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只有潜入各个母题的审美过程中经受丰富的体验,心灵才会变得温柔、坚韧、聪慧、自信和博大。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 刘绪源
★这是一部成长宣言,一部充满温情与关怀的心灵书。这也是一部动物科普故事,一部引导我们独立思考的生存与生活指南。
★这本书共有24个故事和100张彩色插图,它既没有西顿式的震撼,也没有太多黎达式的诗化描写。它是顺着小主人公君君与24种动物的生活进程,浑然天成的。
★小主人公君君对生活和动物们充满着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在他与动物们的交往中,处处都是让人又惊又喜又怜又爱的细节,这无数的妙趣横生的细节和动物们无数迷人的性格特征,有时让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兴奋,心中滋生起痒痒的、蠢蠢欲动的感觉,或兴奋、或紧张、或感动、或悲伤……这正是它能如此强烈地迷住每一个成人与儿童读者的奥妙。于是书里的每一段故事,每一个细节,都笼罩在一片温婉的真情中,也使作品的叙述语言充满了情感的魅力。
大山伯伯家捉住刺猬了。
君君听了,赶紧朝他家跑。刺猬长得跟动画片里一样吗?鼻子像演杂技的小丑那样顶个红圆球,披着满是红褐色尖刺的外衣,一滚就能扎起一身红果子吗?狼来了,真能眨眼滚成个刺球,勇敢地把狼扎跑吗?
顺大山伯伯指的方向看去,怎么看不着,在笼子哪个位置呢?
这儿就是,大山伯伯拿棍碰了它一下。
就那儿?那儿能是刺猬吗?哪是什么红褐色,一团有点儿发黄的浅白色;浑身是刺不假,可那既短又不锋利的样子,一看就扎不起红果子。碰它它也没反应,缩在笼子的角上,一动不动的。
“活的吗?”君君问了一句,很怀疑是不是死了。
“没死,就是胆小,一有动静就装死。”大山伯伯说着,拿棍拨得那刺猬翻了个身。
看见它的鼻子了,又黑又短,鼻尖可不是红色的。一拨弄,它缩得更紧了。可最多也就把头和脚缩在一起,待在原地不动,哪能像圆球那样滚来滚去呢?
中午人们都午休了,安安静静的时候,它是不是会爬动呢?君君又跑去了,怕惊着刺猬,躲在墙角后面,悄悄看去。盯了好久,刺猬终于动了。它紧爬几步,俩前腿按住块瓜皮啃了起来。谁知,它的胆子竟像老鼠一样小,大公鸡打个鸣或有只麻雀飞过,都吓得它迅速缩成一团,半天不敢再露头,哪还能指望它吓跑狼呢!
不久,刺猬不见了,听说是送了人。
大山伯伯说,那刺猬是在地里捉的。哪块地里有?藏在什么地方?君君多想捉住一只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