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我们家的故事
0.00     定价 ¥ 34.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3586017
  • 出 版 社 :
    广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我们家的故事》收录了22个广西家庭故事,这些家庭或百年坚守家国情怀,或相敬如宾比翼齐飞,或抓住商机成就家庭事业,或不忘初心戍边保家卫国,或守护非遗传承文化……记录这些家庭故事,旨在见微知著,从八桂大地一个个特色各具的家庭着手,描写时光变迁中各个家庭的点滴变化,让我们体会家味之丰富,社会之纷繁,时代之巨变。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家的故事》:
  百年帅门的坚守
  帅础坚是广西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广西推广西洋画第一人,广西艺术学院创始人之一。如今,帅础坚家庭已相传五代,共计90余人。在这个大家庭中,从事艺术及教育相关职业的有30多人,专业包括国画、油画、粉笔画、书法、篆刻、工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艺术理论等,其中亦有学士、硕士、博士,有教授、研究员、校长、局长、市长,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和教育之大家庭。帅家子孙的身体里流淌着帅础坚的血液,思想中镌刻着他的艺术思想,骨子里渗透着他为人处世的哲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帅家子孙在这样的教诲中,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秉持着不变的家国情怀。百年坚守。
  撰稿者:帅立国
  不务虚名传四海,但求拙笔遍人间
  新中国成立前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广西只有两家姓帅的人家,我们家在桂林,另一家在柳州。新中国成立前,父亲与另一帅家的男主人认了拜把兄弟,因为之后联系很少,到我们这一代已经失联了。我们家祖籍是江西省奉新县锁石村,祖父随江西官吏由江西吉安迁来桂林。父亲于1892年3月在桂林出生。从父亲出生那年计起,到2018年已经126年了,可谓百年帅门。父母生我们姐弟九人,两个姐姐,接下来是七兄弟。现如今,父亲这一支已相传五代,直旁系共计90余人之众,有生活在广西四大城市南宁、桂林、柳州、北海的,有居住在北京、香港的,还有定居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算是国际家庭了。我们这个大家庭还是一个艺术和教育世家,父亲是广西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广西推广西洋画第一人,广西艺术学院创始人之一。家族中从事艺术及教育相关职业的有30多人,其中艺术类的有26人之多,专业包括国画、油画、粉笔画、书法篆刻、工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摄影、艺术理论、音乐等。这样的艺术和教育大家庭,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为了纪念父亲和传承帅家的艺术传统,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定居海外的姐姐帅立明发起并捐赠,加上大家庭成员的资助,1997年我们在桂林市吊罗山旁建造了“帅础坚艺术馆”。
  我常常站在艺术馆的花园里,久久地凝视着父亲的青铜雕像。每当此时,我的思绪就会急速翻滚,往事历历在目……敬爱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5年了,他的魁梧身材、他的音容笑貌却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间,他雄浑有力的声音仍在强烈地召唤我、鞭策我、鼓励我。
  父亲年幼就失去了双亲,家境十分贫寒,得广西著名国画家唐子超先生教诲,从此走上绘画艺术之路,并于1922年毕业于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油画专业。毕业之后,父亲在桂林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桂林市第三中学、桂林中学等8所学校任美术老师。不仅如此,父亲还创办“研美画室”,在广西率先推广西洋画教育。
  青年时代的父亲,是一个血气方刚、有抱负、有理想、有责任感、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青年。他满怀报国之志,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参加国民党(左派),领导、组织学生开展反帝反封建救国救民的活动。他为我们的家谱制订的取名字序是“建、立、民、生”。父亲是“建”字辈,名为建基,字础坚;第二代排“立”字,为立学、立明、立德、立志、立模、立人、立世、立国、立功;第三代排“民”字,为民英、民建、民华、民乐、民风、民心、民权、民丹、民青、民曦等;第四代排“生”字。从取名就可以看出父亲当年的民主主义和儒家思想的情结。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造成了震撼全国的“四一二”惨案。此后,蒋介石继续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父亲也被通缉。那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正在欢聚赏月,姑父突然进来与父母亲说了几句话,父亲便与姑父匆匆从后门走了,去朋友家的夹墙内藏了三天三夜。后来姑父帮父亲买了船票,父亲经梧州逃到了香港,改名“陈寄渊”,号“海南陈先生”。
  父亲逃到香港后,母亲带着大姐、二姐、大哥、二哥4个孩子,还有外婆、舅舅,7口人一起生活,肚子里还怀着三哥。当时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身上,母亲只能靠出租部分房屋维持生计。好在父亲一生豪气,此时朋友们解囊相助,我们家方能勉强维持生活。
  ……
展开
目录
百年帅门的坚守
一家三代艺术缘
家和考古密不可分
我愿为国守住家
父母在哪我在哪
小山村木匠家的40年
一台相机和四个大学生
一个仫佬族家庭的30年
一路传习一路歌
母爱成就国医大师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陶瓷世家商海沉浮
家由“一带一路”牵
编织出来的幸福生活
家兴席草茂盛时
家的记忆只有爱与幸福
百年接力传承壮族“好声音”
家有“田螺姑娘”
“月亮”之家祝福多
茶香飘处是吾家
农民家庭的“夜郎梦”
侗族“鲁班”世家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