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疾病药食宜忌/常见病药食宜忌丛书》:
2.临床表现
(1)症状
1)咽下困难:无痛性咽下困难是本病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占800/0~95%以上。一般起病较缓慢,经数月或数年逐渐加重。初起症状轻微,仅在餐后有饱胀感觉,咽下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常因情绪波动、发怒、忧虑、惊骇或进食过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诱发,后期咽下困难则转为持续性。患者进食时常需大量汤水或温水将食物送下,也有采用大量咽气的方法,以取得足够的压力,迫使食物通过未能弛缓的LES。少数患者咽下液体较固体食物更困难,有人以此征象与其他食管器质性狭窄所产生的咽下困难相鉴别,但大多数患者咽下固体比咽下液体更困难,或咽下固体和液体食物同样困难。食物滞留于食管内,由于细菌的作用而腐败,其呼吸时可有恶臭。
2)疼痛:占40%-90%,多在餐后出现,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及中上腹,也可在胸背部、右侧胸部、左胸骨缘及左季肋部。性质不一,可为闷痛、灼痛、针刺痛、割痛或锥痛,有时酷似心绞痛,甚至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可获缓解。疼痛发生的机制可能是食管平滑肌强烈收缩,或食物滞留性食管炎所致。随着咽下困难的逐渐加剧,梗阻以上食管的进一步扩张,疼痛反可逐渐减轻。
3)食物反流:发生率可达90%,随着咽下困难的加重,食管的进一步扩张可使食管内潴留大量食物和唾液,在患者卧位时,食管内的滞留物便逆流溢出,并混有大量的黏液,因反流的内容物未进入过胃腔,故无胃内容物的特点。在并发食管炎、食管溃疡时,反流物可夹有血液。
4)体重减轻和贫血:长期而严重的咽下困难可严重影响食物的摄取,故病程长久者可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贫血等表现。
5)其他症状:在后期患者,极度扩张的食管可压迫胸腔内器官而产生干咳、气急、发绀和声音嘶哑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的增高,患者很少发生呃逆,乃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2)并发症
1)吸人性呼吸道感染:食管反流物被吸人气道时可引起支气管和肺部感染,尤其在熟睡时更易发生。约1/3的患者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呛咳或反复呼吸道感染。
2)食管本身的并发症:本病可继发食管炎、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压出型憩室、食管一气管瘘、自发性食管破裂和食管癌等。有人综合1908-1975年文献报告的5235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者173例,平均发生率为3.3%,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3.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最为重要,是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1)钡餐检查:钡餐常难以通过贲门部而滞留于食管下端,并显示为1-3cm长的、对称的、黏膜纹正常的漏斗形狭窄,其上段食管呈现不同程度的扩张、延长与弯曲,无蠕动波。如予热饮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可见食管贲门弛缓;如予冷饮,则使贲门更难以松弛;潴留的食物残渣可在钡餐造影时呈现充盈缺损,故检查前应做食管引流与灌洗。
2)胸部平片;本病初期,胸片可无异常。随着病情的进展,胸部平片可于心影后见到食管扩张,内含液体,出现气液平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