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凭观川陆
0.00     定价 ¥ 58.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6015662
  • 作      者:
    张曾祥
  • 出 版 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凭观川陆》记录作者退休后携眷赴国内外旅游的纪实与观感。
  《凭观川陆》叙述老者国外自由行的能力以及在线办理签证(包括“申根”)的艰辛。
  《凭观川陆》介绍出境旅游策划和网上预订宾馆的心得。注重古典建筑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到访知名大学、联合国机构及音乐厅(留影照片),老有所为。
展开
精彩书摘
  北京
  一平方千米
  北京市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是街道办事处(为处一级)。自己宿舍所在的地区归椿树街道办事处管辖。该辖区形状大致呈方形,四角端点分别是:虎坊桥、和平门、宣武门和菜市口,总面积一个多平方千米。退休后休闲散步,多限于此,终日思考、追索,颇感历史韵味丰厚。 东南一隅的虎坊桥路口处,是中国书店所在的瑞祥大厦,一派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该地原是1920年建成的京华印书局,为上海商务印书馆在京的印刷机构。其外表形同船只,也有“船楼”的美称,意寓中国近代印刷出版事业的起航。上下四层,当时已采用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架构,至今仍保留着目前市内唯一的一部木制导轨电梯,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面的湖广会馆历史悠久,孙中山先生曾先后五次莅临并在此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向东的晋阳饭庄,是清代《四库全书》总纂官、内阁学士纪晓岚的故居。庭院内的藤萝古树,为先生亲自栽种;后院的“阅微草堂”彰显书香门第之风。以后,这里又是中国京剧梨园子弟的摇篮——成立于1904年的北平富连成戏剧学社(旧址)。它在40多年的办学生涯中,共培养出800多名京剧名角,如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袁世海、叶盛兰等。梅兰芳、周信芳也都来此进修。虎坊桥西北一带古城风貌犹存,现在的前、后孙公园胡同过去曾是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的寓所。他勤奋好学、热衷藏书,院内设有“万卷楼”。以后,又有多位名人相继在此居住。后来,清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等利用其部分寓所建造安徽会馆,现已修复并择日对外开放。寓所的另一部分,即现在的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现在,孙公园附近还有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平房砖雕精细,装饰彩绘,形制正统,前堂后寝与坎宅巽门体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街巷院落重重,庭院深深。再往西行,格局雷同,不少京剧名家曾居住于此,如椿树下二条的金少山、尚小云,山西街的苟慧生。奚啸伯、杨宝森等也都久居此地。街巷生活气息浓厚:一家杂货店门面上方的长条形牌匾至今保存,浮雕题字依稀可见,书法苍劲有力;恪守商业道德,秉承“虔制诸品名香”的宗旨。早年一家名为“同盛春”的普通小饭馆的灰色墙楼残部屹立,窑制砖块相互嵌合、浆满灰实,凸显老一辈工匠的绝佳手艺。 虎坊桥北端设和平门。民国时期为方便出行,于1926年在正阳、宣武两门之间开通门户,沿南、北新华街直达新华门。南新华街的西侧,为北京师范大学旧址,南部教学楼底层有“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奠基”的隶书石刻并附老式拼音,今日为实验小学。北部是原来的师大理学院,中间是“国立高教图书馆”旧址。该建筑当时聘请丹麦、德国、美国、瑞士等四国工程师联合设计,后黎元洪总统主持开馆仪式,至20世纪50年代已藏书逾百万册,相当可观,可居同类之首。对面是原来的师大附小,也是钱学森教授的母校。由于其父亲来京赴民国政府任职,他随之北上到此就读。校舍老建筑的木栅栏杆古风依旧,严谨优良的学风造就出我国的“航天之父”。与学校北面相比邻的是西河沿街的正乙祠戏楼,这座古老建筑已重建300周年,它始建于明、复修于清,阅尽沧桑、风韵清雅、遗世独立,堪称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现在,师大旧址以南的宣武幼儿园所在地早先曾是丰泰照相馆,它于1905年拍摄过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无声影片,即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定军山》。该影片曾在前门大栅栏的大观楼首演,它见证了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百年业绩。 继续往南是琉璃厂的古文化街,书画古籍、文房四宝,应有尽有。始建于1672年的松竹斋南纸店,很早就以木版刻印技术闻名,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内廷官文用纸和朝廷的考试用纸均由该店提供。1894一年更名为荣宝斋,体现“以文会友,以荣为宝”的理念,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橱窗和知名品牌。当时的琉璃厂成为进士、举人和书生治学奋进的一条“雅路”,我国书画界名流于右任、张大千、齐白石等均在此留下历史足迹。 地处京城要冲的宣武门,在元代称为顺承门,明正统元年(1436)重建,正统四年(1439)取自张衡《东京赋》中“武节是宣”故改称宣武门,体现武烈宣扬之意。1601年1月4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身着儒服来京,受到明万历皇帝优礼并在宣武门内赐屋居住;所需由朝廷供给,颁赐银米,足敷神父需用。1605年8月在其住所东侧建中式建筑的礼拜堂。到了清朝,一些西方传教士又都分别受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君主的厚爱,这一带也成为欧洲耶稣会士介绍、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的前沿。被皇室誉为“通玄教师”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还领受皇帝赐金一千两,于顺治七年(1650)按欧洲风格重建宣武门教堂,于1652年竣工。重建后的宣武门教堂统称天主教南堂(西什库教堂为北堂,王府井教堂为东堂,西直门教堂为西堂)。
  ……
展开
目录
序言
国内篇
北京
一平方千米
建筑一瞥
漫步百万庄
路经国会街
延庆随想
居家宣武
天津
曾经先行
近代天津启示录
津西往事
重逢感触
河北
感触黄骅
山西
大同云冈
内蒙古
绿装科尔沁
辽宁
魅力大连
上海
南翔古镇
浙江
钱塘随笔
福建
走进厦门
山东
流连青岛
湖北
巍巍武汉
台湾
台湾观感
国外篇
法国
巴黎
意大利
威尼斯
罗马
荷兰
荷兰两首都
爱尔兰
都柏林
瑞士
巴塞尔
卢塞恩
捷克
布拉格
英国
英国旅行
德国
认识德国
波茨坦会址
莱比锡
芬兰
丹麦
瑞典
挪威
美国
沙漠之旅
横穿新约克
小憩夏威夷
名校之旅
加拿大
多伦多随想
澳大利亚
赴澳三城记
悉尼
堪培拉
墨尔本
日本
日本印象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