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汤显祖新论
0.00     定价 ¥ 7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208128590
  • 作      者:
    邹元江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邹元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会副会长、《汤显祖研究》主编。主要著作有《汤显祖的情与梦》、《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等,主持了《梅兰芳表演美学体系研究》、《审美非对象化问题研究》等四个国家课题的研究工作。曾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汤显祖研究丛刊:汤显祖新论》通过对学界在汤显祖研究中尚缺乏关注的“道气为宗”、“天地贵生”、“意识境界”、“主人之才”、“向死而在”、“承担意识”、“精神不欺”、“狂斐之章”等命题来看他作为思想家的深邃;通过“情本于道”、“‘我’的凸显”、“情立世界”、“持转易之关”来看他作为美学家的风采;通过“知梦游醒”、“游梦于道”、“追思生命”、“梦即生存”来看他作为艺术家的气质。
展开
精彩书摘
  《汤显祖研究丛刊:汤显祖新论》:
  此次持续半年多的兵变事端,让包括万历神宗皇帝在内的君臣官吏惶惶不安,先后几易剿兵变之提督、监军,调辽东、宣太、山西之兵,以及浙兵、苗兵、庄浪兵围攻宁夏镇。兵变之将士虽因寡不敌众而宣告失败,但此次兵变给国势飘摇的明王朝以沉重打击是自不待言的。
  就在以哮拜为首的叛军占据宁夏镇,官军久攻不下的这一年五月,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朝鲜国王弃王京逃平壤,又潜入义州,向中国求救。而日本兵渡过大同江,长驱鸭绿江而来,直接威胁到明王朝的安全。这年冬,明王朝出兵朝鲜驱日军,没料想会耗时八年,损失惨重。
  明中叶后,倭寇曰盛,东南沿海各州府经常受到倭寇的侵扰、蹂躏。这些充当日本海寇的武士,来自山口、丰后、大隅、萨摩、博多湾、对马和五岛列岛。他们使用的船只最大的长达一百尺,宽达三十尺,船体厚达七寸,超过了中国战船的规模。这些船可载武士百余人。他们大举侵犯中国时,时常三五十艘船并进,人数多达几千,最多时有一千二百艘船在中国沿海侵扰,两万多人据守被他们所占领的军事要塞。他们屡屡攻破被明王朝视为固若金汤的东南海防,长驱直入,杀人越货,无恶不作。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八九月间,一支六七十人的红衣黄盖倭寇登陆后深入中国腹地,如入无人之境,越过杭州北新关,经淳安入安徽歙县,至绩豁、旌德,过泾县,趋南陵,遂达芜湖。烧南岸,奔太平府,犯江宁镇,径侵南京大安德门不入,后经夹冈,趋秣陵关,经溧水、溧阳至宜兴。又越武进,抵无锡,驻惠山。后昼夜奔一百八十余里抵浒墅。这支犯寇前后历八十余日,伤亡中国人四千余众,才在杨林桥被歼灭。这真是对明王朝最具讽刺意味的世界战史上的“奇迹”:当时南京有守军达十二万,而自称为“天朝”的帝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常备军,竟达二百万,但却为这支小小的倭寇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这不禁让君臣和国人震惊:明王朝已衰竭赢弱、武备废弛到何种程度!
  虽然后来在首辅张居正的支持下,福建总兵戚继光以他的军事才能,组建了纪律严明、极具战斗力的“戚家军”,屡屡给气焰嚣张的倭寇以重创,并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一月的仙游之战中大败倭寇,但这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明王朝千疮百孔的颓败局面。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月十七日晨,一代名将戚继光满含着未能重振明王朝军备的遗恨,在贫病交迫中孤独地死去。三十年后,“天朝”的官兵,在与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努尔哈赤的八旗子弟交锋时,才真正意识到明王朝的彻底衰败,一蹶不振。
  当然,真正彻底打烂“国势如溃瓜”的明王朝的,一是明末以李自成为领袖的农民起义军,二是明中叶后屡屡犯边的北方蒙古族各部落。
  嘉靖十八年(1540年)前后,这些部落在俺答的号召下结成联盟,在连亘北方两千里的广阔土地上与明王朝频频作战,抢掠财富,杀死杀伤边关士卒百姓不计其数。
  ……
展开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灵根慧命
一、文昌武曲
二、书香墨韵
三、灵根睿源
四、人生火传
第二章 诗意人生
一、“诗意”何为
二、向死而在
三、承担意识
四、精神不欺
第三章 率性贵真
一、率性之质
二、蒙师惠泽
(一)廉吏爱民德博而化
(二)耿介不阿掩门自贞
(三)诚信毋欺率真疏言
(四)进足以兴退足以容
三、主人之才
四、狂斐之章
(一)偃仰
(二)澹淡
(三)历落
(四)隐映
第四章 睿智哲思
一、道气为宗
二、天地贵生
(一)汤显祖“说”
(二)刘应秋“记”
三、意识境界
(一)遇而后辨
(二)反思判断
(三)辨亦不辨
四、性命之思
(一)“才”与“性”
(二)“性命”与“儒侠”
第五章 情至本体
一、情至之思
(一)情与时代
(二)情与儒家
(三)情与道家
(四)情与禅宗
二、情本于道
三、“我”的凸显
四、情立世界
(一)审美情感生灭万物
(二)自然灵气幻化万物
(三)意趣神色通变破格
五、“持转易之关”
第六章 梦即生存
一、知梦游醒
二、追思生命
三、梦即生存
四、至情体验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
汤显祖研究资料目录索引(1998—2004)
汤显祖研究资料目录索引(2005—2013).
“临川四梦”的文化书写与汤显祖文人形象的虚拟塑造
梦即生存:杜丽娘生存场域探
对《牡丹亭》叙事方式的反思
我们该如何纪念汤显祖?——汤显祖诞辰450周年与徐朔方教授对话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