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航天报社采编团队通过寻访近百位亲历者,查阅大量档案、资料后,再现的一段段航天尘封往事。书中大量的人物访谈、故事细节和老照片,生动系统地再现了航天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讴歌了一大批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走过风雨历程的航天人,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航天故事。书稿饱含深情、视角新颖、可读性强,着力挖掘细微之处的精彩,做到细微处见真情,细微处见精神,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全书以平实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平民的情怀,勾勒出一幅幅朴实、真诚、可爱的航天人物形象,展现了航天精神的传承与力量,对当今社会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和传播价值。
第一章 航天往事 4
1949,归去来兮 5
举国之力 白手起家 12
代号1059:迎来“东风第一枝” 19
困难时期 不懈攻关 26
大漠惊雷 无问西东 33
15年坚持,终迎万里“东风” 40
许一世年华 只为那颗“中国星” 47
备战备荒 抢建三线 53
震动世界 中国第一箭腾飞 60
蛟龙出水 雷震海天 67
留一座丰碑在静止轨道上 74
鹰击八号,中国人自己的“飞鱼” 81
抢救一颗卫星 点亮漫天繁星 88
红旗猎猎振军威 95
归零,在挫折后开启 102
1999,神舟飞天 109
曾记否:“风华”正茂 “万山”红遍 116
中国“长征”闯世界 123
大阅兵: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 131
从中国的北斗到世界的北斗 138
与时代同行,信息化之路铺入云端 145
中国探月:似是故人来 152
第二章 岁月如歌 160
云岗:中国最早有导弹的地方 161
黄沙百战心如初,倚天砺剑卫国疆 168
留在内心深处的记忆 171
响彻大山深处的高音喇叭 173
用影像记录新中国的航天记忆 175
难忘河西“干打垒” 177
那些闪闪发光的句子 180
我为奥运作保障 182
青春记忆里的那台复印机 184
那些年,远安发往孝感的班车 187
研制实践一号卫星的岁月 189
露天剧场 留给三线都是情 192
我珍藏的中南海参观券 194
迎难而上发展仿真技术 196
向航天“老转”们致敬 199
飞越昆仑雪峰的航天人 202
地面站“追星”三十载 205
记忆深处“沟”里的故事 209
亲历1988年“三新聚会” 211
第三章 家国记忆 214
慈爱的父亲 伟大的榜样 215
父亲的守候 218
航天家风不惧险 220
每一处花开,都是我们期待的芬芳 223
那些年:薪火相传,为国铸剑 225
“胖五宝宝”和我的航天路 227
岁月中的房屋变迁 229
一颗初心,三代守护 231
身着特殊“军装”的航天总师 234
师徒四代的奋进接力 237
一份事业三代守护 240
诗里行间的爱国情 243
江天沟的“伙夫”和“羊倌”们 246
航天布衣院长的陈年往事 248
三人行 航天情 250
当广播员的日子 252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