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玉,1915年生,江苏江阴人。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和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历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全国高教自学考试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文艺理论研究》主编等。主要作品有《论苏轼的创作经验》、《关于鲁迅的小说杂文及其他》、《古代文艺创作诗集》、《现代意识与文化传统》、《激流中的探索》等。其主编的《古文鉴赏大辞典》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一等奖,《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获国家图书出版荣誉奖。其主编的《大学语文》,累计印量数千万册,在同类教材中市场占有率高。
朱惠国,1957年生,浙江镇海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词学》主编、中国词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等职。近年主要从事晚清、民国词的研究。所著《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获第五届“夏承焘词学奖”一等奖。发表论文数十篇,代表性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和摘录。
展开
——徐中玉
★中国的诗、词、文在元明清三代依然延续、发展,并不时有作家和有影响的流派出现,留下了数量可观的经典作品。不了解、不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很难说真正汲取了文学经典的全部精华,更谈不上完整把握了的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因此挑选、整理元明清诗、词、文中的经典作品,并将它们推荐给广大中学生,无疑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朱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