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智取真经
0.00     定价 ¥ 21.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4097420
  • 作      者:
    若金之波著
  • 出 版 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若金之波,本名金波,河南信阳人,知名作家。
  作品《红嘴花鸡脱险记》入选2016年汀西省教育厅“假期读好书”活动推荐书目;
  系列童话《妙妙乌上当记》等四册图书已签约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有声版权;
  《妈妈的眼泪像河流》《责任心成就孩子一生》《自信心改变孩子一生》《进取心决定孩子一生》获2009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并入选教育部“中小学校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展开
内容介绍
  《智取真经/“****”人物传奇》讲述的是东晋年间,佛教在汉地盛行,却缺少一部统一的、佛法戒律,用以规范僧尼的法事活动和日常行为。为了结束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年过花甲的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沿着前人开辟的丝绸之路到达天竺求法,历尽坎坷,终于如愿以偿;十多年后,年近八十的他又携带律法沿海上丝绸之路乘船东归,几经生死,回到祖国。法显一生追求正法的壮举,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传奇佳话。
展开
精彩书摘
  《智取真经/“一带一路”人物传奇》:
  山西襄垣县有一座仙堂山,仙堂山上有一所仙堂寺。寺庙四周群峰环抱、翠树满山、石洞密布、清泉不断,是出家修行的好去处。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当外传佛教在汉地兴盛时,这里就建造了第一所寺庙。当年的仙堂寺,虽然十分简陋,却名扬四海,因为从这里走出了一位了不起的旅行高僧——法显。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位有文字记载到达过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的汉地高僧,为正统的佛法戒律在中国的完善和弘扬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足迹既留在陆上丝绸之路上,也留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法显的年代,正处在东晋十六国时期。那时,群雄争霸、战火连绵,朝代更替频繁,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好在法显三岁时就出家到仙堂寺,由老方丈法净和众弟子一起抚养。在以善为念、宽大为怀的佛门弟子的照应下,体弱多病的小法显逐渐成人,跟着师父一起,识文断字、潜心习法、抄录经文,以佛教的宗旨指导自己的行为,严格遵守教义、教规,处处表现得循规蹈矩,受到师父和师兄们的喜爱和尊重。
  一天,八十多岁的师父法净,在打坐中安然去世。他死得很平静,也很从容,依然保持着闭目合十、坐禅修炼的姿势。这时,法显已经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和尚了。有道是,恩师如父。对于法显而言,师父就如同亲父一样。他之所以三岁就入佛门,是因为他的三个哥哥都是年幼天折,况且,他还疾病缠身,这让做父母的很是担心。佛能度众生、佛能保平安,为了不让他重蹈哥哥们的命运,父母就把他送给了法净长老。法净不仅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也教他坐禅修炼。坐禅,意思是闭目端坐,凝志静修。它既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渠道,也是一种自我医疗、自我保健的良法。在这里,法显体弱多病的身体渐渐康复了,还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精通了佛教精髓,成为一个合格的僧人,这些都是俗家父母所不能给予的。从这方面来说,法净虽为师父,尤胜父母。
  法显怀着极大的悲痛,和仙堂寺的新老和尚一起,做佛龛、办法会,超度灵魂,建造神位,隆重办理了法净长老的后事。
  法净是仙堂寺的方丈,圆寂之后,寺庙一时没有了当家人,许多大事无人做主。在决定谁来主持寺庙时,法显怎么也想不到,大家居然一致推举他做方丈。
  “阿弥陀佛,”法显施礼道,“各位长老,师兄、师弟,不行啊!按惯例,一个寺庙须由一个年长德高的人做住持,这样才能服众。我才二十几岁,人又年轻,道行也浅,不能胜任啊!”
  他的话一出口,大家纷纷说开了。法显年轻不假,但论德行志向,论佛法造诣,那可是仙堂寺独一无二的和尚,不仅法净老方丈满意,就是众同事也个个心服口服。
  出家较早的僧人说,法显三岁剃度出家,正式成为佛门净地的一员,从此以寺为家,是最合格的佛门弟子。每天,他在寺庙中跟着师父念经礼佛,在佛堂里听法师讲法,闲暇时就在僧房看书抄经;至于撞钟、添灯油等日常杂务,法显样样抢在师兄们的前头。八岁时,法显正式受戒。所谓受戒,就是在隆重的受戒仪式下,正式接受戒律,成为一个受戒律条款约束的僧人。法显受戒后,严格按戒律办事,一言一行不让自己出格。正因为他“模范”地遵守了戒律,处处显得谨言慎行,二十岁时,又受了具足戒。所谓受具足戒,就是受持更多的清规戒律,据说有二三百条之多。如果没有一颗虔诚的向佛心,没有一个以严律行的定力,是达不到这么高层次的。这样的佛门弟子,做方丈正是众望所归啊!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做方丈年轻德广
第二章
逢乱世弘法受阻
第三章
撑残局重振寺庙
第四章
访名师远足他乡
第五章
为戒律初露志向
第六章
求真法心诚志坚
第七章
遇内乱张掖受困
第八章
走敦煌太守有约
第九章
穿“流沙”沙城挡道
第十章
忍干渴白马丧生
第十一章
遭冷落苻公相助
第十二章
过于阗再渡荒漠
第十三章
谢挽留不改初心
第十四章
观佛诞又逢斋会
第十五章
攀葱岭“毒龙”扬威
第十六章
拜木佛初人天竺
第十七章
失同伴七友成单
第十八章
爬雪山慧景罹难
第十九章
瞻圣迹沐浴佛光
第二十章
习经律硕果累累
第二十一章
返东土道整却步
第二十二章
寻海路港口驻足
第二十三章
执团扇睹物思乡
第二十四章
起风浪海上漂泊
第二十五章
踏归途死里逃生
第二十六章
落青州荣归汉地
第二十七章
受邀请奠基龙华
第二十八章
译经书大功告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