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了畅销书《无尽的玩笑》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和《滚石》杂志记者一同踏上新书全国宣传之旅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在为期五天的公路旅行中,华莱士讨论了从孤独到哲学,从电视到现代诗歌到爱情,当然还有写作的一切。
滚石记者和大卫.华莱士的公路之旅,这本是两个作家的对话,却完全不掉书袋,从很普通人的角度入手,慢慢深入。
在采访过程中,他们谈人生、文学、名气、矛盾,一起经历了欢声笑语,也不经意将缺点暴露在对方面前,甚至为此发生争执。旅程结束后,采访并没有发表,利普斯基将录音封存在抽屉之中。之后,两人再没有见面。直到2008年戴维.福斯特.华莱士自杀后,利普斯基才出版回忆录,而一出版,则轰动文坛,再次引起了美国华莱士效应。
译序
前言
作者的话
访谈
后记
“利普斯基记录两人精彩对话的手稿,读起来就像汤姆·斯托帕德所写的双人剧,抑或像四只手在打字机前打出的二重奏。”
——利夫·格罗斯曼,《时代周刊》
“利普斯基并没有向我们讲述华莱士的生活:他向我们展现的是华莱士是如何生活的……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你还没有爱上华莱士,那么这本书将会让你爱上他……华莱士的幽默,他的伤感,他卓越的言谈——他想要去探索生活的企图,即便他就生活在其中——使得这本书具有鲜明的特征。如果艺术就是关怀他人的方式,华莱士就是通过他留下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以及散文来关怀我们的。而利普斯基,通过对华莱士之死的追思,通过叙事给我们带来了同样的关怀。”
——艾丽西亚·胡罗维尔,《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对于那些有时不太能走进华莱士全集作品的人来说,利普斯基为他们能走进作者的思绪酝酿过程,提供了一个对话性的入口。这本有关华莱士的书既有新手的特质,又有老辣的地方,非常罕见……你会有一种感觉,仿佛华莱士本人也会因利普斯基优秀的对谈能力而对他赞赏有加……我们通过阅读两个犀利的作家彼此不伤大雅的争吵,而感到愉悦……我们在此听到的是华莱士的声音。”
——赛斯·科特尔·沃尔斯,《新闻周刊》
“一份馈赠……尽管从官方意义上来说,利普斯基是采访者,华莱士是被采访人,但他们通过谈论电影、音乐和专业技能,已然成了伙伴……读者可以通过与华莱士的间接性地接触,获得一种与世界级短跑运动健将一起慢跑的感觉。这场慢跑棒极了……华莱士的写作表明了一个痛苦的真理:生活是难以忍受的。但我们欠他一份情,因为他并没有让这些信息失去活力,正是这股活力促成了他的文章,让他的读者,如获新生。”——迈克尔·奥丹尼尔,《华盛顿月刊》
“这是一部公路片,一篇爱情故事,一场角逐:两位才华横溢,无以伦比的年轻人怀揣文学的雄心壮志,努力地理解对方。我无法说清这本书有多么有趣,简直有趣得让人觉得惊奇……当你看着这部书时,你会希望自己坐在车的后座,迫不及待地加入你的声音,参与到争吵中去……涉世未深,才华横溢的利普斯基给出了那些辛辣的评论是如此具有原创性,令人感到醉人的亲切感……令人振奋”
——扎克·巴伦,《书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