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名联观止
0.00     定价 ¥ 16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301282458
  • 作      者:
    梁羽生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名联观止》:
  梁羽生是香港“新派”武侠小说开创者,武侠小说闻名华人世界,拥有众多读者。他在武侠小说之外,也擅长散文随笔,文史诗词功底深厚。
  梁羽生自认为在“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方面,则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恐怕还在武侠小说之上”。本书由他在《大公报》所作近千篇“联趣”专栏整理修订而成,并首次增补《香港商报》的“联之趣”专栏内容,是其“联话”著作的完整版本。由梁羽生儿子亲自作序。
展开
作者简介
  梁羽生(1924—2009),本姓陈,名文统,原籍广西蒙山,香港“新派”武侠小说开创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大公报》编辑副主任,岭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梁羽生学识渊博,谙熟历史、诗词、对联、掌故、旧文学、新文艺、围棋、象棋等,是著名作家、楹联学家和棋评家;著有《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等三十五部武侠小说,另有《笔花六照》《名联观止》《文艺杂谈》《古今漫话》《笔·剑·书》等文集。晚年定居澳大利亚,2008年获得“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名联观止》:
  梁羽生痴迷对联,自认为在“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方面,则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恐怕还在武侠小说之上”。本书由他在《大公报》所作近千篇“联趣”专栏整理修订而成,并首次增补《香港商报》的“联之趣”专栏内容,是其“联话”著作的完整版本。
  所涉均为古今名联,既谈对联的“内学”,涵括各类联体与各式对法;又论对联的“外学”,涉及历史用典、民俗掌故、月旦人物、名士轶闻等。梁羽生笔下的“联话”有趣、有料、有味,可视为一部联话体的文史百科。
展开
精彩书摘
〇七八 烟锁池塘柳

在各种各式的对联中,一般人最感兴趣的,大概就是所谓的“绝对”了。“绝对”有两个特点:一、它是经过长时间在民间流传下来的,有的已经对得出,有的还未对得出。二、它的难度最高,凡是可以称得为“绝对”,总有一些“古古怪怪”的条件限制。
举一个许多人知道的例,“烟锁池塘柳”就是属于有特别限制的对头。这五个字的偏旁包括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下联也应该有“五行”才能对得上。
有人对以“灰堆镇海楼”,在形式(都有“五行”)方面是可以对仗,但却毫无意义。而且“烟锁池塘柳”是一句清丽的五言诗句,“灰堆镇海楼”只是“解得通”而已,两者之间的雅俗是不可以道里计的。
后来有人把“灰”字改成“炮”字,变成了“炮堆镇海楼”,“炮堆”比“灰堆”好得多了,但仍然不够好。因为“堆”字的气势太弱,把许多炮“堆”在镇海楼中,作什么用?如果用以轰击敌人,这个“堆”字是十分差劲的。
一位原籍苏州的读者陈毓雷先生来信,他说在他的家乡也常有人谈论“烟锁池塘柳”这个“绝对”,被多数人认可的下联是“炮架镇江城”。他加以解释说:“镇江与古瓜州隔江相对,形势险要,冠以‘炮架’二字,妥帖得很。此句与‘灰堆镇海楼’相比,无论气势或情理都要略胜一筹。”我同意他的见解。不过,这个下联,也还有点瑕疵,那就是“锁”字和“架”字都是仄声,“塘”字和“江”字都是平声,在五个字中有两个字不合平仄,因此还不能算是上乘之作。

〇七九 燕衔泥垒巢

一位署名“慕羽”的读者写了一个下联,来对“烟锁池塘泖”。他拟的下联是“燕衔泥垒巢”。燕属“火部”(构成“燕”字的下面四点象征火焰熊熊之貌),“衔”“泥”“垒”各有“金”“水”“土”在内,“五行”已包括其四。但可惜那个“巢”字是属于“巛”部,不是属于“木”部,否则就完全合乎规格了。
但虽然如此,我还是认为它比前日引述那两个下联好。因为它比较有意思,而且“燕衔泥垒巢”也可以作为五言诗的一句。
慕羽君拟的联语,还令我得到一点启发,是不是可以从“无情对”方面着想,来对通“烟锁池塘柳”呢?(“无情对”或称“羊角对”的著名例子有:“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岑春萱拜陆凤石;川冬菜炒山鸡丝”。)“燕衔”一句,“垒”字是作动词用的,但“垒”字也可当“壁垒”的“垒”解,所以用来对“塘”字还是可通的。慕羽君还写了一副以本地风光作题材的对联,写得很好,介绍如下:

浅水湾头湾水浅;
红莓谷里谷莓红。

〇八〇 茶烹凿壁泉

多谢读者提供资料,原来“烟锁池塘柳”这一“绝对”是早就有人“对通”了的,只不过我孤陋寡闻,尚未知道罢了。对句是:

茶烹凿壁泉。

提供资料的读者,一位是骆广彬先生,一位署名“一读者”。据“一读者”说,二十多年前,北大一位姓阎的教授(忘其名)曾在一篇文章谈及此联。不过,他抄来的下联第二个字作“煮”字,可能记忆有误。
因上联相应的那个“锁”字是仄声,“煮”字应改用“烹”字才合乎平仄。
骆广彬先生的解释较详细,他说:“此联早年曾在《羊城晚报》发表过,下联用的是倒装句,是用‘凿壁泉’水以煮茶,而且平仄协调,意境佳美,烹茶细啖,赏心写意,舍此而何?‘凿壁泉’是有实地的,但可惜忘记在什么地方了。如读者诸君知之,祈赐教。请注意,上联‘五行’悉在左旁,下联‘五行’悉在字脚。”他已经把这个下联的特点说得详细,用不着我饶舌了。

〇八一 港铺灯塔标

“烟锁池塘柳;茶烹凿壁泉”一联刊出后,有人和我说,这副对联似乎还有“可议”之处,“可议”者何?“部首不对”也。“茶”是“草头”,在辞书中属“草”部,不是属于“木”部。倘若认真讲究的话,这个“可议”是成立的。但就字形结构来说,“茶”字那个“木”是“完整的”放在下面,和“巢”字那个“木”不同。而且“茶烹凿壁泉”意境佳美,平仄协调,是我见过的和“烟锁”一联作对较好的对句。套一句流行语“人才难得”,“佳对难求”,我也不忍吹毛求疵了。
骆君又拟一对“烟锁池塘柳”的下联:“港铺灯塔标”,亦具新意。新意是有本地风光。他说是由“夜观港海,船只如梭”而得的灵感。“凡海港必设有灯塔标志,防船只触礁也。”
又读者张耀培君也拟了一个对“烟锁池塘柳”的下联:“灯铺深圳桥。”“铺”字用得不大适当,但“深圳桥”却是在“镇海楼”之外又一个可以对“池塘柳”的名词。不过“深圳桥”和“镇海楼”都是专有名词,严格来说,用以对普通名词还是“犯忌”的。

〇八二 烽销漠塞榆

读者精通联语一道者确是不少,我刚刚说了句“佳对难求”,“佳对”就来了。这个用来对“烟锁池塘柳”的下联是读者陈敬之先生想出来的,为了便于对照、欣赏起见,我把上联重抄一遍,和下联并列如下:

烟锁池塘柳;
烽销漠塞榆。

这个下联,不但平仄协调,而且“五行”的顺序和上联也是一样的。(如“烟”“烽”都是“火”字旁,“锁”“销”都是“金”字旁。)论内容,“烽销漠塞榆”这一句也很有意思,意境和韵味比起我认为已经是佳作的“茶烹凿壁泉”,的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还有读者陈正龙先生写来的一句下联“灯铭水墨楼”也不错,不过比起“烽销漠塞榆”则似稍逊了。苏里南一华侨用“枫焚镇海堤”来对“烟锁池塘柳”,也可算对得通。

〇八三 读者谈联

读者慕羽君来函,从“烟锁池塘柳”一联的对比谈起,谈到他对“对联艺术”的一些看法,我觉得颇有见地。因此节录他的来函如下(慕羽君是“燕衔泥垒巢”这一下联的作者):

我以为联语最重要的是功力悉敌,铢两悉称,浑然天成而无斧凿痕迹方为上选。无情对只能是游戏文章,总非正格,而写景联语中时间与空间最好不要冲突,景物能出现同一画面则更佳,我且以下列唐诗名句为例,它们都具有此一特点。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烟开兰叶香风暖,岸来桃花锦浪生。”此外,特有名词对普通名词也是联格大忌,故“镇海楼”“镇江城”与“凿壁泉”之对比始终觉得勉强。如撇开对比问题,则“茶烹凿壁泉”亦有浑然天成之趣。

另外他并解释他拟的那个下联中的“垒”字:“‘垒’字此处不作动词用……在此处不论解作飞燕筑泥垒之巢或飞燕筑巢于土垒之中均无不可,似无必要解作飞燕含泥去‘垒’巢。”
又,他认为对“烟锁”一联,只需包含“五行”之偏旁便可,无须将其限制扩展至部首归类。这是从宽从严的问题,增加一些难度,“联趣”相应而增,似亦无可厚非。

〇八四 “烟锁池塘柳”寻根

真是自叹读书太少,原来“烟锁池塘柳”乃是前人诗句,早在三百年前,已经有人对了出来,对句且共有四个之多!见晚明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的《柳波曲》。
陈子升(一六一四— 一六九二,广东南海人)是南明著名忠臣陈子壮(永明王朱由榔曾任他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军务,其传记见《明史》二七八)之弟,字乔生,在明代官礼部给事中,入清不仕。他的《中洲草堂遗集》我未读过,是汪杅庵先生将有关文字抄寄我的。汪老说近日偶检此书,始知这一所谓“绝对”,流传至少已达三百年了。三百年来,不知曾有多少人为了想“对通”它而苦思下联,却不知它的出处,亦奇事也。
《中洲草堂遗集》卷十六有《柳波曲》并序云:“客有以‘烟锁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属余为对句,因成《柳波曲》二首,与好事者正之。”其一云:

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
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
(按:“垂”一作“填”。)

其二云:

灯垂锦槛波,烟锁池塘柳。
妾梦五湖湄,郎家大堤口。

陈子升以“灯垂锦槛波”对“烟锁池塘柳”,甚具诗意。“灯垂”是“实写”,若易为“灯填”则是“虚写”。“灯”只灯光,灯光铺盖波光,用一“填”字益见其“重”,这是类似现代文学所谓的象征手法。不过,若依“正路”,则仍以“垂”字为佳。
“灯垂锦槛波”这一对句虽然亦具“五行”,不过陈子升仍未满意,因为“灯”对“烟”,两个字都是从“火”,他觉得欠工。这是古人要求自己的严格处,于是又有《续作锁柳销鸿之曲》云:

烟锁池塘柳,烽销极塞鸿。
东枝罢春水,南翼怨秋风。

用“烽销极塞鸿”来对“烟锁池塘柳”,意境甚高,与陈敬之君所拟的对句“烽销漠塞榆”意境相似,一动一静,难分高下。不过因陈子升自我要求太严,“烽”“烟”也还都是“火”字旁,他不能满意,又作《烟锁沉灯引》云:

烟锁池塘柳,钟沉台榭灯。
灯心红缕密,柳眼绿波澄。

“钟沉台榭灯”与“烟锁池塘柳”,两边的“五行”无一相重,可谓挖空心思。但论诗意则有点勉强,似不及“灯垂”“烽销”二联之自然。依我看陈之升这四个对句(连“灯填”一句计),只能说和“茶烹凿壁泉”在伯仲之间,未能超越。

〇八五 灯深村寺钟

《“烟锁池塘柳”寻根》一文刊出后,又接到读者陈毓雷君的来信(发信的日期是《寻根》一文刊出之前),说他近日翻阅《清稗类钞》,也发现前人一个对句。这对句是:

灯深村寺钟。

陈君认为:“以‘灯深村寺钟’对‘烟锁池塘柳’,似在‘联趣’栏以前所列举的‘茶烹凿壁泉’等诸句之上。因其不但平仄协调,且胜在自然,意境韵味皆直追原句。”我也觉得“灯深”句意境甚佳,是“以虚带实”的写法。“深”(深远)既是形容村寺的所在处,也是对灯光的视觉感觉。“钟”应是指钟声,“村寺钟”是听觉方面的描写。此句可解为“隐约可见灯光在深远的村寺钟声传来之处”。“茶烹凿壁泉”“灯垂锦槛波”等句则全是实写;“灯垂”句意境较佳,但比之“灯深”句则仍似稍逊。不过若依陈子升那样的严格要求,“灯”“烟”仍是重在“火”字旁,不过我是觉无须要求到字的“偏旁”也避免相重的。

〇八六 港城铁板烧

三百年前,陈子升寻觅“烟锁池塘柳”的对句,而以五言绝句诗的形式出之,共四首之多,前文已加介绍。后接获读者骆广彬先生来函,附五绝两首,亦是用此形式来对“烟锁池塘柳”的,颇具港穗风光特色,对句亦全合“规格”,因此特为介绍。其一题为《旋厅赏酌》。“旋厅”者,旋转餐厅也。诗云:

烟锁池塘柳,港城铁板烧。
旋厅添绿蚁,风物览逍遥。

“港城铁板烧”,是粤菜馆供应的一种工具,将铁板用电烧热,置生的菜肴于上。这种吃法入诗,大有“竹枝词”味道,在俚俗中见妙趣。但正如他在函中自评,其他三句“又似乎雅一点”,这一句插在其中,和整首诗的风格不大调和。

其二《白天鹅酒店夜宴》:

烟锁池塘柳,汀培锦柱灯。
招揽珠海夜,觞角满高朋。

白天鹅酒店在广州沙面,“汀”,水中之小洲,沙面原是沙洲,填土始成今之沙面。函中有注云:“白天鹅酒店所在之处(沙面)是有柳树的,酒店对鹅潭之右侧园圃亦有人工开辟之小假山石池塘,亦植有柳树。”“‘锦柱灯’言灯柱装饰很美观,白天鹅酒店附近之灯饰正是这样。”故此诗可说是写实的。至于“汀培”句则言“植灯柱犹如植树一样,必培土以成之也”。

〇八七 桃熛锦浪堤

从形式方面来说,以“港城铁板烧”来对“烟锁池塘柳”乃是羊角对;以“汀培锦柱灯”来对则不但是“正宗”的对句,且“五行”偏旁之排列次序无一与上比相同,符合陈子升的“最高要求”。但若论自然、妙趣,我还是取“港城铁板烧”之句,虽然它是羊角对。
骆广彬君又有另一对句,下比“五行”次序的排列,亦是无一与上比相同的。

烟锁池塘柳;
桃熛锦浪堤。

函中附有注释:“下比是由李白名句‘夹岸桃花锦浪生’化出,浪映桃花,桃花流水,盖生锦浪。‘熛’可解作红色。陈琳文句:‘覆沧海而沃熛炭。’‘熛炭’,火红之炭也。《汉书·扬雄传》:‘前熛阙,后应门。’‘熛阙’,赤色之阙也。下比之‘熛’字作动词用。”骆君又以白话意译下比为:“桃花盛开,锦浪边之堤岸铺成一片红色。”这个对句辞藻很美,若和“茶烹凿壁泉”“灯深村寺钟”比较,“桃熛”句风格浓艳,“茶烹”句风格清雅,“灯深”句风格幽邈,可说各有千秋。
又,现在纽约联合国供职的江华征先生来函,说他“原籍滇省,故读至大观楼长联时,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函中并附有他拟的对“烟锁池塘柳”的下联:“湖增锦榭灯。”附注云:“锦榭之灯倒映湖面、岸上、水中,故曰‘增’。”对句符合“规格”,亦颇见匠心。
展开
目录
新版序/ 01
〇〇一 孙行者 胡适之/ 001
〇〇二 祖冲之 王引之/ 001
〇〇三 “胡”“孙”一对的幽默/ 002
〇〇四 “胡”“孙”一联作者来函/ 003
〇〇五 是祖冲之还是胡适之/ 004
〇〇六 “胡”“孙”一联何处不工/ 006
〇〇七 不工亦可胜工/ 009
〇〇八 正格与变格/ 009
〇〇九 卢行者是谁/ 010
〇一〇 怪联不怪/ 012
〇一一 开胡适之的玩笑/ 012
〇一二 明暗双重古典/ 013
〇一三 前生恐是卢行者/ 014
〇一四 后学过呼韩退之/ 015
〇一五 六祖法偈 半通不通/ 015
〇一六 胡适与卢行者的联想/ 016
〇一七 正反合之说/ 017
〇一八 对胡适应有全面评价/ 018
〇一九 见机而作 入土为安/ 018
〇二〇 陈瘦竹 谢冰心/ 020
〇二一 观塘艺术节征联/ 022
〇二二 宋城征联闲话/ 023
〇二三 读者论宋城征联/ 025
〇二四 状元红征联忆述/ 026
〇二五 台湾郑成功祠联/ 029
〇二六 郑成功的家庭悲剧/ 032
〇二七 郑成功的军师/ 033
〇二八 黄杰题金门郑祠联/ 034
〇二九 联圣赠张大千联/ 035
〇三〇 张大千常写的对联/ 036
〇三一 挽张大千联/ 038
〇三二 萧一华挽溥心畲联/ 044
〇三三 方地山赠妓联/ 045
〇三四 曾国藩赠妓联/ 047
〇三五 袁世凯赠妓联/ 048
〇三六 缩脚嵌名联/ 049
〇三七 康有为自寿联/ 050
〇三八 梁启超挽康有为联/ 051
〇三九 挽梁启超的名联/ 052
〇四〇 吴昌硕题西泠印社联/ 053
〇四一 吴昌硕赠弟子联/ 054
〇四二 面面有情 心心相印/ 055
〇四三 西泠印社新联/ 056
〇四四 水紧一声齐走鬼/ 057
〇四五 何淡如其人/ 058
〇四六 一拳打出眼火/ 059
〇四七 一肚草格外大声/ 060
〇四八 联语而有诗词韵味/ 062
〇四九 豆沙冰月 兰州水烟/ 062
〇五〇 何淡如嫁女联/ 064
〇五一 丛桂有坊 六榕无寺/ 065
〇五二 六榕无树记东坡/ 066
〇五三 三间大屋间间间/ 067
〇五四 羊角对/ 068
〇五五 讽李鸿章联/ 069
〇五六 张之洞 陶然亭/ 070
〇五七 花心动 杞足征/ 071
〇五八 纪晓岚嘲庸医联/ 071
〇五九 纪晓岚的幽默/ 072
〇六〇 拍皇帝马屁联/ 073
〇六一 大观楼长联/ 074
〇六二 点金成铁的例子/ 075
〇六三 局部整体 有招无招/ 077
〇六四 梁章钜何故抑髯翁/ 077
〇六五 黄鹤楼名联/ 078
〇六六 晴川阁名联/ 091
〇六七 古琴台联/ 093
〇六八 岭南一寸楼联/ 095
〇六九 独持偏见 一意孤行/ 096
〇七〇 补谈徐悲鸿的名联/ 096
〇七一 编到公园真大嘢/ 097
〇七二 张幼仪挽徐志摩联/ 099
〇七三 陆小曼挽徐志摩联/ 100
〇七四 郁达夫挽徐志摩联/ 101
〇七五 梅兰芳挽徐志摩联/ 101
〇七六 徐父挽子联/ 102
〇七七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103
〇七八 烟锁池塘柳/ 104
〇七九 燕衔泥垒巢/ 105
〇八〇 茶烹凿壁泉/ 106
〇八一 港铺灯塔标/ 107
〇八二 烽销漠塞榆/ 107
〇八三 读者谈联/ 108
〇八四 “烟锁池塘柳”寻根/ 109
〇八五 灯深村寺钟/ 111
〇八六 港城铁板烧/ 111
〇八七 桃熛锦浪堤/ 112
〇八八 五色五行风月联/ 113
〇八九 妙人儿倪家少女/ 115
〇九〇 回文三对/ 116
〇九一 回文佳对/ 118
〇九二 回文诗 回文对/ 119
〇九三 梁元帝的回文诗联/ 121
〇九四 诗妓薛涛的回文诗/ 122
〇九五 诗妓显灵 文人戏拟/ 123
〇九六 苏东坡的回文诗联/ 124
〇九七 亦词亦诗的回文/ 125
〇九八 埃德蒙顿珠城酒店联/ 126
〇九九 车通地下铁/ 127
一〇〇 盘文蔚海外题联/ 128
一〇一 海外会馆的对联/ 130
一〇二 悉尼唐人街牌坊联/ 133
一〇三 悉尼太源酒楼联/ 134
一〇四 康有为的名联/ 135
一〇五 一半与虎视/ 136
一〇六 补谈寿吴佩孚联/ 137
一〇七 巫峡啼猿数行泪/ 139
一〇八 吴佩孚诗 张学良联/ 140
一〇九 蒋介石挽吴佩孚联/ 141
一一〇 讽慈禧太后联/ 141
一一一 垂帘廿余年 年年割地/ 142
一一二 非母也不谅人只/ 143
一一三 肾囊 潘复 林白水/ 144
一一四 袁寒云挽林白水联/ 145
一一五 林步随挽林白水联/ 146
一一六 宋湘巧对/ 147
一一七 因联惧祸不当官/ 148
一一八 千秋怀抱三杯酒/ 149
一一九 江南名士尽低头/ 150
一二〇 王壬秋的两副名联/ 151
一二一 拟周妈挽王壬秋联/ 152
一二二 只怕周公来问礼/ 153
一二三 后死微嫌迟五年/ 155
一二四 章士钊 王世昭/ 156
一二五 姓左不左 名左不左/ 157
一二六 人名巧对/ 158
一二七 战犯人名联/ 159
一二八 请教高明/ 160
一二九 大包 花生 草果/ 161
一三〇 高明 中正 无忌/ 162
一三一 食包 衣壮 懵佬/ 163
一三二 田汉高明及其他/ 164
一三三 张謇赠沈寿联/ 165
一三四 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166
一三五 张謇挽沈寿联/ 167
一三六 状元 果然 适然/ 168
一三七 蔡元培挽张謇联/ 169
一三八 改寿联讽袁世凯/ 171
一三九 杨度挽袁世凯联/ 172
一四〇 讽骂袁世凯的挽联/ 172
一四一 送命二陈汤/ 174
一四二 轻舟两岸不啼猿/ 174
一四三 挽宋教仁联/ 175
一四四 贵阳甲秀楼长联/ 177
一四五 谢侠逊的棋联/ 177
一四六 谢侠逊挽周焕文联/ 178
一四七 萧状元的挽妓联/ 179
一四八 翁文灏挽卢工程师联/ 180
一四九 讽刺鸦片烟客联/ 181
一五〇 烟雨楼长联/ 182
一五一 鸳鸯何处 云水当年/ 183
一五二 李白型名士的抒怀/ 184
一五三 皇二子 青帮头子/ 185
一五四 朱奇挽袁寒云联/ 186
一五五 昔梦已非 新欢又坠/ 187
一五六 传闻又弄小桃红/ 188
一五七 方地山嫁女联/ 189
一五八 谈何容易做刘表/ 190
一五九 故意“不对”的对联/ 191
一六〇 刘师亮的谐联/ 192
一六一 续谈刘师亮的谐联/ 194
一六二 拥护哪个舅子/ 195
一六三 刘存厚厚面犹存/ 196
一六四 草管人命 马革裏尸/ 197
一六五 讽孙传芳联/ 198
一六六 孙传芳佛堂被刺/ 199
一六七 骂韩国钧的寿联/ 200
一六八 讽洪承畴联/ 201
一六九 续联语讽贪官/ 202
一七〇 “三不要”的续句/ 203
一七一 赵藩题武侯祠联/ 204
一七二 一生谨慎 万古清高/ 205
一七三 卧龙岗武侯祠联/ 206
一七四 庞统祠及周瑜祠联/ 207
一七五 杜甫祠联/ 208
一七六 望江楼上望江流/ 210
一七七 望江楼长联/ 211
一七八 望江楼名联/ 212
一七九 望河楼名联/ 214
一八〇 一樽譔天上黄流/ 215
一八一 再到江南看杏花/ 216
一八二 题联欲压左宗棠/ 217
一八三 大明湖名联/ 218
一八四 舟行着色屏风里/ 219
一八五 豪气纵横倾北海/ 221
一八六 西湖刘庄联/ 222
一八七 西湖康庄联/ 224
一八八 红栎山庄联/ 225
一八九 岳坟新联/ 226
一九〇 董其昌题岳庙联/ 227
一九一 西湖歌舞几时休/ 228
一九二 拟秦桧夫妻对骂联/ 229
一九三 韩世忠祠联/ 230
一九四 于谦祠联/ 231
一九五 风月其人可铸金/ 232
一九六 油壁香车不再逢/ 233
一九七 冯小青墓联/ 234
一九八 湖心亭名联/ 235
一九九 平湖秋月名联/ 237
二〇〇 放鹤亭联/ 239
二〇一 冷泉亭名联/ 241
二〇二 四壁但闻虫太息/ 243
二〇三 西湖月老祠二联/ 244
二〇四 两副花神庙联/ 245
二〇五 寒山寺名联/ 246
二〇六 拙政园联/ 247
二〇七 柳如是与钱牧斋/ 247
二〇八 盛宣怀自题留园联/ 248
二〇九 不见不闻为上乘/ 249
二一〇 洪钧 狮子林 赛金花/ 251
二一一 挽赛金花联/ 252
二一二 张竞生挽赛金花联/ 253
二一三 陶然亭 香冢 挽赛联/ 253
二一四 赵元任挽刘半农联/ 254
二一五 沧浪亭联/ 255
二一六 怡园集词句联/ 257
二一七 环秀山庄联/ 258
二一八 网师园联/ 259
二一九 苏州西园联/ 260
二二〇 且凉凉去 好缓缓归/ 261
二二一 蠡园长廊联/ 262
二二二 梅园名联/ 263
二二三 万顷堂联/ 264
二二四 莫愁湖名联/ 265
二二五 随园名联/ 271
二二六 汪中 袁枚 又恋花/ 271
二二七 谪仙楼名联/ 272
二二八 岳阳楼名联/ 274
二二九 先忧后乐是何人/ 275
二三〇 岳阳楼上吕仙联/ 276
二三一 琵琶亭名联/ 277
二三二 白居易激死关盼盼/ 279
二三三 七字清吟酬白傅/ 281
二三四 滕王阁名联/ 282
二三五 能容湖水心胸阔/ 283
二三六 吊古凭栏 悲歌击筑/ 284
二三七 倚槛苍茫千古事/ 286
二三八 桃花源名联/ 287
二三九 五层楼三联/ 289
二四〇 朝云墓联/ 290
二四一 惠州苏东坡祠联/ 292
二四二 杭州苏东坡祠联/ 293
二四三 海南岛苏公祠联/ 294
二四四 美睡诗成遭宰忌/ 294
二四五 题黄冈赤壁联/ 296
二四六 一生与宰相无缘/ 298
二四七 三苏祠联/ 299
二四八 海南岛地名联/ 300
二四九 海口五公祠联/ 301
二五〇 屈贾二公祠联/ 302
二五一 潮州韩祠联/ 303
二五二 两副对联的比较/ 304
二五三 杨沫挽邓拓联/ 305
二五四 谈读书的对联/ 306
二五五 学问深时意气平/ 307
二五六 法古今完人/ 308
二五七 人到无求品自高/ 309
二五八 立身要与古人争/ 310
二五九 官场格言联/ 311
二六〇 民国元年元旦联/ 312
二六一 新年对联/ 313
二六二 盲女村翁多乱说/ 316
二六三 唐伯虎的春联/ 316
二六四 嵌干支春联/ 317
二六五 广州己丑年春联/ 320
二六六 双钩搭进富神来/ 321
二六七 梅花爆竹 读者评联/ 322
二六八 阎锡山在台春联/ 323
二六九 香港社区中心联/ 324
二七〇 天地图书公司春联/ 325
二七一 “天地”春联 抛砖引玉/ 326
二七二 戆居居又过一年/ 328
二七三 年从麻雀声中老/ 329
二七四 文士春联/ 331
二七五 置富花园春联/ 332
二七六 一刀割断是非根/ 333
二七七 各行业春联选录/ 334
二七八 补谈各行业联/ 337
二七九 旧金山华埠春联/ 340
二八〇 元宵佳节联/ 345
二八一 楹联台历/ 347
二八二 财神庙联/ 350
二八三 西湖财神庙联/ 352
二八四 城隍庙联/ 354
二八五 论心终古少完人/ 355
二八六 讼争未了梦初醒/ 356
二八七 土地庙联/ 357
二八八 关帝庙联/ 358
二八九 关夫人 周仓/ 363
二九〇 张飞庙联/ 364
二九一 华佗庙联/ 365
二九二 仓颉庙联/ 367
二九三 信陵君祠联/ 368
二九四 项羽祠联/ 369
二九五 虞姬庙联/ 370
二九六 张良庙联/ 371
二九七 韩信庙联/ 373
二九八 存亡两妇人/ 373
二九九 种树如培佳子弟/ 374
三〇〇 马君武题七星岩联/ 375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