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分省游记丛书:江海揽胜(民国江苏游记)》:
金陵一周记
吾于史见司马子长之文,沛然荡然而有奇气。于书得孟氏之言日:“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顾一则足迹遍天下,一则只身走齐鲁间凡数十年。于焉知沛然浩然者,盖有得乎游焉。顾氏亭林,晚近之大儒也。
而西攀巴蜀,南浮湘沅,北走龙门,东穷吴楚。得以悟后海先河,为山覆篑,退而著书。天下之利病,有如指掌。然则士之欲穷搜博览,得山川之助,亦岂埋首白屋,吚唔咕哔,执一经一卷斤斤然所可求者耶?余性嗜游,每友人自外归者,辄穷诘其地之风土胜迹以为乐。若夫名区仙境,得文人之歌咏,人丹青之描绘者,尤神往意夺,形诸梦寐。甲寅秋,金陵举行省立学校联合运动会。我校赴会者,除参观团外共四十人,余亦附骥尾以行。金陵,六朝帝皇之州也。所谓石头虎踞、钟阜龙蟠、白下秋风、秦淮夜月者,亦曾于诗中闻之,于画中见之,于梦寐中魂往而神游之矣。今乃溯江以上,一瞻福地,揖名山大湖以诉十年渴望相思之苦。湖山有灵,亦默然诏我以六代之遗踪,示我以天府之秘蕴。兹游之乐,其有极耶!往返凡七日,其接于目而印诸脑,触乎外而感乎心者,辄记之以留鸿爪,名日《金陵一周记》,并冠数言如此。
余等此去,合两团体而为一。一参观团,一运动团。参观团之路线,由通而宁而苏而无锡而沪。运动团则一往一返而已。行装每二人共一卧具,备网篮以藏用物及衣服,四人共之,便携带也。余等将于此以练习远足之精神,只附校仆一人。校亦欲借以增余等旅行之常识,故一切旅资之支配,行囊之照料,悉委之于生徒。于是乃选精密审慎者四人为会计员,体力强健而应事敏捷者四人为庶务员,以处理之。部署定,乃于九月十二日上午七时启行。
先是十一日为星期四。上午雨,众咸失望。下午稍放晴,而阴云黯然,犹有雨意。至晚忽豁然开朗,特天气较冷耳。是夜余等自修课停,各从事于个人之预备。其为共同所必需者,则旅行用之日记簿及铅笔等是也。余更借水瓶一、小提包一,用以防渴及储食物。此行作远游,为生平所未遭际,不得不作最精密最完全之预备也。是夜忙碌异常,疲倦不胜。以明日将早起也,余乃先期睡,然辗转不成寐。未几睡去,夜半,忽闻一阵朔风,挟数点雨扑窗,作剥啄声。孤桐拂槛,黑影来往,瞥然若巨鬼之攫人。余矍然起,侧耳久之。知果雨,并知为疏雨,檐溜不响也。心稍安,后强睡去。
十二日五时三刻,即起身引领望天际。湿云不归,细雨未歇。枝头含雨珠点点,风来吹坠,淅沥响败叶中,知夜半后又雨,且雨必大,而为时甚暂也。同学咸对天作怨言,久之雨止,淡日时从云罅中漏出,知天有晴意矣。各欣然就早餐。餐毕,已六时一刻。
天大晴,行议遂决。雇车凡六十余辆,分载行囊,余等各校服,二人共一车。载人者与载物者间以行,便照顾也。临行,同学咸絮絮嘱余等多致美石归(指雨花石)。余等笑颔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