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七杀碑
0.00     定价 ¥ 66.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03483493
  • 作      者:
    朱贞木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内容介绍
  《七杀碑/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朱贞木卷》写杨展和陈瑶霜的亲事,掉头追述两个人的来历,父母的恩仇,再引出仇人擂台比武,路遇女飞卫虞锦雯。场景刚切回迎亲,又拓开一笔,写贺礼白玉三星的来历,引出铁拐婆婆一家的恩怨,再顺势以送礼引回,写川南三侠力拒仇敌破坏杨展的良辰。之后,杨展赴京应武举,路遇三姑娘,入京设计报仇。逃出京城,却又因为官兵饷银遇上绿林女杰齐寡妇。此时天下已乱,杨展返川之际,得知仇敌欲引张献忠入川,遂欲举旗保家卫乡阻止兵乱。故事至此告一段落。
展开
精彩书摘
  《七杀碑/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朱贞木卷》:
  第一章新娘子步步下蛋四川城内有巴、雒、泸、岷四大名川,故称四川。巴即嘉陵江,古有巴蜀之称;雒即沱江,一称外江;泸即金沙江,诸葛亮五月渡泸,便是此地;岷即岷江。这四大名川到了重庆,合而为一,经瞿塘三峡、巫山十二峰,奔腾激射而下,直趋下游,经洞庭、鄱阳,越苏淞而人海,成为中国大动脉之一的长江。
  本书故事开始于岷江之滨的嘉定城。嘉定是川南一个山明水秀的小城,这座小城,一面靠山,一面临江,临江这一面,断岸千尺,下临江流,上游自成都、彭山、眉山到嘉定,下游是犍为、叙州、泸州,直达重庆,所以嘉定是成都重庆两江水道的中心,也是岷江这条水道上客商船只必由之路,城池虽小,地却驰名。城南的大佛寺、乌尤寺,尤为名胜之地。大佛寺的大佛却不在寺内,在矗立江流的千寻峭壁上。这尊大佛,足有一二十丈高,从后面大佛岩上去,穿过大佛寺的后殿,可以爬上大佛的头顶,纵眺岷江如画的远景。大佛寺的左首是乌尤山,山上便是乌尤寺,危崖曲涧,云影岚光,嘉禾华滋,上下一碧,端的钟灵毓秀,风物宜人。在明季时代,嘉定便有“十不得”的胜景,“十不得”里面,便有“大佛拜不得,乌鱼煎不得”的民谣。所谓“大佛拜不得”是一种神话,别个佛像都可拜,独有嘉定的大佛,拜了以后,岷江的水涨到大佛脖子上,便要淹没嘉定城了;所谓“乌鱼煎不得”,本地人把“乌尤”二字念作乌鱼的缘故,其实乌尤寺是黄山谷的出典,还有八个“不得”的景致,与本书没有多大关系,暂且不提。
  明季时代,乌尤山山腰有一家出名的茶馆。这茶馆造得非常特别,五开间的瓦房,前后都可进出,好像一座长方形的亭子,屋外四面都有宽阔的走廊、朱红的栏杆,配上碧绿的纱窗,里外都裱糊得雪洞一般,前面长廊内的茶座上,一面品茗,一面靠着红漆栏杆,可以饱览江景。后面靠着上山必由之路,正是乌尤寺香客游客上下憩息之所。前后面门额上,都写着“曼陀罗轩”四个字。这轩名非常新颖,因为乌尤山是佛教圣地,春夏之际,山上山下遍地开着一种缤纷馥郁的曼陀罗花。曼陀罗花盛开时节,也是游人最多、茶馆生意最兴隆的时节,不知哪一位名士,便把曼陀罗三字题作茶馆的轩名,曼陀罗轩非但卖茶,还带卖点心酒饭,曼陀罗轩的“抄手”,四远驰名,“抄手”便是馄饨,四川人喊作“抄手”。
  有一年正值十月小阳春的日子,川南气候温煦,加上是个晴天,曼陀罗轩外面游廊上,坐满了茶客,轩内坐满了酒客。内外酒客和茶客正在议论纷纷,谈论一桩本地稀有的新闻。
  廊座上一位花白胡子的茶客向对面一位穷学究问道:“老子(川人张嘴,便称老子)从彭山趁水下船,路过贵宝地,顺便上岸玩玩,一路听人讲‘乌尤寺和尚嫁女儿’的新闻,真奇怪,出家人哪有女儿!老子活了这么大,真是头一遭听到,其中究竟怎么一回事呢?”那穷学究把一个橄榄脑袋摇得货郎小鼓似的,叹El气道:“异端,异端,攻乎异端,斯害焉矣!”花白胡子的茶客听他酸溜溜掉了一句文,等于白说,依然莫名其妙,萍水相逢,不好意思掘根究蒂地问下去。不想茶馆里爱管闲事的人最多,这位茶客的坐处靠近里面酒座的一排敞窗,突然从敞窗内钻出一个酒气醺醺的脑袋来,哈哈大笑道:“听老先生是川北口音,大约路过此地,怪道不知敝处的事,便是这一屋子的人,也只有老子最清楚。”说罢,一个指头向自己酒糟鼻子上乱点。
  花白胡子的茶客正苦没法探听真相,忙不及双手乱拱,殷殷求教。
  窗内的酒客大约已经酒足饭饱,借此卖弄消息灵通,也许借此打诨,逃避掏腰包请客,先用两个指头,挟着酒糟鼻子,转身狠狠地擤了一下鼻涕,然后探出半个身子来,似乎这样好消息不愿意叫一个人知道,故意先打了个哈哈,大声说道:“你们知道嫁女儿的和尚是谁,便是山上乌尤寺老方丈破山大师。这还不奇,诸位一定要问,新郎新娘是谁呢?哈哈……说出来,诸位要吓一跳,新郎不是别位,是我们嘉定第一大户,新中第一名武举,杨大相公!新娘便是杨相公义妹,而且师妹,和川南三侠齐名的雪衣娘!新郎、新娘和那位高僧都是我们四川的奇人!奇人办奇事,才有这样新奇的奇闻。老子索性告诉你们,今天便是他们洞房花烛的良辰。老子怎的知道这样清楚呢?因为老子也姓杨,是杨大举人的本家。回头杨大举人到此‘迎亲’(川俗,新郎必先至女家迎亲,随同花轿回家,然后交拜成礼),老子便要赶去喝喜酒了。”他这样一表白,果然里里外外的茶客、酒客,在窗内窗外把他包围住了,七嘴八舌,向他乱问,都想打听个细微曲折。因为嘉定上下游的人们都知道杨大举人名头远大,雪衣娘、杨相公上擂台的事(四川打擂的风气,在抗战时期,还有所闻),更是平日茶馆里面的谈话资料。起初大家只知道乌尤寺和尚嫁女儿,不知和尚是谁?女儿是谁?更不知新郎便是本城鼎鼎大名的杨武举。现在听到这位酒糟鼻子一抖露,真是一桩奇闻。凡是在曼陀罗轩喝茶吃酒的,恨不得一个人拉着他到一边去,细谈细问。无奈这人知道的也只有这一点,满肚皮早已抖出来了,再要问他细情细节,起末根由,连他自己还想打听别人去哩。
  酒糟鼻子大约是杨武举五服以外远房远支,不然的话,当天是好日子,早应该在杨武举家里帮忙照料,还有工夫陪着朋友在曼陀罗轩帮吃帮喝,说闲白儿吗。这时被众人包围着,正苦无话可对,忽听得山脚鼓乐之声,细吹细打地响上山来,顿时直着嗓子大喊大嚷道:“诸位快瞧,杨大举人上山迎亲来了。”这一嚷果然有效,曼陀罗轩内的酒客茶客呼的一声,一窝蜂挤出茶馆外面,迎在山道上,等候迎亲的喜仗到来。独有两个雄壮大汉依然纹风不动,坐在轩内酒座上,浅斟低酌,悄悄谈话。
  山脚下树林里转出四面彩旗,迎风舒卷,缓缓地涌上山来,旗后十几名披红插花的鼓吹手,吹手身后,一对对的垂发绣衣童子,分执提炉宫灯宝扇之类,前队过去,后面又是两面麟风呈祥的五彩锦旗,引着一匹雪白川马,雕鞍鲜明,鸾铃徐引,马上稳坐着一个剑眉虎目、面如冠玉的杨大举人,披着一身大红喜服,配着雪白的骏马,红白相映,益显得新郎器宇轩昂,不同凡俗。新郎马后,便是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的一乘花轿,轿后又是一队十番细乐,吹笙按笛,一路奏着“齐眉乐”的曲子,后面一群牵羊担酒、挑盒挟包的杨府下人,个个衣履鲜明,喜气洋洋。这一大队迎亲喜仗,从山脚排到山腰,足有半里路长,山上山下,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们。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集
第一章 新娘子步步下蛋
第二章 陈大娘的纸捻儿
第三章 铁脚板
第四章 巫山双蝶与川南三侠
第五章 七星蜂符
第六章 玉龙街单身女客

第二集
第一章 武侯祠前
第二章 擂台上(一)
第三章 擂台上(二)
第四章 鹿杖翁
第五章 诡计
第六章 雪衣娘与女飞卫

第三集
第一章 铁拐婆婆
第二章 秃尾鱼鹰的血债
第三章 拉萨宫
第四章 活僵尸
第五章 大佛头上请客
第六章 五毒手

第四集
第一章 铁琵琶的韵律
第二章 疑云疑雨
第三章 且食蛤蜊休问天
第四章 卖荷包的家

第五集
第一章 秘窟风波
第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三章 齐寡妇
第四章 金蝉脱壳

第六集
第一章 红粉怪杰
第二章 英雄肝胆,儿女心肠
第三章 回头见!
第四章 天晓得

第七集
第一章 小脚山
第二章 婷婷
第三章 神策营
第四章 仇儿的急报
附录:朱贞木小说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