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是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以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为素材,描写了俄国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了这一时期俄罗斯劳动人民经历的艰辛痛苦,以及开始走向充满希望的新生活的过程。
《童年》高尔基以自己苦难的童年生活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的人情的真实画卷,表达了他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阐述了一些底层劳动人民正真、淳朴、勤劳的崇高品质,尤其展现了外婆光辉、富有诗意的伟大形象。
《在人间》描述了高尔基少年时代外出谋生的苦难历程。阿廖沙刚满11岁,就离开了抚养他长大的外祖母,外出独立谋生。他当过皮鞋店和圣像作坊的学徒、轮船上的洗碗工,还在当绘图师的表舅家里做过帮工,历经坎坷,饱尝人间疾苦。随着阿廖沙阅读书籍的增多,生活阅历不断的丰富,激发了他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决心做一个顽强的、不向环境压力低头的人。
《我的大学》描述了高尔基求学的苦难经历。住大杂院、卖苦力、与小市民和大学生交朋友,完全进入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其间,他抓住一切可以读书的机会,贪婪的吸取书中的养料,丰富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见识。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更加坚定了他对革命的信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