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名《2013》,豆瓣评分8.8分,晋江高人气原创文学之一,非天夜翔成名作。
《末日曙光》是一篇人气和口碑俱佳的作品,曾被《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评为女频末世文的“开山之作”,豆瓣评分高达8.8分,是晋江知名的高人气原创文学之一,也是作者非天夜翔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一经发布便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连载期间长期盘踞晋江文学城金榜top位置。同名动漫由腾讯动漫推出。
★女频知名人气作者,口碑极高;
非天夜翔是网络女频中当之无愧的chao人气作者,晋江纯爱频道的顶ji大神之一,作者收藏数20w+,微博粉丝70万;从首页电视墙、订阅金榜、霸王票排行榜、读者栽培榜到驻站榜,非天夜翔长期霸占晋江各大榜单,是一名极有号召力的作者。其所著多数作品都极受欢迎,有很好的口碑; 除《末日曙光》外,非天夜翔笔下的《金牌助理》、《王子病的春天》、《北城天街》、《相见欢》、《图灵密码》等等作品都是女频网文中知名度颇高的作品,
★世界末日来临,丧尸病毒席卷全球, 人类的曙光能否到来?未来,又该走向何方?
《末日曙光》融合了科幻、冒险、悬疑、惊悚、友情等各类元素,剧情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且在丧尸围城的背景下,探索了人性,探索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一定的深度。
“过去在灰烬里破碎,信念在烈火中重生。精神永不磨灭,热血相承”。
某种不知名病毒骤然席卷全球。没有人知道这种病毒的成因,也没有人知道它的治愈方法;只知道所有被其感染的人,都会在短时间内丧尸化,成为以血肉为食的可怕生物。一夜之间各大城市沦为废墟,人类社会陷入前所wei有的绝境。
浩劫到来之际,刘砚与蒙烽带着他们的朋友,在焦土上逃亡,寻找着拯救人类社会的方法;除了病毒和活死人之外,他们的敌人还有恐惧、猜疑,以及剥去了道德外衣的、赤裸裸的人性……
当末日的钟声敲响,丧尸围城,你该怎么办?未来,又该走向何方?
过去在灰烬里破碎,信念在烈火中新生。
1、夜 路
“刘砚,你那个当兵的同学呢?”
埋头修改图纸的刘砚置若罔闻,直到隔壁的女孩们笑了起来,问到第三遍,刘砚才抬头看了她们一眼。
一名女生说:“他不是打算在这里找工作吗?”
“蒙烽啊……”刘砚拿着橡皮,在透视图上轻轻地擦着,“他爸妈让他回家,他就走了。上个月走的,你们反射弧真长。”
“真可惜,”又一名女孩笑道,“那么帅的兵哥,难怪没见人等你吃晚饭了。”
刘砚瞥了她们一眼,揶揄道:“谁喜欢上他了?请瓶鲜橙多,我可以把他的电话号码给你们。”说着,他轻轻地吹了口气,把橡皮屑吹散,犹如在驱赶他脑海中一段固执的记忆。
铃声响,下课,学生们拥出了教室。
夏天的一缕炽烈的阳光从纤尘不染的玻璃窗投了进来,偌大的教室空空荡荡,刘砚独自坐在最后一排的位置上收拾手里的产品效果图。
七年前,刘砚与从小认识的蒙烽升上Z市中学高三,两人约定永远相互扶持。高考后,蒙烽去当兵,刘砚考上了一所大学。学生时代的盟誓,刘砚仍然记得。各奔前程后,他们依旧保持着联系,期待毕业与退伍的那天的相逢。
刘砚大学二年级因成绩优异,被送到德国当交流生,远在异国他乡,却仍不忘当初的伙伴。刘砚回国后被保送读研究生。他读研二的这一年,蒙烽终于退伍,来到刘砚念书的S市,再见面时没有澎湃的感情,蒙烽只是同刘砚聊了一会儿彼此的近况,然后安静地各自睡去。
刘砚没有动,却失眠了一整晚,他看着天花板,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了。
蒙烽在S市住了下来,打算找份工作,然而他东奔西跑,因学历太低,实在找不到一份满意的活儿,最后,他走了。
刘砚没有干预蒙烽的选择,当他关上门时,蒙烽就在门外,彼此心里都清楚,他们不再是七年前那对形影不离的伙伴了。时间是把锋利的刀,拖泥带水许多年,过去的情分终于在再见面时,被无情地一刀斩断。
眨眼间,光阴便从手指缝中漏过去,犹如细腻的沙,再无痕迹,不能责怪时空相隔,更不能责怪彼此的人生,谁也没有错,一切缘于自己。
七年后,两人分开一个月又12天的今日,刘砚独自坐在教室里,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刘砚!”一位同学从前门探头说道,“导师在等你,还不去?”
刘砚如梦初醒,快速收拾好图纸,朝办公室走去。
“设计图我看了,”系主任说,“小毛病很多,大的问题没有。”
刘砚放下图纸,接过系主任递过来的咖啡,边喝边看书架,问:“我可以借点书回去看看吗?”
“当然可以,”刘砚的导师是个50岁很有风度的男人,此时坐在办公桌边上,喝了一口咖啡说道,“你的设计都很注重用途,有浓厚的冰岛风格,但人机工程学这块是你的短处,简直是惨不忍睹。”
刘砚自嘲地笑了笑:“在包豪斯上课的时候,我人机一直做得很糟糕。老师,这是什么?”
刘砚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丧尸生存手册》,不禁笑了起来。
系主任很喜欢刘砚,笑着解释道:“你知道吗,国外相关部门于5月在网上发布了一份预警指南,官方宣称这是为了提醒大家,以应付未来无限的可能。”
刘砚随手哗啦啦地翻着书,哭笑不得道:“是真的?我借回去看看吧!”
“你的产品修改意见我都放在U盘里了,”系主任道,“看书的同时也别忘记你的作业。”
刘砚无奈地说:“好的。”
刘砚把U盘朝口袋里一塞,背着笔记本出来,掏出手机拨打家里的电话,没有人接。
今天是周五,刘砚打算回家。回宿舍收拾东西,舍友在看网络直播。
“崔小坤,你这周回家吗?”刘砚问。
“不了,怎么?”舍友道,“你打算回去?”
刘砚:“泡妞?”
崔小坤:“不——有话快说,想邀请哥去做什么?”
刘砚笑道:“车借我用一下行不?明天晚上回来,给你加满油。”
“滚!”崔小坤怒道。
片刻后,车钥匙闪着光飞了过来,崔小坤是隔壁自动化系的研究生,买了辆二手车,刘砚接过钥匙道:“谢了,我不想去车站坐大巴。”
崔小坤摘下耳机,问道:“喂,刘砚,你确定真的要回家?”
刘砚埋头拨手机:“怎么了?”
崔小坤点开一个视频新闻,示意道:“你看。”
“Z市今夏突发一波未知病毒,有关部门呼吁民众在家不要出门,等候社区医院通知注射新型疫苗……”
刘砚蹙眉,问:“什么时候的事?”
崔小坤抬了抬下巴,端起杯子喝了点水:“今天早上反复播的新闻,你妈不是医生吗?”
刘砚家是单亲家庭,他跟着母亲长大,敏锐地感觉到了异常。
“不要出门?”刘砚的眉毛皱了起来。
“当局在大部分社区喷洒消毒水,并疏散市中心民众,禁止无关人士进出医院等公共场所,地铁暂时停运……”
刘砚拨打母亲的手机,一直占线,这时候她应该在加班,难怪家里电话没人接。
“我先走了。”刘砚道。
“祝你好运,别被狗咬了。”崔小坤懒洋洋地说。
刘砚拉开车门,把电脑、衣服一股脑儿扔进后座,从导师处借来的书扔在副驾驶位上,倒车,出发。
AM 12:00,S市高速路口。
刘砚把蓝牙接到车的扩音器上,按下自动重拨,吉普车驶上高速路。
S市开往Z市的高速路空空荡荡,一望无际,盛夏的阳光炽烈,路尽头的天空一片刺眼的青蓝。
Z市朝S市方向的道路则排起了长龙,形形色色的车辆不停地响着喇叭。
PM 3:30,高速公路最后一段。
手机终于接通了,刘砚喊道:“妈!”
“砚砚……砚砚……”电话那头,妈妈的声音焦灼不安。
刘砚马上把车开到路边停靠处,电话里声音嘈杂,混着风此起彼伏的呜呜声。妈妈喊道:“砚砚……”
刘砚把车停稳,吼道:“妈!你没事吧?”
妈妈说道:“你别回家,听妈妈的,先别回家。啊,妈没事,妈妈爱你,砚砚……”
刘砚:“家里发生什么事了?你是在医院还是在家?打家里电话怎么不接?”
“砚砚,待在学校,妈妈是安全的,会给你打电话……”
“妈妈爱你,砚砚……”
电话里传来沙沙的响声,随即挂断了。
刘砚呆呆地坐在驾驶位上,再给妈妈打电话时,她的手机已关机。
刘砚沉默片刻,又拨打了蒙烽的号码,他的手机号码已经从自己的电话本里删除了,但那个号五年里都没有换过,或许它的痕迹永远不可能从心里抹去。
蒙烽的电话也占线,刘砚打方向盘,下了高速,心神不定地插队等候在开回S市的车流中。
PM 3:40,高速公路入口弯道。刘砚再次倒车,开上高速路,朝着Z市的方向风驰电掣地继续前进。
车上广播响起。
“Z市的病毒已初步得到控制,市立医院正在组织抢救治疗,政府呼吁所有在外地的市民请暂时不要回家,以免引起交通阻塞……下面为您播放天气预报……”
PM 7:30,高速公路尽头,下Z市弯道。
天边一团绯红色的火烧云,鲜艳得像是染了血,一切如常,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收了钱,开闸让车辆进入。
刘砚边开车边注意道路两侧,太阳下山时,市区亮起了路灯,车辆稀少,应该都听到广播的通知,人们都回家去了。
互联网繁忙,几乎无法登录,手机信号时断时续,难以为继。
PM 9:50,车子越朝市中心开,行人就越少,刘砚的家在市中心不远处,沿路的娱乐场所与超市都已歇业,三三两两的人影在走动。
街口处停着三辆警车,而且放了路障,刘砚心中一惊,马上踩刹车。
警车顶端的灯一闪一闪的,却不闻声音,刘砚下车远远地看了一会儿,没见人,心中疑惑顿生。
警察上哪儿去了?
刘砚果断地钻进车里,系上安全带,踩油门撞开路障,沿着长街开过。
两侧的大楼大部分黑灯瞎火,只有少数阳台上还亮着灯,刘砚把车门一关,跑上自己家所在的公寓大厦,前台保安也不在了。
刘砚陷入了一阵迷茫的恐慌中,仰头,原地转了几次身:“有人吗?”
没有人回答,刘砚跑进大堂,猛按电梯,灯光苍白,“叮”的一声停在九楼。
刘砚一阵风似的冲出过道,掏钥匙开门,家里非常凌乱,应该是母亲被急急忙忙叫去加班,未曾好好收拾。
刘砚深呼吸片刻,从冰箱里翻出一盒冰牛奶灌下,出门挨个儿按了邻居家的门铃,一圈下来也没有人开门,刘砚退后几步,从门缝里窥探,没有一家是亮灯的。
刘砚原地站了一会儿,咽了一下口水,回家收拾了几件衣服、一条毛毯,翻出柜子下面的急救箱,正要外出时,整个大厦内所有楼层的电灯一闪一闪的,继而灭了。
电梯停运,整个市中心也陷入黑暗,唯有独立线路的路灯还亮着。
刘砚拉开窗帘朝外看了一眼,周围都停了电,只有远处一个社区还灯火通明。他取了瑞士军刀与应急灯,一手提着应急灯,推开火警通道快速下楼。
咚咚的脚步声从楼道里传了过来。
刘砚松了一口气,问道:“有人吗?”
他快步奔下转角:“到底是怎么回事?”
楼道里一片漆黑,刘砚提着应急灯朝楼下一照,霎时全身血液凝固,恐惧感从脊背攀升到头皮,阵阵发麻。
五楼的拐角处,站着一个脸色蜡黄,衣服上沾着斑斑血迹的保安,混浊的双眼上翻,眼白对着强光。
这是在做梦,一定是在做梦!
刘砚下意识地退了一步。
保安发出一阵哀号声。
“你……黄先生?”刘砚的声音在发抖。
保安一步一步拾级而上,刘砚颤抖着拧着楼梯间一侧的门把手,缓缓地拉开。保安上到一半时,刘砚猛地冲进过道内,把楼梯间的门砰地一关,脊背抵着门,不断地喘气。
砰砰的撞门声响起,刘砚吓得没命地大叫,死死地握着门把手。
“有人吗?”刘砚歇斯底里地大喊。
门把手微微下压,刘砚触电般地缩回手,恐惧地看着那扇门,缓缓地后退,直至脊背靠上消防柜。
哗啦一声响,刘砚撞破消防柜,拿出里面的斧头。
丧尸?是丧尸?唯一的念头闪过刘砚的脑海:这个世界疯了,如果世界没事,那就是我疯了。
门把手转到底,刘砚又大喊一声,夺路而逃,找到另外一个消防通道,跌跌撞撞地冲了进去。
闷热的通道里应急灯光猛晃,刘砚汗流浃背,衬衣湿透,冲出了一楼大门,跑到了街道上。眼前的景象就像一盆冰水把他从头浇到脚。
车里灯光还亮着。
一名身穿西服的男人眼珠突出,俯在吉普车窗边缓慢地摸,像是要开车门。
远处又有五只丧尸拖着缓慢的步伐,从市中心的花园处走来。
刘砚不住地猛颤,缓缓地放下东西,把应急灯朝向街道外,那名身着西服的丧尸发现了光源,转过身,缓缓地朝他走来。
“啊——”刘砚发着抖举起了消防斧,冲上前去,把它的头劈开一道缝,黏稠的血液喷了出来,刘砚又抬起脚将它踹开。
那只丧尸在地上抽搐着,挣扎着要爬起来,刘砚不住地后退,在台阶上摔了一跤,四面八方又有零星的丧尸朝大厦门口走来。
刘砚快速收拾好东西,冲上车去。关门时,一只丧尸挤过来,手臂卡在车门边上,刘砚狠狠地把车门一踹,撞得那沉重的尸体弹开些许,再重重地关上车门,飞速倒车,骨骼闷响,继而撞飞了好几只丧尸,从它们身上碾了过去。
刘砚撞了好几次车,最后擦着那充当路障的警车夺路而去,昏头昏脑地也不知道开到了哪里,最后停在一家歇业的超市外,他趴在方向盘上喘气。
他瞥见手机屏幕一闪一闪的,是个陌生的来电,接了。
“终于接电话了!”蒙烽焦急的声音响起,“你在什么地方?”
刘砚吼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蒙烽:“本市有病毒!你别回来,待在你的学校,知道吗?我马上过去带你走!”
刘砚:“我已经在家附近了。”
手机那头和这头,都是急促的喘息声。
蒙烽:“哪条街?”
刘砚:“我有车,你说个地方,我去找你。”
蒙烽:“别胡闹!你会变成丧尸的!”
刘砚:“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在……”
刘砚猛地瞅见路的尽头,一个人冲出拐角,背后跟着几只丧尸,当即猛踩油门,吉普车前轮急转,继而“噌”地冲了出去,车前灯大亮。
刘砚猛按喇叭,蒙烽抬手挡着双眼,疾步朝车冲来,潇洒地一跃而起,军靴在车前盖上猛蹬,几步踩过车顶,翻身落在车后,刘砚撞飞了四只丧尸,身体猛地前倾。
紧接着,刘砚飞速倒车,打开车门,蒙烽坐上车,系好安全带,坐在副驾驶位上躬身喘息。
刘砚打开顶灯,问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蒙烽喘息道:“打你手机和家里电话都没有人接,打到你学校,他们说你回家了。”
刘砚疲惫地点了点头。
蒙烽说:“我觉得,咱们还是朋友,我想不出要去找谁,而且怕你出事。”
刘砚眼睛有点湿,打方向盘拐弯,开进另一条路。
1、夜路
2、重逢
3、暴雨
4、感染
5、暴发
6、自救
7、筛选
8、碰面
9、会议
10、计划
11、涉险
12、突变
13、进化
14、聚合
15、逃亡
16、搜救
17、离别
18、迁徙
19、定居
20、锋芒
21、天谴
22、救赎
23、雪崩
24、寒冬
25、新生
番外一
26、落单
27、盟军
28、召唤
29、线索
30、分别
31、桃源
32、越狱
33、回归
34、混战
35、星空
36、分歧
37、孤岛
38、突围
39、危机
40、长空
番外二
2011年8月,非天夜翔在晋江文学城连载《二零一三》,成为女频“末世文”的开山之作。
——《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
这是一部充满了ji致张力和瑰丽想象的传奇,放佛有种让人一拿起,就再也无法放下的魔力,恨不得一气呵成读完。
整个故事惊心动魄,精彩恢弘。紧张刺激如坐过山车,生怕下一秒主角们一不小心就会掉入血盆大嘴,加入丧尸大军。又不乏细腻动人的情感描绘,甚至还不时插入轻松诙谐的片段。作者非天夜翔的才华着实令人感到叹服!
——豆瓣读者 末
我猜非天一定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才能描述出如此恰如其分的画面。不过分铺张,像勺子轻轻触了一下果冻,整颗心都颤巍巍地摇动。
——豆瓣读者 迦佑鳄尚能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