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概述及第二部分序言
19世纪60年代,有桩科学史上空前的科学尝试令全世界为之激动。美国独立战争后成立了一个炮兵们的俱乐部,名叫“大炮俱乐部”,它的会员突生奇念,想往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并与月球建立联系。是啊,与月球建立联系。俱乐部主席巴比凯恩是这一行动的发起人。他就此举请教了剑桥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并为使这个极不寻常的举动获得成功而釆取了一切必要措施。多数学术水平较高的人都声称它一定能实现。在进行公开募捐后,捐款额达到近三千万法郎,他于是开始了这项宏伟的工程。
根据剑桥天文台天文学家的见解,发射这颗炮弹的大炮应安放在从赤道到南北纬二十八度之间的地区,以便向天顶瞄准月球。炮弹射出时的起始速度应为一万二千码每秒钟。炮弹定于12月1日晚十一时差十三分二十秒发射,四天之后,即12月5日午夜十二点整到达月球,那时月球恰好位于它的近地点,也就是离地球最近的距离,刚好是八万六千四百一十法里。
大炮俱乐部的主要成员巴比凯恩主席、艾尔菲斯顿少校、马斯顿秘书和其他学者举行了几次会议,讨论炮弹的形状和结构、大炮的位置和种类,以及所用火药的性质和数量,最后作出以下决定:一、拋射体应为铝质炮弹,直径为一百零八英寸,弹壁厚度为十二英寸,重量为一万九千二百五十磅;二、大炮为生铁铸造的“哥伦比亚”大炮,将就地浇铸;三、装入的火药为四十万磅火棉,这样就能在拋射体下面释放出六十亿升气体,从而轻而易举地把它送往月球。
这些问题解决后,巴比凯恩主席由莫奇生工程师协助,在佛罗里达选定一个地点,位置为北纬二十七度七分,西经五度七分。就在这个地方完成各项工程后,极其成功地浇铸了“哥伦比亚”大炮。
事情进展到这个地步,突然又发生了一件事,大大激起了世人对这个壮举的兴趣。
一个法国人,一个富于幻想的巴黎人,一个既机智又大胆的艺术家,要求把他自己装入炮弹,送上月球,从而让他对地球的这颗卫星进行一番考察。这位大无畏的冒险家叫米歇尔?阿尔当。他来到美国,受到热情接待,出席了几次大会,听到一片赞扬声。他让巴比凯恩主席和他的死对头尼科尔船长化解恩怨,让他们与他一道乘坐拋射体,以此作为重归于好的证明。
他的建议被接受了,于是炮弹的形状被改成圆柱形。人们在这个类似空中车厢的飞弹上安装了有力的弹簧和隔板,以减轻发射时的撞击力。飞弹中装载了可供一年食用的食物、能使用几个月的水和几天的煤气。一架自动器械可以制造与供应三位旅客呼吸所需要的空气。同时,大炮俱乐部在落基山的最高峰安装了一架巨大的望远镜,对拋射体穿越太空的轨迹进行跟踪。一切都准备就绪。
11月30日?,拋射体在预定的时间进行发射,观众人山人海。人类中的三位成员第一次要离开地球,飞入星际空间,到达目的地。米歇尔?阿尔当、巴比凯恩主席与尼科尔船长这三位英勇无畏的旅行家需要用九十七小时十三分二十秒完成他们的航程。这样,他们到达月球表面的时间是在12月5日午夜十二点钟,恰好是满月时分,而不是像某些消息不确切的报纸所宣布的那样是在12月4日。
然而,发生了一个未曾预料到情况,“哥伦比亚”大炮在发射飞弹时,产生了大量烟雾,立即使地球大气混浊不清。在观察者的眼中,月亮连续几夜都罩上了一层烟雾,这一情况激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
可敬的马斯顿先生,三位旅行家最坚定的朋友,动身前往落基山,在剑桥天文台台长、可敬的贝尔法斯特先生的陪同下,他抵达朗斯峰观测站,望远镜就耸立在这里。它可以将月球拉近到两法里。大炮倶乐部这位可敬的秘书想要亲自观察他勇敢的朋友们的空中列车。
大气中聚集的云雾使得在12月5日、6日、7日、8日、9日直至10日期间无法观察。人们甚至认为观察要推迟到下一年的1月3日才能进行。
因为月球从12月11日起进入其满月至下弦月间的月相,月亮的光亮部分日益缩小,令人难以追踪拋射体的踪迹。
然而,在12月11日夜里至12日,一场暴风雨使天空纯净如洗,一半明亮的月球在漆黑的夜幕上十分清晰,令所有的人都欣喜不已。
就在这天夜里,马斯顿和贝尔法斯特从朗斯峰观测站给剑桥天文台各位天文学家发了一封电报。
那么,电报中究竟说了些什么?
电报中说,贝尔法斯特与马斯顿先生于12月11日晚观测到了由乱石冈上的“哥伦比亚”大炮发射的飞弹。由于尚不知晓的原因而偏离轨道,并没有到达目的地,但它离月球相当近,因而受到月球引力的影响,直线运动于是变成了椭圆形运动,在环绕这颗黑夜之星的椭圆形轨道面上运行,成了它的卫星。
电报还说,关于这颗新星的各种数据还不能计算出来。若要确定这些数据,必须从三个不同的地点对它进行观测。电报随后又指出,这个拋射体与月球表面的距离“可以”估测为二千八百三十三公里左右,即四千五百法里。
电报最后提出双重假设:它或者被月球引力吸引,这几位旅行家最后便会达到目的;或者在不变的轨道面上环绕月球飞行,直到世界末日。
就这些不同的可能性而言,这些旅行家的命运会怎样呢?的确,他们有能维持一段时间的食品。然而,即使他们的大胆壮举获得成功,他们将来如何返回地球呢?他们将来真能回来吗?人们能得到他们的消息吗?最博学的学者纷纷对此打起了笔仗,使公众的情绪大为高涨。这里应该指出一点,值得这些心急如焚的观察者深思。当一位学者向公众宣布一项纯系揣度的发现时,这一举动应该相当慎重。没有人强迫他去发现一颗行星、一颗彗星或一颗卫星,他若这样做而发生错误,必然招致人们的嘲笑,最好还是先等一段时间。
……
展开
——网络红人竹亭君
凡尔纳的历险类小说不仅能起到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还能寓教于乐,让读者——尤其是让孩子们体会到应该做一个爱国、有责任感、乐于助人的人。
——网络红人小浣熊
凡尔纳是我的领路人。
——海军上将伯德
凡尔纳是我生活的导演。
——潜水艇之父
凡尔纳的小说启发了我的思想,使我按一定方向去幻想。
——俄国宇航之父齐奥尔斯基
现代科技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之实践的过程。
——法国院士利奥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