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抑与扬:翻译中的制约因素研究
0.00     定价 ¥ 56.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4664073
  • 出 版 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翻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必然会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尝试从翻译的规范论来说明制约翻译的一系列社会文化因素的特征,从翻译的目的论来分析翻译活动中译者对于原作的背离。20多年来,虽然著述不多,但一直关注国内外在翻译制约因素研究方面的进展。


本书试图通过客观描述翻译过程中不同阶段存在的种种制约因素,反映翻译制约因素的整体面貌,为描述性翻译研究提供更为科学的视角。其中,既在由原作、译者和译作构成的微系统中研究翻译的制约因素,又在由个人、群体机构等直接或间接象征权力的各种因素构成的系统中研究翻译的制约因素,还在由包含来自文化、社会甚至整个世界的因素所构成的大系统中研究翻译的制约因素。同时,本书从文学解释学的原理出发,以系统分析为手段,对翻译制约因素的分析从描写推向解释。本书在探讨翻译制约因素时论及翻译学,在讨论翻译学时分析翻译的制约因素,注意吸收国内外新近的成果。


本书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是综合、全面的研究,其特殊性决定它需要涉及来自语言、文学、美学、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众多因素。研究中考察的因素越多,研究则越全面,也越能深化学界对翻译活动的认识。在翻译研究历经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等历次转向之后,对翻译中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为多视角地研究翻译提供可能。


本书适合于翻译专业本科生、硕士生与博士生以及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有兴趣的读者。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结项成果。翻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本书客观描述翻译制约因素的整体面貌,同时将翻译制约因素和翻译学相结合,为翻译研究提供更为科学的视角。在翻译研究历经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等历次转向之后,对翻译中的制约因素进行硏究,有助于扩大翻译研究领域、推进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本书共12章。第一章讨论国内翻译制约因素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特别讨论译者权力的问题。我是一个文学翻译爱好者,在翻译中一贯张扬译者的权力,尤其注重译作语言的优美,但也同时深深地意识到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原作的一种背离,因此我只敢将自己的“翻译”称之为“编译”。我自己在翻译中过多地行使了译者权力的这一事实,主要缘自我翻译功力的不足,而不完全缘自我对翻译的认识。一个编译者或许可以张扬自己的权力,而一个真正的翻译者却应该在积极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努力抑制自己的权力欲望。本书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翻译思想,尽管这显得与我的翻译实践自相矛盾,但也真切地说明翻译的复杂与不易。第二章讨论“翻译制约因素”这一说法所涉及的“翻译”的概念与“制约”的概念。从历时到共时,从一般到特殊。第三章讨论翻译制约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翻译的能动主义与翻译的克制主义两个方面分析译者的翻译立场。第四章至第十一章从翻译的特性、翻译的功能、文义的释放、翻译的目的、翻译的语境、翻译的逻辑、翻译的道德、翻译的理论等方面探讨翻译中的制约因素。由于各种翻译的制约因素在翻译的过程中是相互交织并时有冲突的,所以本书并没有就制约因素而论制约因素,而是将翻译的制约因素溶入以上几个方面综合地进行讨论,特此说明一下。第十二章对包括译者思维和翻译理论家思维在内的翻译思维进行了反思与追问。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国内翻译制约因素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对“翻译制约因素硏究”的概述


第三章


翻译制约因素之间是互为制约的关系


第四章


从翻译的特性看翻译制约因素


第五章


从翻译的功能看翻译制约因素


第六章


从文义的释放看翻译制约因素


第七章


从翻译的目的看翻译制约因素


第八章


从翻译的语境看翻译制约因素


第九章


从翻译的逻辑看翻译制约因素


第十章


从翻译的道德看翻译制约因素


第十一章


从翻译的理论看翻译制约因素


第十二章


对翻译思维的反思与追问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