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要去动物园了。
很怕带孩子去动物园啊。
因为不知道可以说些什么。
因为很多动物叫不出名字。
因为只能读读动物园的说明,那个说明读起来……有点……不好玩。
还有还有——
因为……答不出来孩子奇奇怪怪的问题:“骆驼背上的小山里是什么?”“树懒为什么懒?”“为什么狮子总是没精打采?”“倒挂的蝙蝠怎么尿尿?”“白兔红眼睛,黑兔呢?”……
从今天起,开启带娃逛动物园新体验:只有你没有问的,没有娃不敢(会)答的。
走起,一起进去逛逛呗!
树懒动作慢吞吞
要吃树叶的时候,
树懒会
慢慢地
把脖子转过来,
慢慢地
看一看树叶,
慢慢地
摘下来,
慢慢地
咬一口,
慢慢地
嚼、嚼、嚼,
慢慢地
吞下去,
然后,
慢慢地感觉到
好——好——吃——呀!
为什么要逛动物园?
动物园,是我们带着孩子一次次去那里,领略各种动物的样貌,让孩子学习和动物友好相处,了解世界的起点。我们视动物为“城市居民”的一员,为有这样的“同伴”而骄傲。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动物来认识生命,并反观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通过它们,我们赞叹生命的神奇,从而让我们不断矫正继续在地球生存所应该有的姿态。
动物园是爱心人士的聚集地
在动物园里,究竟什么样的人做饲养员,做园长呢?他们是怎么来到动物园从事工作的呢?这几个问题很令人好奇。《大家来逛动物园》的作者阿部弘士,就是在年轻的时候离开亲戚家的工厂,想要找一份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当他苦思冥想之际,想到童年时在南瓜田跟螽斯的一次对视,于是决定去当一名动物园的饲养员。我想,那个瞬间应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视,一个孩子和一只虫子眼神相撞,唤醒了他对“生命”的认识。
没想到阿部弘士刚刚适应饲养员的生活,就遭遇了一次“死亡”事件。一位饲养员前辈被大象从背后袭击,象牙刺穿了胸部,这让他深受震撼。
可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当饲养员,经过这样的心灵冲击,他依然下定决心要在动物园做下去。作为饲养员,他和同事们讨论“生命是什么”“为什么要有动物园”此类话题也是常事。有一位大他一岁的同事就是一个“动物迷”,家里书架上全是与动物相关的书籍,连衣橱里也都是。
有人调查了美国和加拿大157个动物园里的动物保育员,发现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保护野生动物这个使命感而从事这一职业的。他们在工作中找到了工作的意义和认同感,把工作视为道德责任,想办法让动物园达到更高的水平,而且不惜为此做出牺牲。①
这些饲养员照顾动物,并不仅仅是喂食和打扫,而是“守护生命”。他们爱惜、研究这些动物,希望动物园是它们安全、安心的归宿。
……
对孩子的生命启蒙教育始于动物园
……
动物园里依旧让人不明白的地方
我询问了一些身边的朋友,哪些跟动物园相关的知识他们比较感兴趣。其中就包括:“动物园的动物会表演吗”、“动物园里动物们的死亡状况是怎样的”、“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运过来的”、“动物园的晚上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动物园真是一个迷人却又让人迷惑的地方。
我的疑问在于,“那些高智商的动物在动物园居住,它们的情绪是怎样的?”曾经,我去拜访动物园的红毛猩猩,询问了饲养员一些它的生活状况,结果令人堪忧。红毛猩猩是树栖动物,它喜欢倚靠树枝,但是被圈养在笼子里,空间不够大,造成它行为刻板,精神状况也出了问题——将吃掉的东西吐出来又吃进去,不断循环。看上很令人担心。
善待动物,不仅仅是让它们吃得好点这样浅层次的问题。改善动物们的居住状况,给予它们更好的自然生活环境,让动物园真正成为人和动物亲密接触的纽带,是饲养员和园内工作人员要努力的,也是我们这些常逛动物园的人所共同期待的。
——大陆 图画书编辑、项目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