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佛罗伦萨之夜
0.00     定价 ¥ 35.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32769391
  • 作      者:
    (德) 海涅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亨利希·海涅(1797―1856),德国19世纪罕有的文学天才,与歌德堪称“19世纪德国文坛两颗璀璨的双子星”。 
  丹麦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格·勃兰兑斯说:“作曲家们为海涅的诗谱写了3000多首曲子,而为歌德的诗只谱写了1700首。到1887年为止,用海涅的诗谱写的独唱歌曲即达2500首之多。由此可见,海涅的诗歌是何等脍炙人口,雅俗共赏。” 
  在世界文坛,海涅和普希金、雪莱齐名,同为19世纪的伟大诗人,他们除给人类留下了浩瀚的脍炙人口的诗歌外,也写了不少和他们的诗歌一样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的小说。 
  读海涅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同样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本书采撷了海涅的三部中篇小说和一部可与歌德的不朽诗剧《浮士德》媲美却鲜为人知的散文剧本《浮士德博士》――两者同工异曲,两相对照阅读相当精彩,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谈。读者从这本小书里的几篇作品中当可窥见一斑。
展开
内容介绍
  读海涅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同样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佛罗伦萨之夜》采撷了海涅的三部中篇小说和一部可与歌德的不朽诗剧《浮士德》媲美、鲜为人知的散文剧本《浮士德博士》,两者同工异曲,两厢对照阅读相当精彩,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谈。读者从这本小书里的几篇作品中当可窥见一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章
  当美丽的萨拉在礼拜结束后走下楼来到犹太会堂院子里时,拉比已经站在那里等候他的妻子了。他笑容满面地对她点头,伴随她走出会堂来到大街上,在那里,他们到达之前的一片寂静现已荡然无存,眼前到处是熙熙攘攘的喧哗的人群。大胡子僧侣像大堆大堆的蚂蚁;浑身珠光宝气的女人像黄金甲虫一样扑哧扑哧飞来飞去;穿上了新衣服的男孩子们跟在他们大人身后为他们抱着经书;不得进入犹太会堂的少女们现在从她们家里连蹦带跳地跑了出来,迎向她们的父母,在他们面前低下她们满是鬈发的小脑袋弯腰鞠躬,为的是接受他们身上带来的福气;所有的人都喜形于色或是兴高采烈,在街上走来走去,怀着幸福的预感期待着一顿美味午餐,它的香喷喷的气味现在已经从一个个用粉笔画上标志的黑色罐子里蹿了出来,这些罐子是女佣们刚刚从镇上的几家大灶房取来的。
  在这拥挤混乱的人群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位西班牙骑士,在他那年轻的面庞上,人们看到的那种惹人怜爱的苍白,这种脸色女人们通常认为是不幸的爱情带来的,而男人们恰恰相反,认为那是幸福的爱情使然。他的步态虽说是漫不经心的徜徉,但又确实有点忸怩作态的味道;他戴着贝雷帽,帽上插的羽毛不住地晃动,这更多的是由于他那意欲彰显高贵的摆动头颅,而不是风吹的结果;他也着意地让他靴子上的金色马刺、让他似乎佩带在手臂内侧的宝剑上的饰物叮当作响,这把宝剑那价值不菲的剑柄从白色的骑士外衣下露出来,寒光闪闪,那件外衣表面看上去像是随意松散地遮挡着身体,却清楚不过地透
  ......
展开
目录
译本序 
巴赫拉赫的拉比 
佛罗伦萨之夜 
冯·施纳贝莱沃普斯基先生回忆录 
浮士德博士 
关于芭蕾舞剧《浮士德博士》的说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