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天干地支
0.00     定价 ¥ 39.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7429648
  • 作      者:
    周习著
  • 出 版 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周习,女,1967年11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山东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少男少女》《婚姻危机》《土窑》《天干地支》;编著了《鲁院纪事》、《菜乡纪事》、《北川纪事》等多部文集,有纪实文学《行走乌蒙》《守望大地》《种麦者》发表,并有《盐诺》《盐碱地》等若干中短篇小说在《中国作家》《黄河》《山东文学》等杂志发表。获得过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中华宝石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泉城文艺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小说的叙述结构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作者探寻潍坊地区的俗语——“论理不斩魏塾”的故事,即清代乡绅魏塾带领百姓反抗清政府瞒灾收税;第二条是穿插讲述了当代“种麦者”梁元的故事。梁元是弥河边田家村的村支书,也是著名的劳动模范,他放弃教师职位回家种地,搞农业技术科研,甘愿为老百姓吃上美味的大白馒头而不辞劳苦,积极与国内各农业院校挂钩,实验小麦良种。作者通过不同时代的两个人物故事,深刻阐释了百姓“民以食为天”的朴素情怀和中国人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展开
精彩书摘

从一个传说开始,也只能从一个传说开始。

济南有七十二名泉,珍珠泉是清朝巡抚衙门的旧址,这一天我特意到济南老街巷逛了一天,为的是了解当年乾隆派刘墉、和珅、钱沣和九王爷来济南替寿光魏塾平反的事。回到老家,种麦者梁元这样对我说。

大凡在乡间,有着许多传说。大到一座山,小到一只狐狸,或者一棵说不上年代的老槐树,甚至村旁一个埠子岭都有着千奇百怪的传说。在我心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关于“红城湾”的传说。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1780年,农历庚子年,生肖是鼠,老人说这一年做事不地道。果然,城里魏府有一个女儿,正是二八年华,出落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自己一个人住在后院的绣楼上,她不仅喜女红而且读诗作文样样出奇,不输任何一位男子。然而,有一阵子,一个黑脸男子每天晚上去绣楼找她。那女子开始羞不敢言,天长日久,惊吓得病。家里遂命人早早关好大门小窗,可无论怎么关严门窗,都无济于事,那黑脸男子还是日日来求欢。那女子日渐消瘦,母亲很痛心,出主意道:“等他走时,你在他身上别根针,穿上线,到时候看他来自何方。”

晚上,那男子又来到女子绣楼的闺房内和女子亲热。天快亮的时候,黑脸男子要走,那女子偷偷地将缝衣的绣花针别在了他衣服上,拿线团慢慢放线、放线、再放线。第二天一早,家人顺着线,走到门前红城湾边,一拽,拽上来个圆壳大鳖。家人恍然大悟,才知道是红城湾里的鳖作怪。

大家都非常气愤,当然最气愤的是一家之主那个被称为父亲的人,父亲在当地可是数得着的能人。他是清朝顺治年间大司马魏琯的第五世孙,在县城周围有广大的田产,县城里整条商业街的店铺几乎都是他家开的,称得上当地首富。

魏塾一怒震天动地。他发话说:“填湾,快填湾,把这该死的湾填起来!”于是县城中所能搜集到的石灰都用来填湾了。整个湾边车辆来来往往,红城湾水面上热气腾腾,岸上推小车的,铲石灰的,人山人海。一时间湾里热水滚滚,大大小小的鳖翻上水面。寿光县内所有的石灰用完了,还没将湾填平。父亲就令家人到附近的安丘、临朐、青州这些有山的地方运石灰。

三天三夜后,忽然,湾中腾起了一堆乌云,乌云盘绕着上升,等乌云散去,有两位穿黑衣的老者,朝着魏塾作揖叩首,道:“我族大,难免有不肖子孙,然灭我满门,亦惨矣!相公手下留情,给剩下不多的儿孙一条活路!”魏塾正在气头上,没理他们,下令手下人继续填湾一刻也不能停。那两老者升到空中,伸出两个指头点了三下,一缕青烟往西北方向而去。那两位老者就是三年以后来报仇的国泰(龟太)和劳敦樟。

传说中的女儿是不是魏荷,父亲是不是魏塾都不确定。但后来的人们往往合二为一,从此产生了“论理不斩魏塾”的俗语,流传在人们的嘴边。

我从小就听过这个传说,并刻进了脑海里,它与寿光两字密不可分。寿光处在黄河入海口,地势低平,新中国成立之前,不是旱灾就是内涝,旱灾过去还伴有遮天蔽日的蝗虫。蝗虫飞过,覆盖人家屋檐上的草都一扫而光。平日里弥河见底,人们种庄稼要求爷爷告奶奶,三番五次和上游协调,才要来不多的河水。一旦山洪暴发,北部沿海一片汪洋,人畜受害。

于是弥河沿岸村庄筑有三米高的大坝,每个村落都有两到三个水湾。大地比做一个人,长江黄河就是大地身上的动脉,各种支流就是通向四肢的血管,而各个村子里的千奇百怪的湾就是毛细血管,大雨来的时候它们就是一个个蓄水池。

红城湾是清代寿光最令人仰望的地方,就如中国的北京。去过北京的人,会反复讲述他看到的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到过县城的乡下人也会和邻居多次说起他进城看到的红城湾。这个湾和济南的大明湖一样,杨柳依依、荷花盛开、小桥流水。夏日蝉鸣,是女人们洗衣的地方;冬日如镜,是儿童溜冰的好去处。但最令人好奇的还是那个大户人家魏府,清朝顺治年间大理寺卿、顺天府丞魏琯第五世孙魏塾的府邸,是当地最有势力的人家的住宅。从外面看去,正北有一座大门楼,蓝砖雕刻,有福字和荷花图案构成,高门楼,大台阶,台阶两边有一对大狮子,左滚着绣球,右逗着幼狮,两层台阶之下对称着各有一个圆滚的石雕户对,左刻有牡丹,右刻有荷花。墙是洁白的,镂空部分有黑色的花纹,都是梅花图案,檐脚上翘,有猫头滴水、勾心斗角。大门里面有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东西有厢房。

这个传说最早是从母亲口中听来的,我的母亲仉秀美会唱京剧《苏三起解》《贵妃醉酒》,她喜欢历史传说。

……
展开
目录

壹 / 1

贰 / 11

叁 / 18

肆 / 28

伍 / 50

陆 / 57

柒 / 65

捌 / 71

玖 / 81

拾 / 92

拾壹 / 109

拾贰 / 119

拾叁 / 138

拾肆 / 142

拾伍 / 152

拾陆 / 160

拾柒 / 166

拾捌 / 171

拾玖 / 180

贰拾 / 190

贰拾壹 / 197

贰拾贰 / 203

贰拾叁 / 210

贰拾肆 / 216

贰拾伍 / 224

贰拾陆 / 234

贰拾柒 / 247

贰拾捌 / 255

贰拾玖 / 259

叁拾 / 264

叁拾壹 / 272

叁拾贰 / 275

后记 / 28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