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芝麻讲成语故事.志向高远卷
0.00     定价 ¥ 35.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122316554
  • 作      者:
    芝麻编著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芝麻,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超人气科普节目主持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主持节目《芝麻开门》《第N个空间》等,出版的《芝麻的科学书:科学真好玩》《芝麻大问号》等多部作品成为本土科普品牌的典范之作。他致力于传播让读者脑洞大开的科学真相,风趣幽默地将各学科知识跃然纸上,帮助小读者实现异想天开的科学梦想。
展开
内容介绍
  《芝麻讲成语故事》是一套针对7~12岁儿童量身打造的集故事性、互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儿童国学读本。该套图书共10册,每册一个主题35个成语,全套图书共计350个成语,涵盖了中小学生应掌握的成语及其他常用成语。该套图书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展开
精彩书摘
  《芝麻国学启蒙与性格培养系列·芝麻讲成语故事:志向高远卷》:
  夸父逐日
  远古时期,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伟的高山,山林深处,住着一个原始部落。
  有一年,天气比往年热了很多,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晒干树木,河流里的水也蒸发完了。
  夸父看着族人一个个死去,他抬头恶狠狠地看着太阳说道:“我一定要把你征服,要你听从人的指挥!"族人听了纷纷劝阻:“太阳离我们这么远,你怎么征服它啊!”“对啊,这太阳太毒了,你会被烤焦的!”夸父心意已决,没有听大家的劝告,收拾行李就上路了。
  太阳刚从海边升起,夸父就从东海边上向太阳升起的方向追去,开始了他追逐太阳的征程。夸父追着太阳,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他的脚步把大地震得轰轰作响。
  夸父追着太阳跑,眼看离太阳越来越近了,他也越发有信心拯救族人了,可越靠近太阳,就渴得越厉害,但他没有放弃,不断地鼓励自己:“就快追上太阳了,族人能好好活下去了!”
  夸父马上就要追上太阳了,可是他太渴了。他索性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的水都喝干了,却还是不解渴。他又跑到渭河边,把渭河的水也喝光了,依旧不解渴。他想到纵横千里的大泽,那里的水应该够了,于是又向北跑去。但是,大泽太远了,才跑了一半的路程,夸父就渴死在路上了。
  夸父倒下的那一刻,心中还惦记着他的族人,想到族人还忍受着煎熬,便将手中的木杖扔了出去。在木杖落地的地方,顿时生出大片桃林,夸父慢慢闭上了双眼。
  后来,这片桃林终年茂盛,浓密的树枝给过往的人们遮阴,甜美的果实给人们解渴,让过往的路人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P8-9
  精卫填海
  上古时期,人类以群居为主,每个人群聚集的地方都会慢慢形成一个部落,每个部落都会选举出一个首领。
  传说,当时东海边居住着一个部落,这个部落的首领叫炎帝,他有一个女儿,名叫女娃。女娃生性活泼,天真烂漫,她非常喜欢去海边玩。
  一天,女娃沿着海岸捡着贝壳,这天捡到的贝壳很美,跟平常捡的不一样,女娃很开心,不知不觉就走远了。
  海边的天气总是变化岁端,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就乌云密布,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风暴来袭的前兆。可是女娃一直专注着捡贝壳,没有注意到天气的变化。等到她发现天气的变化,想要回去的时候,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紧接着就听到身后海水涌动的声音。女娃回头一看,几人高的海浪朝她扑打过来,女娃拼命地向前奔跑,可海浪的速度更快。几个浪头过去,海边就没了女娃的身影。等到风浪过去,海面渐渐恢复了平静,可是女娃却再也没有回来。
  从那以后,东海上就出现了一只奇怪的鸟,它叫精卫,据说是女娃溺水后,她的灵魂所化。精卫栖息在西方的发
  山上。每天清早,精卫就会衔取一块小石头,或是一小节树枝,从发鸠山飞往东海,把石头或树枝投入当年女娃溺水的海面上。
  精卫发誓要将这东海填平,来告慰自己死去的肉身。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卫不曾停歇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
  P12-13
  三过其门而不入
  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经常发生大洪水。漫天的洪水摧毁了房屋,淹没了庄稼。人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疾病蔓延,无数人为此失去了生命。
  禹是治水英雄鲧的儿子,鲧治理水患多年,但是始终没能成功。鲧死后,禹继承了父业,他立志一定要平息洪水!
  禹下定决心治理水患后,就开始钻研治水的方法。他想:父亲治理水患那么多年,最终还是失败了,那父亲的治水方法一定存在问题。思前想后,禹最终决定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
  禹带着人疏通淤堵的河道,并将洪水引向大海。为了彻底治理水患,解救更多的人,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中原大地。因为工程量巨大,禹治水多年,好几次路过自己家门,都没有进去看一眼。
  第一次经过自己的家门时,禹听到了他刚出生的孩子“哇哇”的哭声。旁边的人劝他:“进去抱一抱孩子吧!你还没见过你的孩子呢!”禹怕耽误治水,强忍着对家人的思念,没有回家,继续赶去下一个治理点。
  第二次经过自己的家门时,禹的妻子抱着孩子站在门口望着他。禹只是向他们挥了挥手,扭头便走了。
  第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时,禹的儿子已经十多岁了,禹摸了摸儿子的头,便叉匆忙离去了。
  终于,经过多年的努力,禹凭着他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带领众人制服了洪水。禹也因此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P16-17
  一鼓作气
  春秋时期,齐国的军队来攻打鲁国。这时,一直隐居在山里的曹
  急匆匆地赶进宫里,劝说鲁庄公:“大王,现在不是和齐国打仗的好时机啊!如果您非要打仗的话,请把我一起带去吧!”
  到了前线之后,鲁庄公和曹刿一起坐镇指挥。刚上战场,鲁庄公就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急忙拦住说:“大王,现在不行,不能现在进军。”
  齐军第一次击鼓后,见鲁庄公的军队不敢应战,于是便得意洋洋地击了第二遍鼓。鲁庄公憋了一肚子火,马上就想击鼓还击。可曹刿仍然对鲁庄公说:“再等等,再等等。”
  等齐军击了第三遍鼓之后,曹刿这才说道:“现在可以击鼓进军了。”
  一听这话,鲁庄公迅速下令反击,结果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庄公知道,原本凭本国的兵力,是不可能赢得这么轻松的,因此他十分感谢曹刿帮他选择了最合适的出战时机。
  鲁庄公问曹刿:“您为什么要等齐军击了三遍鼓之后,才让我军出兵反击呢?”
  ,
  曹刿回答说:“打仗,凭借的就是一股勇气。击第一遍鼓的时候,能极大地鼓舞士兵的斗志,那时候是士气最足的时候;第二次擂鼓时,士兵们的士气就会减弱;等到第三次擂鼓时,士兵们的士气差不多耗尽了。”
  “敌人的士气已经枯竭了,但是我军才第一次击鼓,正是士气最充足的时候。”曹刿接着说道,“士气充足的军队去攻打士气耗尽的军队,怎么会有不胜利的道理呢?”
  听了这话,鲁庄公更加佩服曹刿了,忍不住称赞道:“先生,您真是精通战事的奇才啊!”
  ……
展开
目录
夸父逐日 8
精卫填海 12
三过其门而不入 16
一鼓作气 20
问鼎中原 24
悬梁刺股 28
纵横捭阖 32
鼎足三分 36
鸿鹄之志 40
破釜沉舟 44
四面楚歌 48
后起之秀 52
奋不顾身 56
凿壁偷光 60
大器晚成 64
胸怀大志 68
身在曹营心在汉 72
老骥伏枥 76
宝刀不老 80
乐不思蜀 84
闻鸡起舞 88
矢志不渝 92
人定胜天 96
乘风破浪 100
勇往直前 104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08
青云之志 112
勤能补拙 116
磨穿铁砚 120
锲而不舍 124
愚公移山 128
鹏程万里 13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