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世界通史
0.00     定价 ¥ 7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50247161
  • 作      者:
    朱立春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内容介绍

全书将凝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科学的体例、创新的设计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新视角、多层面地解读世界历史,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感受历史、思考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睿见卓识,深化并拓展人生阅历。 


展开
精彩书摘

戴克里先改革

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为加强专制统治而实行的改革。 戴克里先改元首制为君主制,加强中央集权。帝国划分为四部分,由四个统治者共同治理,形成“四帝共治制”,但最高统治者是戴克里先。改革后,原有的辖区较大的行省被划小,行省总数增加;各行省中,军权和行政权分开;军队分为边防军团和机动军团,军团变小,以便调遣。戴克里先还统一税制,取消某些免税特权;人头税和土地税合一,作为财政主要收入;禁止农业劳动者离开土地以及手工业者脱离同业行会,不准市议员离开所属城市,以保证税源。为稳定币值,确定新的铸币含金、银标准,并颁布了物价敕令,但收效都甚微。对基督教采取弹压政策,禁止举行礼拜,清除军队和官员中的教徒,没收教会财产,处死一些教徒。戴克里先的改革使面临严重危机的帝国获得了暂时的稳定。

盖伦

希腊医学家、解剖学家。生于小亚细亚的佩尔加曼一个建筑师家庭,早年跟随当地柏拉图学派的学者学习,17岁时在亚历山大等地学医,掌握了解剖术,并一生专心致力于医疗实践解剖研究,还从事学术写作。他通过对动物进行解剖实验和研究,建立了血液的运动理论,发展了三种灵魂学说,这是他对医学的最大贡献。盖伦在药物的研究上也卓有成效,记载了植物药物540种,动物药物180种,矿物药物100种。盖伦一生共写有131部著作,大部分已经散失。其中《论解剖过程》和《论身体各部器官功能》是他最有影响的著作。他的血液运动理论,在哈维提出新的理论前,一直影响着西方,在生物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古罗马时期他被认为是仅次于希波克拉底的第二医学权威。

阿克苏姆国统治东非

阿克苏姆帝国建于2世纪,它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岸边。到4世纪时,阿克苏姆王埃扎纳统一了埃塞俄比亚北部,征服了苏丹的麦罗埃王国,成为东非和红海地区的统治者。

阿克苏姆国盛行基督教,在埃扎纳统治时期,兴建了许多高大的独石柱尖顶塔。公元570年,萨珊波斯侵占了阿克苏姆部分海岸属地和通商城市。7世纪以后,阿拉伯国家兴起,东西方贸易商路北移,红海贸易趋于衰落。再加上北方游牧民族贝扎人的侵扰,阿克苏姆国势日衰。到公元1000年左右,阿克苏姆国灭亡。

巴高达运动

公元5世纪初,罗马一位不知名的剧作家写了一个喜剧,在演出时受到了热烈欢迎。剧中的主角叫奎罗卢斯,他家境贫寒,生活困顿。于是他向神灵祈祷,祈求神灵能够让他到一个能够安居乐业的地方生活。神告诉他说,要想安居乐业,那你最好到罗亚尔一带去当“强盗”。那里没有法官,也不实行罗马法律,公正无私的“强盗”组成公社和法院,所有的案件由农民审理,由士兵判决,死罪在橡树之下宣布。到那里去就能实现愿望。这一喜剧深刻揭示了当时罗马帝国存在的种种弊端。

公元3世纪的时候,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田地荒芜,城乡凋敝,人口减少,人民困苦不堪。但统治者和富人们依然挥霍无度,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一年要过180个节日,整天观赏角斗、赛车,虚度光阴。尽管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将会导致罗马灭亡,但统治者依然我行我素。

令人担心的事情终于出现了。公元186年,高卢(今法国、比利时、瑞士、卢森堡一带)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巴高达”奴隶起义。“巴高达”在高卢语中是战士的意思,起义首领是一个叫马特努斯的士兵。马特努斯不满罗马的腐朽统治,率领几百名奴隶发动了起义。起义军攻占了很多城镇和田庄,打开监狱,放出囚犯,焚烧奴隶名单和债券,官员、贵族和奴隶主纷纷逃亡。起义的声势越来越大,马特努斯提出了“让奴隶主变成奴隶”的口号,受到了许多奴隶的积极拥护,许多农民、牧民也纷纷加入起义军的队伍,农民当步兵,牧民当骑兵。起义军席卷了高卢大部分地区,甚至攻克了重镇奥古斯托敦。罗马皇帝听说后,又惊又怒,急忙派军队前去镇压。马特努斯将军队化整为零,分成许多小股部队,乔装改扮翻越阿尔卑斯山,在约定的日子会合,攻克罗马城,杀死罗马皇帝。但不幸的是,由于叛徒的告密,计划失败。公元188年,起义被罗马军队残酷镇压。

公元283年,在高卢塞纳河和罗亚尔一带,巴高达起义再次爆发,很快全高卢都陷入了起义风暴之中。起义军的力量迅速扩大,攻克了许多城镇和农庄。巴高达的两位首领埃里安和阿芒德在各自的控制区登基称帝,管理地方事务,铸造钱币,宣布脱离罗马帝国,对罗马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立即派马克西米连率军前去镇压。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起义军效仿当年马特努斯的方法,将军队化整为零,不断派小股军队袭击、骚扰罗马军队。罗马人不堪其扰,斗志全无,竟然纷纷临阵脱逃。马克西米连大怒,杀死了许多逃跑的士兵,强迫士兵们打仗。马克西米连率领罗马军队将起义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渐渐的,在罗马人的优势兵力进攻下,起义军败退到马恩河与塞纳河交汇处的一个城堡坚守。在罗马军队的长期围攻下,城堡陷落,很多巴高达战士英勇战死,但突围的巴高达战士仍然坚持在高卢各地坚持斗争。

公元408年,巴高达运动再起,罗马统帅撒拉率领一直罗马大军从高卢返回意大利。在经过阿尔卑斯山时,巴高达战士袭击了毫无防备的罗马人。罗马人的武器辎重全部落入了起义军手中,从此起义军的武器装备大为改善,战斗力大大增强。公元435年,巴高达首领巴托率领起义大军向罗马人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在高卢的许多地方建立了政权。在巴高达起义的影响下,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西班牙、北非、色雷斯、多瑙河流域等地也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公元449年,罗马大军再次击败起义军。起义军余部被迫转移到西班牙,继续进行斗争。

巴高达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秩序,恢复了自由的农村公社生活,比公元前1世纪的斯巴达克起义更加声势浩大,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加速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日耳曼部落入侵

从3世纪起,帝国北部各日耳曼部落加强了对罗马的渗透。公元375年,日耳曼又开始大规模的武装入侵。西罗马帝国在苦撑了百年之后,终于彻底覆亡。在古典帝国的废墟之上,日耳曼人建立起十几个国家政权,开始承担起历史所赋予的革故鼎新的使命。因为这些落后民族,凭借新兴的国家政权给予罗马社会以后以最后一击——废除了奴隶制度,从而为西欧文明的继续发展扫清了障碍。

东汉建立

王莽的新朝灭亡后,汉皇族刘秀于公元25年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危机严重。巨鹿人张角利用“太平道”组织农民,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于184年发动了“黄巾大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东汉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应用更加普遍,水利建设也有进展。冶铁、陶瓷等手工业生产取得新的成就。南方得到更多的开发。豪强地主经营的田庄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

蔡伦造纸

纸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

中国古代有文字以后,用作书(刻、铸)写文字的材料很多,有陶器器壁、龟甲兽骨、青铜器皿以及绢帛、竹木等等。汉代书写使用竹、木比较普遍,称为竹(木)简。西汉时期文化发展,文化传播需要更轻便的书写材料,于是便有了纸的制造。先是丝絮制成的纸,后来便造出了植物纤维纸。西安灞桥汉墓以及新疆罗布泊和居延的汉代烽燧遗址,都发现麻类纤维制成的纸。东汉和帝时,任尚方令的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方法,采用树皮、麻头、旧布和破渔网等为原料,造出了质量更好的植物纤维纸,非常适于书写,人称“蔡侯纸”。

中国与古罗马建交

罗马在汉代被称为大秦,意即泰西(极西)之国,又称海西国。出于经济和外交上的需要,东汉王朝决意谋求和罗马直接建交。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安息西界时,由于安息海商的婉言阻拦,没有达到寻求通往埃及亚历山大里亚海路的目的。但中国使者的到来,引起了红海彼岸的莫恰(今也门木哈)和阿杜利(今埃塞俄比亚马萨瓦港附近)与中国结盟的愿望。公元100年,他们派使者到东汉首都洛阳,向汉和帝进献礼物。汉和帝厚待两国使者,赐给两国国王代表最高荣誉的紫绶金印,表示了邦交上的极大诚意。此举激励了罗马,公元166年,罗马皇帝马可·奥理略(公元161〜180年)派遣使者从埃及出发,渡过印度洋,到达汉朝统辖下的日南郡,登陆后北赴洛阳,开创了中国、罗马两大国直接通使的纪录。罗马不仅成批将货物出口中国,也大量进口中国的衣料、皮货和铁器。

 

……

展开
目录

 

 远古文明时期

人类进化的道路

最早的欧洲人

早期人类文明

氏族公社

军事民主制

国家的产生

“肥沃月湾”地区的农业

贸易的出现

古埃及王国的统一

经济与法老制度

胡夫金字塔

古埃及壁画

古埃及的经济

最早的太阳历

木乃伊

苏美尔城邦的兴衰

萨尔贡的征服

乌尔第三王朝

夏朝

商朝

米诺斯的迷宫

克里特文明

神奇的巨石群

湖边的村庄

迈锡尼文明

希腊部落大迁移

印度哈拉帕文化

埃及象形文字

古代叙利亚、巴勒斯坦与黎巴嫩

最早的起义

埃及陆军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的天文学

亚述国家的产生与扩张

印度的吠陀时代

古印度的种姓制

古印度科学成就

吠陀文学

腓尼基人环航非洲

腓尼基字母文字

铁列平改革

楔形文字

图特摩斯三世

迈锡尼的狮子门

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

银板合约

图坦卡蒙墓的发掘

努比亚

犹太王大卫

荷马和《荷马史诗》

西周建立

军事强国亚述

亚述帝都尼尼微

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

斯巴达城邦

斯巴达的教育

大政治家梭伦

希伯来人

巴比伦之囚

古巴比伦城和空中花园

泰勒斯

《伊索寓言》

居鲁士大帝

大流士一世改革

大流士军制

古代印度艺术

婆罗门教

毕达哥拉斯

希罗多德

王政时代的罗马

执政官

激战马拉松

温泉关之战

萨拉米斯海战

雅典的民主

伯罗奔尼撒战争

苏格拉底之死

柏拉图

博学的亚里士多德

 帝国争战时期

罗马军团

马其顿的年轻统帅

征服波斯

亚历山大之死

亚历山大城

摩揭陀王国

旃陀罗笈多崛起

修昔底德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

拉丁同盟

第一次布匿战争

坎尼之役

扎马之战

马其顿战争

叙利亚战争

秦统一中国

楚汉之争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

格拉古兄弟改革

马略军事改革

斯巴达克起义

独裁者苏拉

恺撒大帝

法萨卢决战

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

元首屋大维

罗马行省的建立

罗马和平

普林尼

图拉真

托勒密

君主制的开创

戴克里先改革

盖伦

阿克苏姆国统治东非

巴高达运动

日耳曼部落入侵

东汉建立

蔡伦造纸

中国与古罗马建交

三国鼎立

两晋十六国

东晋与拜占庭建交

君士坦丁大帝

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纷争

笈多王朝崛起

安息帝国

匈奴骑兵横扫欧洲大陆

民族大迁徙

西罗马帝国覆灭

 中世纪

南北朝

隋朝

少林寺

维京人的航海旅行

日耳曼人大迁徙

法兰克国王克洛维

普瓦捷之战

查士丁尼镇压尼卡起义

奥古斯丁

拜占庭的扩张

意大利城市共和国

戒日王

唐朝的建立

唐丝绸之路

朝鲜半岛的统一

田柴科颁行

骨品制

薛聪

日本的幕府统治

日本人为何要到唐朝“留学”

白江口大战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骑兵

中世纪的城市自治

中世纪大学的组织

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中世纪早期西欧的经济

查理大帝

诺曼征服战

基辅罗斯的盛衰

美洲玛雅文化

玛雅文明与托尔特克文明的融合

安第斯文明时期的农业

到加纳做生意

《自由大宪章》

五代十国

北宋

活字印刷

阿维农之囚

巴黎大学

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西征

四大汗国

德里苏丹国的建立

马木路克大战蒙古兵

桑海王国 

马里王国

刚果王国

马可·波罗

四大民族史诗

素可泰王朝

奥斯曼土耳其崛起

俄罗斯的崛起

明朝建立

李成桂建立李朝

英法议会政治

黑死病肆虐欧洲

英法百年战争

“圣女”贞德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明成祖朱棣

郑和下西洋

 文艺复兴时期

葡萄牙王子亨利航海探险

葡萄牙人向外扩张势力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麦哲伦环球航行

达·伽马首航亚洲获得成功

地理大发现带来的革命

欧洲民族语言区域形成

阿兹特克文化

印加帝国

殖民掠夺

莫卧儿王朝的建立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

奴隶贸易

文艺复兴

意大利贵族赞助艺术

马基雅维利和《君主论》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文艺复兴在欧洲的传播

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

科学的重大进展

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凯瑟琳摄政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闵采尔起义

“日内瓦的教皇”加尔文

苏莱曼一世的征战

日本重建封建秩序

阿克巴大帝

莫卧儿帝国的文化

戚继光抗倭

德川幕府

日本的“锁国政策”

从养羊到圈地

“无敌舰队”的覆灭

伊凡雷帝

尼德兰革命

三十年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清教徒革命

克伦威尔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护国公制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君主立宪制

科学家发明显微镜

英国向北美殖民

北美印第安人反英战争

郑成功收复台湾

阿富汗独立

英荷战争

舰队列阵

清太宗皇太极

《尼布楚条约》

清圣祖康熙

牛顿的发现

“太阳王”路易十四

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

俄国农奴制的形成

伊凡四世

彼得大帝改革

英法七年战争

叶卡捷琳娜二世

对土耳其的战争

普加乔夫起义

瓜分波兰

俄土战争

英国对北美的压制

波士顿倾茶事件

第一届大陆会议

莱克星顿枪声

美国《独立宣言》

华盛顿

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

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的《人权宣言》

法国结束君主制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吉伦特派

雅各宾派

“热月政变”和“雾月政变”

十二月党人起义

拿破仑帝国

滑铁卢之战

“神圣同盟”

 工业革命时期

瓦特发明蒸汽机

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人类实现第一次自由飞行

工业革命

英国建立工厂制度

万国博览会

火车与铁路的出现

“乐圣”贝多芬

契诃夫

莫泊桑

音乐的发展

巴赫

莫扎特

约翰·施特劳斯

近代建筑艺术

英国宪章运动

席卷欧洲的革命

德国纺织工人起义

正义者同盟

《共产党宣言》

门罗主义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智利宣布正式独立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战争

埃及抗英斗争

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

印度反英大起义

苏伊士运河

法国年革命

德国年革命

克里米亚战争

俄国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南北战争结束

领土扩张与西部开发

日本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开国”

日本倒幕运动

福泽谕吉

明治维新

《大日本帝国宪法》

伊藤博文

安政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铁血宰相”俾斯麦

普法战争

巴黎公社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达尔文环球考察

巴斯德发现病菌

诺贝尔与诺贝尔奖

“发明大王”爱迪生

五一国际劳动节

《资本论》问世

三国同盟

印度国大党

祖鲁战争

近东危机

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泛美同盟

三国协约的缔结

东学党起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美西战争

英德在南非的冲突

“门户开放”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建立布尔什维克党

西北非的反侵略斗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

英布战争

日俄战争

巴尔干战争

量子物理学诞生

孟德尔遗传理论获得认可

莱特兄弟造飞机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汽车大王”福特

卡尔·本茨与内燃机汽车

弗莱明

 一战二战时期

三国协约

青年土耳其党

“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

萨拉热窝事件

“施蒂芬计划”

加利波利半岛的冒险

“凡尔登绞肉机”

日德兰大海战

无限制潜艇战

“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车厢里的停战协定

“一切为了东线”

基尔水兵起义

巴黎分赃会议

十月革命

苏联建国

德国革命爆发

第三国际

“土耳其之父”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华盛顿会议

斯大林模式

《非战公约》

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战

《拉巴洛条约》

中国近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罗斯福新政

纳粹党上台

“九一八”事变

田中奏折

西安事变

南京大屠杀

绥靖政策

二二六兵变

希腊国民代表宣布成立共和国

洛迦诺会议

《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

世界裁军大会

苏联的建设与宪法的确立

法西斯独裁统治

马德里保卫战

轴心国的形成

慕尼黑阴谋

闪击波兰

法国沦陷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不列颠之战

“巴巴罗莎”计划

偷袭珍珠港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中途岛海战

击溃“沙漠之狐”

山本五十六的覆灭

德黑兰会议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墨索里尼的末日

攻克柏林

波茨坦会议

第一颗原子弹

日本投降

奥斯维辛集中营

正义的审判

联合国建立

 冷战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旧金山和约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

欧洲复兴计划

柏林危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

欧洲共同体

朝鲜战争

日内瓦会议

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

万隆会议

非洲独立运动

第三次科技革命

古巴革命

古巴导弹危机

匈牙利的“新经济体制”

布拉格之春

不结盟运动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苏联人造卫星发射

越南战争

尼克松主义

水门事件

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赫尔辛基宣言

中东战争

德国统一

“超越遏制”战略

南南合作

福克纳

川端康成

肖洛霍夫

魔幻现实主义

毕加索

“喜剧大师”卓别林

美国第一部有声电影问世

希区柯克

 世界新格局

“星球大战”——战略防御计划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海湾战争

科索沃战争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9.11”事件

北约东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