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帝国的归宿.辽金西夏卷
0.00     定价 ¥ 36.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11372437
  • 作      者:
    于之伟, 李鹏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一线中青年学者撰写,百家讲坛特邀讲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方志远,作序推荐——

丛书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作为宗旨,详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的兴亡过程。全稿宏大叙事与历史细节并重,在正确的史学理论之下,从史料出发,切实做到了言必有据。相信这套丛书能够在众多大众历史读物中脱颖而出,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


展开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

 

于之伟  男,河北永清人,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地方党史研究所副所长、当代辽宁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短期访问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术新人奖获得者,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辽宁社会科学院“青年专才”计划。在《社会科学辑刊》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

 

李鹏 男,北京人。北京市历史教育学会理事,历史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中国史话》大型系列片撰稿人,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历史学科主讲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师范生专业指导教师,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继教网主讲教师(首席),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特约研究员。参与编写历史教育教学书籍多部。


作者简介:


郑毅,辽宁沈阳人,历史学硕士,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辽金史研究。先后在《社会科学辑刊》《黑龙江民族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市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历史学*大的社会意义在于知兴替、明得失。中国漫长的封建时期曾产生过诸多王朝,其兴衰过程历来为世人所关注,多少年来引发了无数讨论与思考,是历史学爱好者永恒的话题。帝国的归宿系列丛书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组织了一批具有深厚学养的一线中青年学者撰稿,以正确的史观、翔实的资料、生动的文字,对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的兴衰展开分析与阐释,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并引发进一步思考。

本书为丛书的辽金西夏卷,围绕辽金西夏的灭亡过程展开,讲述帝国迟暮之全过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历史背景:契丹民族的崛起和辽王朝的建立

 


契丹民族是我国东北古老民族东胡的后裔,世代居住在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的交界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宜于放牧,古称松漠地区。契丹的先祖为东胡后裔鲜卑宇文部,宇文部败亡后,一些语言、风俗相近的游牧人仍然活动在松漠地区,统称库莫奚。契丹原为库莫奚的一部,在公元四世纪,即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大约在隋末唐初,契丹八部初具规模,一次出征能够动员的作战力量就有四万人之多。唐朝初年,契丹酋长大贺氏摩会率领各部族,依附于唐朝。唐太宗把一套旗鼓赐给摩会,在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中,旗鼓本身就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其后,唐朝在契丹驻地设置松漠都督府,分设九州,正式将契丹地区纳入版图。

随着契丹自身实力的发展日渐壮大,契丹统治者的野心也日渐增长,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和孙万荣在营州联合起兵叛唐,李尽忠采用突厥联盟长的称号,自称“无上可汗”,契丹与唐朝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激战。这是唐朝和契丹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面对契丹的进攻,唐军几无招架之力,损兵数十万,借助突厥的力量才得以平定叛乱,其后为了制衡契丹,一再加强河北节度使的权力,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而契丹虽然打着反抗暴政的旗号,但势如破竹般的叛乱行动,显然是经过了长时期的酝酿准备和精心谋划,因长期生活在营州地区,契丹对唐朝河北政治、军事情况了如指掌,加之自身实力的迅速膨胀,信心十足,才得以做出叛唐自立,夺取河北、辽东这样看似胆大妄为的举动。

经过与唐朝的战争,契丹损失惨重,原有的大贺氏部落联盟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无法继续维持下去。契丹首领涅里重新组织了遥辇氏部族联盟。唐天宝十年(751年),唐将安禄山领兵六万进攻契丹,遭到惨败,这表明契丹恢复了原有的实力。

公元十世纪初,伟大的盛唐帝国走向历史终点。称雄草原一时的漠北回纥政权也灭亡。中原大地忽然间权力陷入真空,军阀彼此混战不休,这时蓄势待发已久的契丹民族在其首领耶律阿保机及其子耶律德光的带领下,北灭渤海,统一东北,南侵河朔,吞并幽云,东征西讨,建立起“东至海,西至流沙,北绝大漠,南至白沟”的庞大帝国。其实际领土管辖大致为东北和东部到今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渤海,包括今俄罗斯萨哈林岛、鞑靼海峡北口至乌第河出海口的岛屿群以及鸭绿江的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半部地区;靠北达到今外兴安岭以北,叶尼塞河上游及其支流安加拉河流域、勒拿河上游地区;西抵阿尔泰山以西的沙漠地区;南部达到今河北和山西两省中部与北宋为邻。整个疆域大体上由盛唐时期的北疆地区和燕云地区两大部分组成,总面积相当于北宋版图的两倍。

经过阿保机与德光两代的开疆扩土,辽王朝基本与北宋政权形成新的南北分治局面,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格局。在此基础上,从辽景宗开始,辽朝统治者开始进行内部的政治与社会改革,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一代女雄主萧燕燕,在外交军事上,与北宋达成澶渊之盟,实现了辽宋两朝的百年和平,辽朝随即进入到全盛的历史发展时期。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盛极而衰:辽朝中后期的内外政治

第一节 历史背景:契丹民族的崛起

    和辽王朝的建立  ...  003

第二节 母子恩怨:兴宗继位与钦哀后

    政变涉政  ...  006

第三节 腐败滋长与西北戍边的国力

    消耗  ...  010

第四节 辽宋重熙增币  ...  017

第五节 征讨西夏的失败  ...  021

第二章 道宗朝的内乱与辽朝社会危机的爆发

第一节 叔侄反目:重元叛乱  ...  027

第二节 耶律乙辛擅权  ...  031

第三章 女真南侵和天祚帝败亡

第一节 天祚帝即位与女真兴起  ...  039

第二节 阿骨打起兵与天祚帝

    被俘  ...  049

第四章 西迁后的辽朝——西辽

第一节 西辽的建立  ...  083

第二节 西辽的中后期统治  ...  092

第五章 金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的衰落

第一节 黄河泛滥  ...  105

第二节 财政困难和滥发纸币、

    银币  ...  111

第三节 通检推排和括田  ...  117

第四节 猛安谋克的衰落  ...  123

第六章 蒙古南侵与金朝政变

第一节 蒙古南侵  ...  131

第二节 金都南迁与红袄军

    起义  ...  146

第七章 蒙古再次南侵与金朝侵宋战争

第一节 蒙古南侵与太原

    陷落  ...  173

第二节 南侵南宋  ...  178

第三节 河北、山东地区地主武装

    的叛附  ...  184

第四节 陕西、山西的抗蒙

    战争  ...  192

第八章 抗蒙斗争的发展和金兵的败溃

第一节 金哀宗即位,并力

    抗蒙  ...  201

第二节 窝阔台侵金  ...  208

第九章 哀宗迁蔡和金朝的灭亡

第一节 汴梁保卫战  ...  221

第二节 哀宗出逃与汴京

    沦陷  ...  227

第三节 归德变乱哀宗迁蔡  ...  231

第四节 蒙、宋联合灭金  ...  238

第十章 西夏的灭亡

第一节 历史背景——西夏的崛起

    和立国  ...  245

第二节 与金、南宋鼎立的后期

    西夏王朝  ...  250

第三节 蒙古南侵和襄宗篡位  ...  255

第四节 神宗附蒙侵金  ...  260

第五节 联金抗蒙和西夏的灭亡  ...  26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