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博物馆专家周功鑫亲自操刀编撰——久违了的大师所写的小人书;
◎ 好莱坞动画分镜师纪柏舟团队精心绘制,衣食住行皆有所本,历史细节跨越时空
◎ 言必有据,严谨考证——每一本,都是一家小型的纸上历史博物馆
◎ 十个成语,编年排列,系统呈现战国“秦文化”的兴衰成败
◎ 历史专家的quanwei性、严谨的科学精神、不可磨灭的亲近感
◎ 陪伴孩子成长的历史读物——写给现在的孩子,也写给十年后长大的他(她)
◎ 厚积薄发,充实父母和孩子两代人的文化基因
“两虎相斗”,出自《史记》的《张仪列传》,讲述大约在公元前312年,齐国策士陈轸为秦惠文王出谋献策的故事。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韩国和魏国互相攻伐。陈轸以“两虎相斗”为譬喻,建议秦国先不要出兵调停,耐心观望韩、魏二国的战况,等到战争结束,两国元气大伤之时,秦国再伺机行动。秦惠文王采纳了陈轸的计策,后来果然只用很少的兵力,就一举打败了韩、魏二国。
战国中期,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秦惠文王即位。因为秦惠文王善于分析时局,识人善任,他的手下能臣云集,协助他及时掌握情势发展与变化,令秦国在这个时期迅速强盛起来。当时,秦惠文王深深体会到人才的重要性,他不仅重用秦国人,也重用其他国家有才能的人,凡得到秦王赏识的人,都会获得很好的待遇。因此,各国策士都纷纷来到秦国的首都咸阳,希望能够在秦国一展所长,同时也获得丰厚的报酬。其中,来自齐国的陈轸和魏国的张仪,尤得秦惠文王的赏识,也因此,他们经常争着在秦王面前表露自己的才华,希望能比对方更加获得秦惠文王的青睐。
成语“两虎相斗”是用来比喻两强相争的情况,与谚语常说的“隔山观虎斗”,以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道理相近。两强相争,互不相让,总会有一方遭受较大的损伤,而另一方也难免有所损耗。结果,不但会两败俱伤,而且容易让一旁的第三者有机可乘。
人生,总有面对棘手问题的时候,陈轸利用卞庄子的故事提醒秦惠文王,遇到这样的情形,要能够运用智慧分析局势,选取有利的时机再采取行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则成语教导我们,要运用智慧分析局势,选取有利的时机采取行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的“延伸阅读”从多个角度描绘秦国国都——咸阳。据《史记》的记载,秦国是根据“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的原则来建设咸阳城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咸阳城的布局范围更广。这座城,可说是一座战国时期的繁华都市。若欲深入瞭解,详见书后的“延伸阅读”。
本丛书是专为青少年所编绘的国学读物,从生动的成语故事讲起,由浅入深、图文并茂,深入历史实境,引导青少年步入中华文化的辉煌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