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心理学:关系都是麻烦出来的》:
1.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忽视包装
每个人都有一个价格,你的身价是多少?身价越高,就越能吸引到更优质的人和物。怎样利用自身的特点,为自己创造更好的身价?
这就需要包装。
我们先对身价包装做个基本的认识。
在商界,李嘉诚是领袖级的人物,他的公司里有四个副总裁专门负责树立公司和他本人形象。什么时候穿一丝不苟的职业西装,什么时候换有硅谷风格的休闲服,什么时候表现得像个老练的商人,什么时候表现得像个很有魅力的大男孩,这一切都有专门的班子负责策划准备。
社会各界人士的包装方式虽然与演艺明星不同,但目的都是相似的,就是顺应时代潮流,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受欢迎的人。
在拉美地区,有一位小时候当过擦鞋童、做过苦工,后来成为工会领导人并步入政坛的巴西人,他就是巴西联邦共和国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卢拉。
卢拉曲折漫长的从政之路是从1980年他创建巴西劳工党之后开始的。从1988年起,卢拉开始参加竞选巴西总统。不过,由于当时他缺乏系统的思想,对于如何改变巴西经济并且控制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没有可行的办法。因此在第二轮投票中失利。
此后,卢拉又在1994年和1998年两次参加巴西总统竞选,但都在第一轮投票中就败给了卡多佐。然而,由他领导的劳工党在议会和地方选举中斩获颇丰,成为最大的反对党。
尽管连续三次竞选均告失败,卢拉却没有就此放弃。这位从20多岁就投身到巴西政治运动中的左翼劳工党领导人,坚信经过不懈的努力,自己一定能获得成功。
早在第一次参选失利之后不久,卢拉就在劳工党内成立了公民权利研究所,聘请全国著名学者专家讲课,为党员提供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在1993年一2001年间,卢拉走遍全国,实地考察和了解社会。为竞选总统和施政积累感性知识。
为了获得2002年竞选的胜利,卢拉作了许多努力。作为巴西众多穷人的希望,往日的卢拉一贯以工人的形象出现,其政见也被对手批评为过于偏激。这导致他在此前的3次总统选举中得票处于第二。此番再度上阵,卢拉决定要向英国工党学习,将自己包装成一名“巴西的布莱尔”,改变以前的“激进工人领袖”形象。为此,他雇了形象顾问,把大把胡子进行了一番修整,脱掉了以前常穿的开领T恤,换成一身西装革履的打扮。
面对广场上人山人海的群众,卢拉说:“我在不断改变自己,因为这个世界在不断地改变。”
针对选民求变但怕乱的心理,卢拉提出了“和平与爱心”的竞选口号以重塑形象、改变主张,从激进左派变成了即求变又求稳的务实左派。正是这一改变赢得了人心,卢拉终于当选为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
通过演艺圈、商界和政界代表人物的包装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忽视包装的效果:
②包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需要长期的熏陶和培养。
但是请注意,包装不可以由着个性随意发挥,你喜欢什么样的风格是一回事,根据你的出身、职业、所面对的环境和未来角色的期待,所应形成的形象定位是另一回事。并且“喜欢”一定要为“需要”让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