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龙,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19世纪早期德奥音乐与贝多芬研究者,中国西方音乐学会理事。曾任职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他的著作包括《论贝多芬<庄严弥撒>》《乐赋心弦:中国音乐》,主持编写《你好,莫扎特——26位中国音乐名人访谈录》。他翻译的著作包括《贝多芬:音乐与人生》(列维斯·洛克伍德著)、《贝多芬》(威廉·金德曼著)《钢琴音乐简史》(F.E.科尔比著,合译):刘小龙撰写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和音乐评论,也是网络音乐教育与古典音乐普及的推动者。他的“古典音·乐吧”微课程、慕课“浪漫主义时代的欧洲音乐”和“西方音乐史”受到广泛好评。他还是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主讲嘉宾,自2009年以来举办讲座等艺术活动百余场。
瓦尔特·弗利什(Walter Frisch),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是研究19、20世纪德奥作曲家的著名音乐学家,研究领域涵盖从弗朗兹·舒伯特到阿诺德·勋伯格等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他已出版的代表性著作包括《勃拉姆斯和展开性变奏的原则》(1984年)、《勃拉姆斯:4部交响曲》(1996、2003年)、《勃拉姆斯和他的世界》(1990、2009年)。他是美国勃拉姆斯协会的创建人之一,并且是《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2000年),“勃拉姆斯”条目的合作撰写者。他也是音乐史系列丛书“文化语境中的西方音乐”的主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