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游走在自我发展与成就学生之间:青年教师掬水留香的教学生活
0.00     定价 ¥ 4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030530936
  • 作      者:
    周晓超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内容介绍
  《游走在自我发展与成就学生之间:青年教师掬水留香的教学生活》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师成长的基本理念出发,探索在“以爱育爱”这片沃土中成长起来的教师在寻找自信、融入团队、不断完善自己和**自己过程中的方法和“秘诀”。以增进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为路径,以促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完善为目标,善于依靠自己的“长板”建立以教师职业为中心的“多重身份”,善于寻找自己的“研究点”,善于利用身边的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发课程,建立与家长的和谐关系,借多方之力促进教学,在研究中提升职业幸福感。
展开
精彩书摘
  《游走在自我发展与成就学生之间:青年教师掬水留香的教学生活》:
  第一篇 寻路
  1.初路
  在很多人眼中,母亲做老师是不成功的,干了一辈子中学教师直至55岁退休时依然是中学二级教师。每每说到这些,母亲总是默然,只一句:我失去的,你都帮我得到了。
  母亲是个挺奇怪的人。听说**要来听她的课,她能紧张得一宿都睡不好,**一进屋她就吓得仿佛失了魂魄,往往45分钟的内容她不到半小时就完完全全“倒出”,以至于后面就只能让**检查学生自习了。
  但**不听课时她却总拖堂。在她们那所学校,很多老师是极不情愿拖堂的,她们甚至巴不得铃声一响就立马夹上课本冲出教室。那些年,职业高中有几个好学生?他们成天用打架、恋爱释放自己的荷尔蒙,那些用武侠和言情小说打发上课时间的已经算是好孩子了。有时铃声都响半天了,半个班的学生还在楼下打篮球,剩下的在后面弹着吉他唱流行歌曲,当真是做到了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让老师还没上课就盼着下课了。
  母亲的课却是个例外,她只有一招 “讲”。从小我就爱听母亲讲故事,她是个可以把一丁点儿事讲出花儿来的人。任何故事、笑话到了她的口中无不在她的“添油加醋”中陡增了几分悬念和笑感。我喜欢她很放松地讲故事时脸上神采奕奕的表情,甚至夹带些夸张的肢体动作,让人身临其境,不知不觉地进入她所描绘的世界。
  学生爱听她讲故事,她也爱听学生的故事。作为班主任,那些男孩子的义气情仇、女孩子的情窦初开充斥着她的课外生活。她能成为他们忠实的倾听者,甚至为他们出谋划策。她陪他们一起欢笑、遗憾、雀跃、失落,和他们一起面对酗酒的父亲、离异的母亲和各自生活中的逆境、挫折。所以,学生从不在她的课上折腾,即便有些课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枯燥的宣讲,一旦有个别人聊天让班里有了些杂音,说话的就会被班里的男生立刻揪出去一顿“教训”。她对学生动情也让她的学生为她动了情。不记得她教了多少批学生,只知道每批学生不管男女都管她叫“妈妈”。
  有那么一大群“闺女”“儿子”,母亲分给我的时间就总是有限。为这,我曾经挺嫉妒,他们又不是你亲生的,何必呢?直到母亲退休后有一次在贵州织金洞景区,一个北京小伙子因为不满前面有几个人插队,理论了几句,就遭到对方的拳脚相加。我全然没想到,第一时间母亲手中的矿泉水瓶子就飞了出去,小书包迅速左肩右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战团,用身体护住那个素不相识的小伙子。她的气势震住了那几个插队的人,交战很快平息。
  这是我第一次看她打架。平日里,她是那种不管别人冲着谁发火,自己就先紧张的人。一瞬间,我明白了她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她时而弱小,时而强大。作为一个老师,她到退休也没学会怎么与**和同事相处,没入上党,也没得过几张像样的奖状,但她学会了用“讲”保护自己的课堂,用“情”保护那些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如今,她的那些孩子多已成家立业,但在微信圈里依旧联系密切,他们自己已为人父母,依旧叫她“妈妈”,依旧和她说心里话。最近居然有一个班说多少年才终于联系到她,班里的学生都50多岁了,我以为是骗子,联系后才知道,这是母亲的第一批学生。
  重新认识自己,回到最初的梦想,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一度,我觉得母亲退休时被定格在中学二级教师是她个人教育生涯中极大的失败。而今,我扪心自问,有一天即便我是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我能拥有这份学生给予她的**金钱的待遇吗?我默然。我才发现,长大后,有些事情慢慢遮蔽了童年的梦想。
  ……
展开
目录
从书序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寻路
1. 初路——PK童星逼出博采众长 3
2. 迷路——中师时光为何遭遇迷惘 7
3. 学路——初出茅庐感恩另类培养 10
4. 闯路——敢为上课安全置之一旁 16
成长记:爱是倾听和等待 21
第二篇 探路
1. 往路——谁说讲授方法业已落幕 27
2. 探路——谁言城管来了为抢内裤 39
3. 末路——终究讲台不是一人独舞 57
4. 同路——与生共舞同入忘我国度 63
成长记:“系列课”与“进退艺术” 73
第三篇 行路
1. 言路——开言路换角度教人求真 91
2. 辨路——《海豚湾》抒己见再看日本 97
3. 趣路——有乐趣有惊喜有满足感 102
4. 共路——有意义有支持共面挑战 108
成长记:颐和园与“学森课程” 115
第四篇 旋路
1. 同路——廿年轮回守得桃李花开 135
2. 常路——繁华散尽融人常态 144
3. 勇路——时至今日是否敢于说“不” 147
4. 规路——另类长成不按常理出牌 155
成长记:格桑花开与金莲绽放 160
第五篇 思路
1. 痴路——早出晚归爱人笑我疯癫 179
2. 流露——真情流露文化就在身边 181
3. 伴路——成长路上感谢友人相伴 186
4. 前路——畅想校园构建艺术空间 189
成长记:我为什么坚持 19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