墨的记念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鲁迅记于上海之且介亭。

……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 言 ....................001

一九三五年

叶紫作《丰收》序................. 004

隐  士 ...........................007

“招贴即扯”....................... 010

书的还魂和赶造...................... 012

漫谈“漫画”......................... 014

漫画而又漫画......................... 017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018

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 038

“寻开心”............................... 041

非有复译不可............................ 044

论 讽 刺 ................................047

从“别字”说开去........................... 050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055

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058

人生识字胡涂始........................... 062

“文人相轻” ...............................065

“京派”和“海派” .........................067

田诚一墓记 ...............................071

弄堂生意古今谈 .............................072

不应该那么写 .............................075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077

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 .................084

什么是“讽刺”? ...............................087

论“人言可畏” ...........................090

再论“文人相轻” .........................094

《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 097

文坛三户.......................... 099

从帮忙到扯淡......................... 102

《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 ......................104

“题未定”草(一至三) ....................106

名人和名言 .......................115

“靠天吃饭” .....................119

几乎无事的悲剧....................... 121

三论“文人相轻”....................... 124

四论“文人相轻”...................... 128

五论“文人相轻”——明术.................... 131

“题未定”草(五) ..........................135

论毛笔之类 ..............................141

逃  名 ..............................144

六论“文人相轻”——二卖 ...................147

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150

萧红作《生死场》序 ............................154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156

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 158

杂谈小品文......................... 160

“题未定”草(六至九) ......................163

论新文字 .............................179

《死魂灵百图》小引 ...........................182

后  记 .................................18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