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王维:诗成山水画成情
0.00     定价 ¥ 32.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8433910
  • 作      者:
    兰雪燕著
  • 出 版 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兰雪燕,长于北方,却有着南方女子的细腻,文笔清新,简单自持,心似兰草。一个凌霜傲雪、拣尽梅枝的女子。著有《智者的叮咛——一先贤家训》。
展开
内容介绍
  从容的时光里,总要有这样一位诗人,每每回忆起,就觉得平静温和,如同前世曾在幽林小径中温柔地擦肩而过。就好像,我们需要牡丹的国色天香高傲放肆的美,也渴望茉莉晶莹剔透悄然绽放的香,有时也愿意走进初秋,染上一袖幽幽的丹桂芬芳。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诗如其人。人如其诗。诸葛孔明曾写过: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像极了王维的人,王维的诗。他不惊不怒,不徐不疾,浅淡地生活和生存,爱得无声,却深沉;欢喜得静默,却深刻,而却在这样矛盾的反差里,展示他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一如他手中的《雪中芭蕉图》,凛冽的雪,骄阳似火的绿意,却组合成异常和谐的风景,令人过目难忘。不错。恰是过目难忘。翻开过这本书,走近过他的人生,感受过他的温柔他的洁净,任谁,都难以忘记这个淡然却存在感十足的诗人。
  《漫漫诗词情·王维:诗成山水画成情》是王维的传记小说,详细记述了王维一生的经历与诗歌情趣。以时间顺序和故事的情景为转移,边叙述边对王维的诗歌进行品读,使读者在王维的经历中了解王维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独特意蕴。
展开
精彩书摘
  《王维 诗成山水画成情/漫漫诗词情》:
  春风意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时间是最残酷的礼物。
  在悠悠如歌的岁月里,很多事情匆匆而过,像绽放又瞬间凋谢的昙花,像灿烂又熄灭的烟火,那些短暂的回眸,在最后的时光中,激荡不起心中一丝涟漪。
  少年子弟江湖老,然而,总有一些记忆,沉淀在心底最深处的角落,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在那些最值得铭记的时刻里,大约总是有一段最璀璨的时光,美好得令人赞叹,惊艳得令人不敢直视。
  开元五年,也就是公元717年,王维进士及第。
  王维进士及第时,正当青春时分。不得不说,王维是聪明绝顶的,亦是运气极好的。聪明人不见得运气好,蠢笨者也不见得会一生潦倒,杨康和郭靖就是十分合适的例子。然而王维偏偏有这样的幸运,让天下多少读书人都钦羡不已。
  这时,幸运女神是眷顾着他的。他名动天下,才华横溢,翩翩少年时又春风得意,一朝踏人龙门,顿时炙手可热起来。并不是人人都有王维这样的幸运。唐朝将五十岁之内进士及第的人都称为少年得志,而此时的王维,不过二十多岁,确实是令人晾叹的。
  他这样得意,不免就有人看不过去。其实,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所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追根究底是自己并没真正努力过,却见不得别人优秀出众,可明面上又无计可施,只能背地里暗箭伤人,不过是对自己阴暗的心理稍微做些慰藉罢了。他们议论纷纷,说王维此举不光明正大,走的是“妇人内线”,算不上正人君子,就是才华也要打个折扣。然而,他们不了解的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男女最平等的时代,就是在唐朝,巾帼辈出,有上官婉儿那样的“巾帼宰相”,还有唯一的女皇。这是个异常开放,兼容并包的时代,每个人的特长和个性,都在这个时代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后世以为损尽颜面的歌舞娱人,在当时则是与人平等的一群人。何况,王维为之奏乐的,是当时权倾天下的玉真公主。这位欣赏文人雅士的公主,所帮助过的才子并不止王摩诘一位,前有张九皋,后有李太白。王摩诘一曲《郁轮袍》得到公主青睐,正是一桩美事,人们不仅不会对此有流言蜚语,而且还会欣赏包容。更何况,唐代科举时,盛行一种叫作“形卷”的形式,意思就是举子们向当朝权贵献上自己的诗文,以求得赏识,得到对方向主考官的举荐。我们开头的那首诗,就是王维献给岐王的三首应制诗中的一首。或许,这正是这个年代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拘小节,温和大气。
  当时,谁能忍心去伤害这个温柔的少年呢?他笑容温暖,骑在高头大马上翩翩而来,京城人曾见过无数美丽的少年,却还不曾见过这样气度高华的男子。他的身上,仿佛与生俱来就有一种高洁的品格,令人不忍心加以伤害。
  这种高洁的韵味,在他诗文的字里行间,也可以追寻出踪迹。一直认为,虽然王维和孟浩然都是唐朝最出众的山水诗人,并称“王孟”,如今的诗集里,也时常将两人的诗歌编成合集,但是王维显然是比孟浩然更具备了_一种气韵,纵横捭阖,天地开阔。纵使是同样的山水题材,孟浩然胜在清淡雅致,而摩诘的诗,更多了种清贵悠远。
  是的,他的诗中,始终都有种若隐若现的贵气。这种贵气不仅出现在他的诗文里,更在他个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追溯过往,在旧日的史书里,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浩大的盛唐拉开帷幕之前,是二世而亡的隋朝,而在此之前,则是以门阀制度为基础的六朝。高门大户,那些承载了许多传奇与荣辱的锦绣家族,已经在战乱和时代中渐渐湮灭,然而当年那种门第清华的士族门户,依旧被唐朝的人所向往。
  纵使是不羁的李太白,也渴慕王谢家族,也曾自称“白陇西布衣”,依附于从陇西发迹的李氏王朝。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这些都是当时的大族,他们的声望与地位,虽然不能同从前相比,然而依旧高贵不凡。王维的远祖,便是曾经的太原王氏,即使他这_支已是旁出,可依旧是高门望族,加上母亲出自清河崔氏,王维的身上,确实流淌着贵族的血液,这映射在他的诗画中,便使诗画带上了几分典雅的意味。
  千年前的阳光,在繁华如锦的京城里,轻轻洒落而下,是那样温暖动人,一如母亲的笑容。他以为,从此展现在自己面前的就会是一条青云大道,道路两侧是如云纷繁的鲜花,此时此刻,实在是太过动人心弦,他曾做过无数个中举之后的梦,可是没有一个梦,能够比现实更加真实,可以随意触碰。他忍不住开始幻想今后的美好,或许他能够在京城安定下来,然后派人将母亲与弟、妹都接到这里,一家人团聚。白日,他为国家为社稷奔走劳苦;而夜晚,他就可以喝到母亲亲手煨的汤。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云水禅心不自知
慈怀心
惊月夜
春风意
金楼歌
相思词

第二章 落花半落东流水
长安花
济州行
醉清风
辗转路
归去兮

第三章 芙蓉村下醉流霞
黄花川
松月负
故人思
塞外行
尘自生

第四章 一生清风酬知己
闻旧人
青雀问
南阳行
莲心静
渭城曲

第五章 亦官亦隐亦逍遥
梦终成
天外天
逍遥游
桃源深

第六章 空山闻语无人踪
画山中仙
静流音
琉璃梦
杏花白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