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解与现代养生》:
第一章众妙之门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④天地之始,有名⑥万物之母。故常无欲⑥,以观其妙②;常有欲,以观其微③。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①,玄之又玄①,众妙之门②。
【注释】
①道可道:可以用语言描述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了。第一个“道”的意思是规律、法则和准则,甚至指公序良俗、通行惯例等。第二个“道”的意思是诉说、描述。
②常道:永恒不变的规律。
③名可名:可以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了。第一个“名”是名字的意思,第二个“名”是称呼、叫的意思。
④无名:没有名字的东西,指“无”,延伸意思为空间或空。
⑤有名:有名字的东西。这里泛指物质或元素,如钾、钠、钙、碳,或金、木、水、火、土。
⑥无欲:清净无欲。
⑦其妙:天地万物微妙之处。
⑧微:边界,引申为表面或表层。
⑨两者同出:空间(无)和物质(有)同出于道。
⑩玄:玄妙幽深。
?玄之又玄:玄妙又玄妙。
?众妙之门:万物变化的源头。
【译文】
可以用语言描述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了;可以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了。有了空间(“无”),才开始出现天地;有了物质元素(“有”),才开始产生万物。所以如果我们经常保持清静无欲的状态,就可以观察、探究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我们欲望满满,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的表象。空间(“无”)与物质(“有”)同出于道而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很奇妙。玄妙又玄妙,是万物变化的源头。
【解析】
此为《道德经》开宗明义的第一章。老子在本章首先告诉我们,人类语言的发明,确实为我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语言在描述、诉说事物时也存在着极大的缺陷。“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说,永恒不变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的,也就是说,语言的表述能力是有限的,即“言不尽意”。老子认为,不管是自然大道、宇宙大道还是人间大道,一旦我们自认为讲明白了,其实就偏离它了。因为“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语言恰恰是一种限制。宋代诗人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有“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句。意思是说在这临近中秋的夜晚,洞庭湖如灿烂的银河,那种美景无论如何也不能用语言来向你诉说。又如每当我们听到《斯卡布罗集市》这支忧伤的恋歌,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最美丽、最难忘的初恋。这种感觉用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无法描述清楚的。这首创作于中世纪的古老英国民歌,它所表达的情感,真可谓“妙处难与君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