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不可不知的日本史
0.00     定价 ¥ 35.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68039321
  • 作      者:
    傅力著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或许你曾惊叹日本企业的匠人精神,或许你有过沉浸于和风文化的美妙体验,但你不知道为何三岛由纪夫会因信仰武士道而自杀,也不明白为什么村上春树写道:“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
除了发展和演变之外,日本的历史中也充斥着秘密、阴谋、奇人、巧合和无奈。
其实,日本人并没有那么神秘,只需理性地了解日本从古至今的发展就可理解其独树一帜的民族性。
展开
作者简介
傅力,出生于杭州,大学任教,副教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五十余篇,编著多部。很早之前开始接触日本文化,精通日本战国时期以及近代史。主要写作范围包括日本文学历史研究、科学史评述、文学创作及评论。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是一个近在咫尺的国度,它与中国仅仅一海之隔,在文化上极大地受到了我们的影响,甚至它的人民也长着和我们非常相似的脸庞。但日本又是一个令人陌生的国家,它的民族性中有着极强的双面性,日本人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也崇尚美感。在历史中,日本曾犯下过愧对人类的战争罪行;在如今,它已是人类文明进步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以万世一系的125位日本天皇为脉络,讲述日本历史中的关键人物和有影响力的事件,使读者感受日本的独特魅力。
展开
精彩书评
日本对于国人来说虽然隔着海洋,但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度。一提到日本,国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他们精致且售价不菲的料理、在青少年中极为流行的二次元文化、便宜省油且故障率低的汽车以及两国在历史岁月中的痛苦回忆。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强,位于东边的邻居日本成为了不少人出国旅行的选择,国人已经可以轻松申请五年内多次往返的个人旅行签证。与此同时,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日本文化也通过各个方面进入到了我国,在年轻人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中持续产生着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局限于在日本料理餐厅吃一餐美食,或者看一场在大荧幕上上映的日本电影,而是希望更多地去了解这个让我们心感矛盾的国家。即使是那些暂时没有机会踏足日本土地的人,也会思考为何日本这个国家的文化在某些时候会那样地触动我们的心灵,但这种文化又为何在我国的国土上留下了那么多痛苦的回忆。本书作为一部介绍日本历史的通俗作品,将日本这一国度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让读者了解两国的过去,思考两国的未来。
通俗史是历史学向非学术类阅读群体输送知识的一种极为重要的途径,它不像传统史学,需要在细节处反复考据,也无需在争议处力求绝对公正,它也不像一本小说,由着作者埋设伏笔然后起承转合,它是一种基于语言技巧加工后的叙述,就像西欧凯尔特人社会中的吟游诗人一样,通过创作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送入聆听者的心中。通俗史的创作需要兼顾史实的客观性和文学的艺术性,这对于该领域的专业学者或是非学术领域的文学创作者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难以把握的尺度。
毋庸置疑,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在弥生时代就与正在秦汉和三国时期的中国之间有了联系。中国一度是日本所仰慕的国家,但也有过剑拔弩张的时候;到了近代,日本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如今,中国以和平的姿态再度崛起,和日本之间的关系依旧颠簸。作者在一本15万字的通俗史中想要详细描述这2000余年的历史是不切实际的。史实浩如烟海,如何在其中进行取舍非常考验作者的历史学功底。在选择了史实后又如何穿针引线将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照顾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各个层面,以至于能清晰地将日本这个国家的特征传达给读者,这又非常考验作者的创作技巧。从本书作者的背景信息来看,作者并非历史学科班出身,但有着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这为本书的故事性提供了保证。此外,作者接受了长年的学术思维训练,一直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保证了史料选择的严谨性,并善于将学术语言体系转化为通俗表达。
本书以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作为脉络,将日本的历史从神话开始娓娓道来。从公元前500年前后,东亚大陆的移民从朝鲜半岛来到日本,到3世纪初卑弥呼成为邪马台国的女王;从7世纪圣德太子派出了第1批遣隋使,到1274年元朝联合高丽向日本发动了“文永之役”;从1467年发生“应仁之乱”开启了将近一个世纪长的日本战国时代,到1598年统一了全国的丰臣秀吉在用兵朝鲜期间突然逝世;从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打破了日本200余年的闭关锁国,到走上现代化后的日本在1894年与中国清政府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从第1次世界大战中占尽了便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原子弹终炸到投降;从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到金融危机导致的楼市崩盘。以125代天皇为时间轴,将一件件历史事件推至幕前,日本民族的发展历程逐渐变得清晰。我们看着一个国家如何进入农耕社会,又如何进入封建社会,再又如何被外族入侵而打开了国门,终被逼着迈入了现代化。我们既能看到在摄关政治下的天皇沦为傀儡,也能看到南征北伐的桓武天皇;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可谓是风光无两,但在中国战场上却深深陷入了泥潭。
一个国家的历史不仅仅是强人的舞台和政治的变迁,作者内心很清晰地意识到塑造一个民族内涵所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核。在深入阅读此书时,作者时不时会另辟一小节讲解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和它们的传承发展,以及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如何影响到了现在的日本人,甚至是如今的我们。当今社会上所热传的一些日本元素也可从此找到它们的根源,比如庭院、料理、神道、茶道、陶瓷、动漫、舞蹈等。
我们无法忽视和否认,日本在文学、艺术和科学上的贡献依旧执亚洲之牛耳。了解和借鉴其他民族中的有益经验和教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值得采取的态度。在历史上,中国和日本有过蜜月期,但更多的接触是敌意的相对。当时代进入21世纪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依旧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作为亚洲非常重要的两个国家,若是想要达到长久的共赢,只有增加互相了解,放下但不遗忘历史中的争端,共同面对机遇和挑战。在如今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大环境下,无论读者身处哪一社会阶层,实行社会分工中的哪一行,了解日本历史其实就是了解自己的周遭社会。





2018年2月
展开
精彩书摘
女生的国风之雅和男生的武士之魂 
平安时代早期的文化一直都是向唐朝看齐,基本就是唐朝有什么就学什么。然而在8世纪的后期,唐朝因为内乱而国力衰退,到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同一时期,与日本建交的渤海国被契丹国所灭,新罗也分裂成了后三国。以此态势为背景,日本也停止了遣唐使这类与周边诸国的官方往来。中国和朝鲜半岛对日本的影响减弱,使得日本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现在日本语言中的平假名就是从这个时期发展而来。平假名是以中国传入日本的汉字为基础,为了书写更加容易而简化了笔画。比如平假名的“ぁ”来自“安”,平假名的“け”则是来自汉字“計”。像这样的平假名尤其被女性广泛使用,使得书写文章在女性之间流行起来。其中著名的应该算是紫式部在约30岁时开始创作的《源氏物语》。这本小说描写了容貌俊美的贵族光源氏以宫廷为舞台,与众多女性的恋爱故事。《源氏物语》在服侍天皇与贵族的女性之间迅速积累了大量人气,这本小说的传闻也传到了藤原道长的耳朵里。藤原道长为了提高自己女儿藤原彰子的修养,将紫式部选为教育主管,也就是藤原彰子的家庭教师。获得了优良教育的藤原彰子终于被天皇所看中,顺利产下了之后的后一条天皇。在平安时代,从藤原氏开始,在贵族社会间博得人气的《源氏物语》以优雅的世界为题材,对日本人的审美与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同时代的另一部日本文学经典,由清少纳言所著的《枕草子》成为平安时代文学的双璧。日本以唐文化为基础,融入了日本的风土与日本人的思想习惯,在平安时代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这就是 “国风文化”的由来。
从表面上看起来平安时代是一个优雅而和平的时代,但其实完全不是如此。如果说把繁华的文化看作表象的话,它的背后就是武士之间日复一日的争 斗。
到了10世纪,日本政府的律令已经有些名存实亡,朝廷的支配权无法深入到地方,整个社会成为强者为王的自食其力时代,各地的叛乱层出不穷。朝廷为了镇压叛乱,派遣中央的下级贵族和地方拥有权势者作为押领使和追捕使前去平叛。等他们平定叛乱后就在当地定居,开垦土地并且成为开发领主,然后建立起私人武装,侍奉当地的国司,成为地方上的武士。另一种武士则是在京都,他们负责保卫皇宫和贵族宅邸,以及维持京都的治安,类似于现在的警察。这就是武士在地方和中央的不同起源。
比如桓武天皇的后裔平将门,是武士初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人物。桓武天皇的曾孙高望王被朝廷派遣到东国平叛,然后就顺势定居下来,成为开发领主。高望王的孙子平将门作为扎根于此的武士和农民一起开垦新的土地,扩展了农地。但是在这个自食其力的时代中,开垦出的土地很有可能被其他人所强占,所以开垦者必须要有能够守卫土地的能力。于是平将门一伙人从砂铁中冶炼出了铁,不仅仅把铁做成了劳作的农具,还制成了守护土地所需要的武器。在939年,平将门帮助藤原玄明起兵叛乱,反抗常陆国的国司。他们袭击了常陆国的国府,将东国的国司一个一个赶了出去,然后在东国自称为“新皇”,打算成为东国的支配者。同时西日本也发生了叛乱,伊予的藤原纯友受命讨伐西国的海贼,但是藤原纯友率领海贼袭击西国各地,杀害国司,并烧光了太宰府,公然反抗朝廷。这两大叛乱在历史中称之为“承平•天庆之乱”。
朝廷的东西两面被平将门和藤原纯友同时夹攻,陷入了绝境。万般无奈的朱雀天皇只好破例发行了太政官符,提出了若是有人能够讨伐平将门,那就可以把这人封为贵族。在这之前,贵族的头衔只能世代世袭,武士想进入贵族阶层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响应太政官符号召的是藤原秀乡和和平贞盛,以及东国的地方豪绅。到了940年,平将门被讨伐战死,平将门一党皆被斩首,关东平定。不久之后,在西边响应平将门作乱的藤原纯友也被讨平,由平将门掀起的“承平•天庆之乱”落下了帷幕。藤原秀乡和和平贞盛因此被朝廷授予了贵族之位。而这一事件则成为武士渐渐进入日本政治的契机。
武士制度在武士彼此的斗争之中逐渐向前发展,强力的武士统合起了其他的武士,终形成了武士团。他们搭建宅邸,率领家臣,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到了藤原道长活跃的11世纪,强力的武士团开始出现,其中清和源氏以及桓武平氏是其中大的两股力量。清和源氏中的源赖光和源赖信逐渐靠近摄关家,拜藤原道长为主公,借以提高自己的声望。1028年,关东又爆发了“平忠常之乱”,源赖信带着儿子源赖义前去成功平叛,受封为相模国的相模守,把源氏的势力扩展到了东国。不久后,日本的东北部又出了乱子,安倍赖良割据了陆奥国,朝廷派源赖义前去平叛。经过了“前九年合战”,源赖义剿灭叛军,班师回朝。
“前九年合战”结束后6年,后冷泉天皇结束了23年的执政,第71代天皇后三条天皇登基。虽然后三条天皇仅仅执政了4年,但是在当世被称为圣主,他励精图治、崇尚简朴,起用贤能之士,大改自后冷泉天皇末期以来的奢侈糜烂之风。1072年,后三条天皇让位给第72代天皇白河天皇。白河天皇执政期间,日本的东北部又出了乱子。这时候源赖义早已逝世,朝廷派出了源赖义的儿子源义家前去平叛,经过了“后三年合战”后顺利平定东北。源赖义和源义家父子因为这两次合战而名扬天下,这也使得清和源氏的势力越来越大。当时已经让位给第73代天皇堀河天皇的白河上皇为了压制清和源氏的势力,开始重用桓武平氏出身的伊势平氏,其中重要的人叫做平正盛。
之前源义家的儿子源义亲也参与了“前九年合战”和“后三年合战”,当时被称为“天下第1武勇之士”。朝廷让他担任对马守,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战功和武力在九州横行,对人民烧杀抢掠,“天下第1武勇之士”的尊称渐渐变成了另一个绰号——“恶对马守”。1101年,源义亲的行径被告发,朝廷决定对他进行追讨。源义亲的父亲源义家知道这一事情后立马派遣门客藤原资道前去通知他要配合朝廷,但藤原资道见了源义亲后却反而说服他杀害了朝廷官吏。这让朝廷大为光火,次年朝廷决定将源义亲流放隐岐国,但是源义亲非但没有前往流配之地,反而又在出云国杀害了当地官员并夺取了官物。朝廷这时虽然对源义亲十分不满,但惮于在世的源义家的号召力,只好暂时咽下了这口气。1106年,源义家去世,朝廷终于可以对源义亲动手了,不过没想到这个时候堀河天皇却不幸去世。等到堀河天皇下葬,第74代天皇鸟羽天皇登基后,已经出家的白河法皇主导了对源义亲的征讨,此时登基的鸟羽天皇仅5岁,朝中的一切事情都掌握在白河法皇的手中。1107年12月,朝廷任命平正盛为追讨使。次年,平正盛成功剿灭源义亲,并将源义亲枭首示众。虽说源义亲已被诛杀,但以此为开端,酿成了源平两家一百年间血淋淋的争斗。
由于平正盛得到了重用,他的儿子平忠盛在13岁时就做了左卫门少尉,并且很受白河法皇的喜欢。1123年,鸟羽天皇传位给第75代天皇崇德天皇,但依旧握有实权。在鸟羽上皇执政时期,平忠盛又多次参加讨伐海贼的活动,深得上皇的喜爱。他一生转任数国的国守,并且积累了大量财富、威望和政治根基,为平氏在未来纵横朝野打下了基础。
1142年,鸟羽法皇胁迫崇德天皇退位,让当时年仅2岁多的第76代天皇近卫天皇即位。这一让位事件的背后其实有着一桩畸形恋情。故事还要从前两代的白河法皇说起。白河天皇自从皇后贤子英年亡故之后,在感情生活上就变得空虚了起来,到了晚年他却忽然遇见了藤原公实的女儿藤原彰子,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只恨年龄差距太大,不好意思将她纳入后宫,只好先把她认作义女,等到孙儿鸟羽天皇16岁时,就将她嫁给了鸟羽天皇做皇后。虽说彰子是皇后,但实际上做祖父的白河上皇却成了实际的新郎。彰子在翌年便给白河上皇生了一个儿子,但在名义上这个儿子却是他的曾孙。等这曾孙到了五岁,白河上皇便逼迫鸟羽天皇让位。此时的鸟羽天皇仅21岁,但由于朝廷的实权全掌握在祖父的手中,他也无法抗拒,于是这个5岁小儿便登上宝座,是为崇德天皇,鸟羽天皇则成了上皇,而白河则皈依了佛门成为法皇。白河法皇去世后,鸟羽上皇掌握了朝廷的实权,他对崇德天皇自然是百般看不惯。鸟羽上皇又娶了藤原长实的女儿藤原得子,没想到正应了她的名字,没多久就产下了一个男婴。男婴诞生后长到2岁,鸟羽上皇就和还只有23岁的崇德天皇商量要把这个小孩立为皇太子。崇德天皇自然不愿意,但是由于手中无实权也只好答应,他心想自己可以忍辱负重,就像鸟羽上皇曾经一样,熬到白河法皇死了之后就可以手握大权。但是当诏书下来之后,这个3岁的小孩并不是当了皇太子,而是当了皇太弟,这一字之差就谬以千里了。因为崇德天皇让位给了皇太弟,即使自己当了上皇,将来也无法继续掌政。崇德上皇吃了这一记闷亏就如同哑巴吃了黄连一般,只能继续把苦藏在心中。好在这近卫天皇从小就体弱多病,15岁的时候又一度失明,好不容易养到17岁便一命呜呼。崇德上皇此时提出让自己复位,或由自己的儿子重仁亲王即位,但又遭到了鸟羽法皇的反对,后崇德上皇的弟弟雅仁亲王被拥上皇位,是为第77代天皇后白河天皇。崇德上皇一路受气,在鸟羽法皇在世之时发作不得,但鸟羽法皇于1156年作古,崇德上皇就再也无法按捺内心长久的积怨,一场正面硬碰硬的较量在所难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