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多样的日本人形象,讨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日本及其国民的理想状态
为什么日本人会选择战争? 为什么日本人不承认战争责任?日本群众是如何被煽动的?加藤阳子和佐高信分别以历史研究者和新闻记者的视角,以对话的形式,遵循“国家和战争”的轴线,为读者拨开迷雾,审视无法谢罪的日本人,讨论灵活的“非战思想”,探寻真实的日本人形象。这本《战争和日本人》日文版在日本不断重版,被称为是继《菊与刀》后又一从战争角度剖析日本国民性的经典作品。
日本不赔罪的心情及背景
佐高:加藤女士您在《征兵制和近代日本》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
大冈升平在《莱特战记》(中央公论社,1971年)中这样写道:“近代国家一般必须依靠由国民组成的军队。但是,国民除了为了国家利益之外,也有追求个人利益和家庭幸福的权利。所以,当国家无法保证士兵的参战条件时,军队就不得不下令投降。”战败前一年战死的人数占到了太平洋战争全部战死人数的相当大一部分,每当想到此种情况,我就深有感触。战败50年后,日本仍然不承认太平洋战争和日中战争是侵略战争,仍然不肯赔罪,其主要原因可以说也在于此。
日本人不承认战争责任,恐怕很大程度上在于自己作为战败方在战后悲惨的景象和征兵制这个体系吧。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意识,觉得战争不是以自己的意愿参加的,而是被征兵拉去的。
加藤:1992—1993年我在美国的时候,经常被一个要好的美国朋友问道:“德国很好地承担了战后责任,为什么日本不肯承担?”每当此时,我都被问得哑口无言,不知如何作答。
是因为日本这个近代国家在战前民主化进程中失败了吧,或者没有想过像德国那样东西分裂后如何在冷战中求生存吧。我不想这样单纯地将日本和德国进行比较来作出歪曲日本的回答。
我认为日本不肯痛快地道歉的一个原因是在战败前一年半,国民遭受到了惨重的打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国民非常想不通征兵入伍会危及性命,也很气愤它的不合理性。自己并不是生来就是为了杀人的。他们后悔父亲、哥哥和儿子因被拉上战场而死掉。这种强烈的想法和其他国家大不相同。
因此,我想尽可能公平、历史性地搞明白明治以来征兵制度下日本人经历的岁月和背景。探明这一点,我想就可以解释日本人不肯道歉的心情了。
佐高:也就是说,这是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日本和德国的不同。我虽然写了很多关于日本公司方面的东西,但是总觉得凡是涉及侵略、强制劳动的企业,由谁来承担责任这方面,日本和德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日本认为“战争是国家的责任,和我们无关”。但是在德国,像奔驰这样的大企业就不会提什么国家的责任而是先承担责任。
加藤:是的。奔驰、西门子、法本等大企业都在这样做。然而在日本,国家和企业却没有任何作为。
佐高:日本是大不一样。鹿岛组(现在是鹿岛建设)的花岗事件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公司声称没有强制劳动,自己没有任何过错,不打算承担任何责任,泰然处之,还说:“我们只是跟着国家的步伐在走而已。”他们想以此逃避责任。其中是有差异的。
加藤:是的。在德国有这样一个共识:对于战争中造成的损失,企业应该如期支付赔偿金。现实也告诉他们,如果不这样做,是不可能在战后的欧洲进行贸易的。
与之相反,日本企业,比如鹿岛组这个大企业,首先就会担心,如果自己承担了赔偿责任是否会破坏国家的立场。于是国家和企业就会紧张,如果自己像打开蚂蚁的洞穴一样一发不可收拾的话,赔偿要求就像暴风雨一样来临,因此不能赔罪。
在企业赔偿责任上,日本和德国的差距,与志愿和征兵的差距很相似。只是在日本存在着市民运动和有良心的律师发起的审判争论。不管是花岗审判还是西松审判,都在和解的道路上开始作出努力。
序言:当日本依旧“少年”时
前言——从近现代史中探寻日本人多样的形象
序章:如何看待世界?——面对历史要转动眼球
试问日本人的历史观
避开伤感和断言,重新审视战争
不主动去了解历史的孩子们
发人深思的力量
挑逗人民心理的机制
一元价值观的危险性
大逆事件100年后的现状
第一章 政治和正义——原敬和小泽一郎的觉悟
被杀害的政治家
能操控时势吗?
原敬传说中的大人政治家形象
暗杀原敬是“孩子”的行径
藏有迷云的暗杀背后
检察机关应该如何存在
小泽一郎的“理想和现实”
第二章 征兵和“不幸的均沾”——大家都一样处在不幸的社会里
征兵和志愿兵
日本不赔罪的心情及背景
为什么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征兵令转向“公平”
“最小不幸社会”的欺瞒
借助桃太郎强化人民意志
征兵背后
填补精神损失之际
韩国的征兵制
远东的征兵制和日本的帝国责任
宪法九条的背后
第三章 反战、厌战的系谱——冷眼看待狂热
被揉搓、调换的记忆和感情
直接说“讨厌战争带来的相互残杀”不好吗?
战争导致 “我破国荣”
被排挤的人
性命取决于成绩
冷眼看待狂热
文学的意义
歌曲的力量
只是想含块糖
举起印在书上的正义
第四章 草根法西斯——被煽动起来的群众
母亲的想法和妻子的想法
国家在保护谁?
社区的冷与暖
天鹅进苇花
青年团和处女会
参与型国家主义的萌芽
拿国定忠治和佐仓惣五郎来说事
战争时期的农业政策
犬养毅培养的人
«乳和蜜» ———基督教思想带来的东西
草根法西斯主义从农村到企业社会
修行团不断向大企业传递的感受
有组织的法西斯主义和相互监视的社会
法西斯主义的新温床———网络社会
第五章 外交和国防的距离——寻找和平与经济双赢的道路
自卫队在保卫什么?
自卫队对外交的感觉
重走万隆路
有没有未来的关键是什么?
中日关系恶化的背景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贡献
«禁止地雷条约» 和废除地雷运动
冲绳问题和美国的情报机关
中国社会的奥秘
熊猫外交和乒乓外交深度理解中国社会
熊猫外交和乒乓外交
第六章 从“诗词”中解读历史——诗歌和无政府主义
天皇御制诗歌中的想法
“男性风格” 的时代
昭和天皇的深虑和纷争
短歌和俳句与秩序之间的关系
川柳中体会到的女工像
长命的非战思想
无政府主义的可能性
无政府主义诗人
终章 国家和个人——带有强劲而柔软的想象力和深深的怀疑
开朗的无政府主义者大杉荣
GUNDAM (机动战士高达) 与战争
摇摇欲坠的必要性
围绕冲绳核密约
媒体 “心醉神迷的正义” 值得怀疑!
结语———历史与日本人
译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