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英伦:22天火车环游不列颠记》:
温莎城堡内大部分房间对外开放,但不准拍照。印象最深的还是玛丽皇后的玩偶屋(queenmary's dolls'house),里面有迷你型的皇后、佳丽寝室,以及按比例缩减制作的家具用品等,制作精致,充满童真。我们随着拥挤的参观人群,逐一细细观赏着迷你版的皇室家居用品,充满新奇和喜悦。
城堡里收藏着大量英国王室的珍宝,其中不乏达·芬奇、鲁本斯、伦勃朗等温莎古堡大师的作品,更不必说那些留传自中世纪的家具和装饰品了,即便有人说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是一座小型艺术宫也不算夸张。
城堡内还有13世纪的法庭、滑铁卢厅、圣乔治厅、女王交谊厅(queen's ballroom)等房间。“滑铁卢”这个地名对于法国人来说是场灾难,可对于英国人来说,却是一种炫耀,因为在这场战役中,英国人胜了。城堡里的“滑铁卢厅”是个大大的宴会厅,建于13世纪,墙壁上悬挂着为击败拿破仑立下赫赫战功的英国将领肖像。这里也是英国王室举办重大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威廉·莎士比亚的名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就是在这里创作的。珍稀的古董家具,工艺精湛,彰显主人的品位与身份,极具收藏价值,是为传家之宝。
王室主要行宫
这个城堡的历史可以回溯到900多年前。最初由威廉一世营建,占地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当时建造这个城堡,是为保护泰晤士河的航行和王室安全。自12世纪以来,温莎城堡一直是英格兰国王的行宫。与伦敦的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Ho]yrood Palace)一样,温莎城堡现在还是英国王室主要的行政官邸。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有一大段时间在温莎城堡度过,女王入驻期间,城堡会高高升起一面英国国旗以示尊敬。此外,这里还是国王为皇家贵族颁发爵位和封号的重要场所之一,封号中最著名的是“嘉德骑士”封号,查尔斯王子就在这里被授予“嘉德骑士”勋爵封号。
英国有很多城堡,大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探宄一下,定会发现高高城墙后面隐藏着一串串精彩动人的故事。有的城市就是从一个城堡发展起来的,如温莎市。
挺拔透气的阳光环境
我们走进温莎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建于山地上的花岗石建筑群,气势雄伟,透着一股王室的霸气,却并不咄咄逼人。
环境很阳光:绿地鲜花,高屋围墙,城堡建筑精雕细琢、错落有致,处处美景如画。城堡的工作人员身着正装,庄重气派,在这样的环境里散步,非常愉悦。
城墙上的古炮
城墙上陈列着一尊古炮,炮身上有个铭牌这样写着:“该炮原来装备在国王陛下的卢廷号军舰上,1799年10月9日完全沉没于荷兰海岸。它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海底。舰上有大量的珠宝,这批珠宝已经由荷兰政府向劳埃德公司作了保险。1886年,在过了近100年之后,这门炮从海底的泥沙中被打捞上来。劳埃德公司将这门炮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陛下。”
铭牌上的记载,把人拉回到200多年前的欧洲,令,人想到了为争夺财富而频频发生的战争。一般在战争中,女王又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温莎城堡中放这样一门古炮,其意涵是多元的:是要显示当年英帝国的威武,还是告诫世人要珍惜今天的和平?‘
据史料记载,公元1130年,一位英国神父偶尔路过距伦敦西南100多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古城,惊奇地发现了巨石阵。从此,这座由巨石构成的古迹,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至今,史前巨石柱(Stonehenge)仍是个谜一样的地方。
我们坐旅游大巴从巴斯古城来到索尔兹伯里,其时已近下午5点,太阳很猛,照得人暖洋洋的,风很大。我们走下大巴,先在一个游客服务中心歇息。从停车点到巨石阵,大约有3公里的距离,得坐景区专门的面包车过去,然后,再步行10分钟。终于来到了巨石旁边,但有绳子警示,不允许无限制靠近。我们就在绳圈外面,围着巨石转了一大圈,拍了一些照片。大约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参观结束,再坐小巴士回到游客中心。
猜测
索尔兹伯里平原上这组巨大的石群,引起了广泛的猜测:它们到底是什么?怎么来的?但至今仍无一定论。这些巨石一般以“三石塔”的造型组成一一两块巨石作柱,上架一块巨石作横梁。科学家测定下来,大约距今4000多年。有的单体巨石重达50吨,靠人力很难挪动它。这些巨石柱是怎样运到此地的?专家学者意见不一。
据说,曾经有一块巨石倒塌下来,学者们曾试图以单纯的人力把它准确地放回原来位置。但几经努力,终难如愿。这么重的石头叠放在一起,应该是人类所为,而用处无非是祭祀或是天象观测。这不仅需要足够的力量,还需要精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