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的泛滥不仅能使土地灌透一次,而且还留下了从上游带来的大量矿物质和有机质,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淤泥。那里的庄稼可以一年三熟。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那里(古埃及)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灌溉,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就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让猪上去把这些种子踏进土里,以后只是等待收获就行了。
”每年6月17日或18日,尼罗河水开始变绿,这是河水即将泛滥的先兆。这一天埃及人会举行一次欢庆活动,以庆祝“落泪夜”。河水涨水初期,河水转为红褐色,成千上万的人会排起长队,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簇拥着尼罗河之神“哈伯”的木雕像来到河边,举行祭河大典。到了河水溢出河岸的那天晚上,人们还要高举火把,在尼罗河上划船。在闪耀的火光和粼粼的波光中,人们尽情地歌唱,颂扬尼罗河赐予他们的恩惠。
尼罗河的泛滥,虽然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希望和生机,但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在人们尚未准确掌握河水泛滥的规律之前,他们认为是因为尼罗河发怒,才淹没他们的田地,冲毁他们的房屋的。于是,当时的人们决定每年为尼罗河选出一个漂亮的新娘,把她抛人河中,与河神完婚,以平息尼罗河的怒火。
尼罗河赐给埃及一份厚礼一一尼罗河三角洲平原。它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土地肥沃。在灿烂的阳光下,河谷里的谷穗闪闪发光,青草生机盎然,葡萄红艳欲滴。在广袤的沙漠的包围之下,出现了一片花果丛生、丰沛富庶的“人间乐土”。
最早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被视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缔造者之一,他们来自何方?长什么样子?有何过人之处?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漫漫时空,去认识一下那些将无数奇迹留给现代世界的人吧。文明的缔造者一一古埃及人非洲被认为是整个人类的发源地,但是在埃及,至今尚未发现早期人类的化石。不过,早在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以前,埃及境内的尼罗河谷地和利比亚高原等地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踪迹。那时候,非洲北部的气候湿润温和,雨水丰沛,绿草深林遍布,各种动物隐没其间。当时的居民主要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大约是在一万年以前,最后一次冰河退去,北非逐渐变成浩瀚无垠的沙漠,于是许多居民便向尼罗河两岸迁徙。
关于古埃及人来自何方、属于哪种人种的问题,一百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但不管学者们持何种观点,他们都一致认为,古埃及人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不可能是单一型人种,而是由多个人种混合进化而来的。
通常认为,最早移居到尼罗河谷地的是非洲的土著尼格罗人,也就是黑人,这一点在许多古希腊和拉丁学者的著述中都有所反映。之后,亚洲的哈姆人来到了尼罗河谷地,征服了这里的土著居民。接着,西亚的塞姆人接连不断地抵达埃及。这样,在长期融合的过程中,非洲土著人、哈姆人和塞姆人就同化为一个新的部族,这就是古埃及人。
“埃及”这个词,源于古希腊语Aigyptos。古埃及人则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意思是黑土地,也就是经过尼罗河水灌溉过的土地,以有别于未经河流灌溉的“红土”一一沙漠。
在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艺术作品中,古埃及人的样貌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他们有的身材伟岸、体魄健壮、颧骨高耸;有的身材矮胖、鼻子扁平、嘴唇较厚;有的鼻子大而直,略呈弓形。
在古埃及人漫长的氏族公社阶段中,已拥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和畜牧业,除了石铲、石锄、石刀等石制生产工具,还有用天然铜制造的钢刀、铜锥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