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都会的诱惑: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
0.00     定价 ¥ 68.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2655151
  • 作      者:
    满建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满建,1978年生,安徽宿州人,文学博士。现为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等多项,参与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图像文献,整理与研究”,并任项目组主要人员。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都市文化研究》《当代文坛》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都会的诱惑: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通过考察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之间的关系,揭示海派散文作为地域性都市散文的独特生产机制、审美功能和文体特征,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著作梳理了海派散文产生的都市文化空间和物质空间,分析了消闲刊物对海派散文的影响,探究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良友》《天地》等消闲刊物的编辑策略、散文观念及其刊登的散文作品,并评说上海现代消闲刊物影响下的海派散文得失。著作借鉴了都市文化学、文化地理学、阐释学、接受美学、比较文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以清晰的思路、翔实的资料、开阔的视野,对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努力形成独到的见解。著作着力填补关于海派散文研究的某些空白,对把握海派文化的精神内核、深入认识现代都市的丰富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为当前中国现代都市文化建设及当下散文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都会的诱惑: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曾获2013年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学位论文称号,现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
展开
目录
海派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引言 海派散文研究的上海现代消闲刊物视阈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主要术语界定及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构架

第一章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的生长空间
第一节 现代都市物质空间与消闲娱乐风尚
一、中国商业的中心地位
二、海上移民潮
三、现代生活方式和消闲娱乐风尚
第二节 现代都市文化空间与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
一、市民读者的高层次文化消费诉求
二、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和繁盛时代的到来
三、现代刊物的高度发达
四、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
第三节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生产方式
一、海派作家的身份转变
二、海派作家的生存状态与文学生产方式
三、上海现代消闲刊物凝聚的海派散文作家群体

第二章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影响下的海派散文
第一节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的发展脉络
一、萌芽期(1872-1912)
二、成长期(1912-1927)
三、成熟期(1927-1938)
四、承传期(1938-1949)
第二节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的新变
一、消闲刊物的大众化定位与散文的市民文化品格
二、消闲刊物的娱乐化倾向与散文的消闲功能
三、消闲刊物制约下的散文文体类型变化

第三章 《论语》《人问世》《宇宙风》:读者市场与消闲风尚
第一节 消闲刊物的读者意识和市场路线
一、从栏目设置看《论语》的读者意识
二、从《人间世》与《太白》之争看林语堂的转向
三、从《宇宙风》看消闲刊物的市场路线
第二节 动态制衡:在市民趣味和文人情趣之间
一、市民趣味的认同与表现
二、文人情趣及散文格调
三、消闲功能的提升
第三节 近情、亲切和谑而不虐的现代都市话语
一、话语内容:言必近情
二、话语姿态:自然亲切
三、话语风格:谑而不虐

第四章 《良友》:海派散文走向时尚的最前沿
第一节 《良友》的时尚编辑理念和散文的时尚表达
一、时尚:《良友》的编辑策略
二、时尚都市生活的风景线
……
第五章 《天地》:海派散文与市民日常生活
第六章 《红杂志》:为市民阶层代言
结语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影响下的海派散文得失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