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变加害人,加害人变成受害人,谁能证明自己是正常人?
★知名编剧、策划人鹦鹉史航 著名作家张宏杰、洪峰 诗人、学者叶匡政联袂推荐
★这部小说让每个人看见自己的内心,让人重新发现自己、发现心灵的力量
★无人不痴,有情皆孽,众生安于苦难而不忍脱离,善意往往成为伤口上闪烁的盐粒。这样的故事,勾勒出别样的人世间,自有力量。——鹦鹉史航(编剧、策划人)
★萨满师后代、学医背景、精神病院工作经历、诗人及先锋戏剧的实践者,这些因素汇集在李轻松身上,成就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作家形象。她在各种文体之间的自由穿梭,尤其是她的心理悬疑小说,有着悖论的惊奇和快意的刀锋,散发着血液的气息和神秘的魔力。本书一如既往地延续了她醒目的个性,并把她的精神分析、断崖式惊悚进一步推进。——张宏杰(作家、学者)
★诗人李轻松是几十年来中国文坛上少有的发挥稳定的写作者之一。除了越写越好的诗歌,她早前就出版过多部长篇小说,多次荣登图书排行榜。本书的笔调比早些年更为从容和深入,宗教感已经融化在故事里;描述了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揭示了善恶在人性中的循环。——洪峰(作家)
★李轻松从来就是一个善于从残酷、极端处观察人性和现实的作家,这部小说也不例外。这是一部关于兄弟替罪与救赎的传奇,整个故事疾驶于不同的人物之间,如过山车,在人的心理谜团间急骤翻转,或汪洋恣意,或峰回路转。你会依据自己的生存体验发现你所想发现的:你脆弱,它给你勇气;你狭隘,它给你宽容;你仇恨,它给你良善;你绝望,它给你爱和信念;你身负罪责,它给你救赎与希望……—— 叶匡政(诗人、学者)
十年之前,刚成年的魏家孪生兄弟在街头解救被醉鬼家暴的女人,不意突变为无力回天的命案。弟弟身陷囹圄,哥哥愧疚之余,大学毕业后远避日本留学,两个家庭就此崩溃。
十年之后,弟弟出狱,哥哥新婚在即,指向真凶的警告却相继离奇出现。告发者、复仇者悄然而至,魏家上下陷入日日夜夜的煎熬,隔阂渐渐变成鸿沟……魏家人该如何面对罪与罚的拷问?如何面对人伦的撕裂?如何才能得到救赎?
1
郊外的草地,正是夏天,丰沛的雨水使草木繁茂,远处的青山也隐在绿色之中。金黄色的光线平铺在草地上,仿佛一片金碧辉煌的地毯。光线照在魏东与托娅的脸上,那么柔和高贵,仿佛一幅油画。尤其是那青草的气味扑面而来,使在草原上长大的萨仁托娅疑心自己回到了梦里。其实这与真正的大草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可是对于已久居城市的托娅来说,这看起来并不完美的草原也可以唤起她的回忆。
而且他们有马。
托娅爱极了马,她认为马是世上最漂亮的动物,无论什么样的马一到了她的手里,都能立即成为她的朋友。她温柔地拍拍马的头,马亲切地对她眨眨眼睛,那毛茸茸的长睫毛如梦如幻。马亲昵地与托娅蹭着脸,不安地趵着地,它在等待着激情的奔驰。她仰起脸,四目相对,两簇燃烧的火苗正在靠近,靠近……
魏东突然上马,马打了一个回旋,他一手把托娅也拉上来,抱在怀里。另一只手一拉缰绳,马儿嘶鸣着,立起前蹄,然后像离弦的箭一样射了出去。
托娅兴奋地尖声大叫,魏东,我——爱——你——
魏东也附和:我——爱——托——娅——
他们在奔驰的快马上热烈地亲吻,那呼呼的风声好像是美妙的音乐,那嗒嗒的马蹄声就像一首奔放的赞歌。托娅开始放声歌唱,在空旷的草原上,在美丽的黄昏时分,这歌声穿越了时空,回荡在魏东的心田……
她的歌唱完了,可是那马并未减速。它一心一意地奔跑,以它独有的速度。他的精力渐渐被这速度吸引了,感觉周身的血液正在沸腾,不,是所有的江河都在沸腾,远远近近的山林好像都被燃烧起来。他听见了自己燃烧的声音,他被那声音迷醉不已。他触摸到了那火焰,源头原是来自托娅。他没有看错,只有这个充满野性的蒙古族女孩才会点燃他。他迷恋那感觉,他还能爱,他还有能力爱,这让他激情四射。他开始撕毁她的裙子,连风都在帮他,而且她也在帮他。这让他心存感激,对于他,她不设防、不忸怩、不做作,她那么自然而然地听从他的召唤,向他袒露她纯洁的身体。他听见托娅像野狼一样的尖叫,那是兴奋,是鼓励,是纵容。他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呼呼的风声中,在快速退后的景物中,在马儿的狂奔中,
在她的裙裾飞扬之中,他感觉到一股激流正从他的腹腔射出,有如从他的生命里射出……
他泪水横流。
你怎么了?她问。
太美了!
他的头抵住她的颈窝,闻着她那与青草混为一体的汗湿味儿,用力地呼吸着。她一手掌握着缰绳,腾出一只手来安慰着他,好像充满感激。他就保持着这样的姿势,一动不动地流泪。多少年来,他从未像今天这样能放纵一次,而且放纵得如此彻底、如此完美、如此出乎意料。在马背上做爱,对他来说,那就像是天方夜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境。可是现在,他似乎一下子重新认识了自己,是托娅让他成了一个自信的男人。
不知跑了多久,马儿渐渐地慢下来了,后来就慢慢地走。太阳已完全落下去了,光线由金黄色变成灰色,天空与大地连为一体,只有一棵树孤独地站在地平线上。
他们下了马,马站在树边,静静地吃草。月亮、地平线、马、孤树,这一切都像剪影那么美,那么静谧。天地那么广阔,魏东和托娅躺在树下,周身都是热汗淋漓,一切都是静的,只有他们的呼吸是急促的。
好吗?她天真地问。
好极了,从未有过的好。
在我们草原上都是这样的。
能做蒙古人真好。
她咯咯地笑起来:那么好,再来一次?
他感受到托娅的双眼像两束燃烧的火苗,他瞬间就被点燃了。那火苗是那么陌生,陌生到他从未见过。它呼啦一声就烧成一片,他触摸到她就像触碰到火海,他注定自己体无完肤,化为灰烬。自信、坚定、强悍,这些品质一直是他梦想的,但遗憾的是,他一直都不曾拥有。他想不到自己
是那样好、那样强大,这都因为她的好她的强大,她就像一匹烈马,需要一个强大的男人来驯服。她身上的野性就像野火那样蔓延无边、桀骜不驯,使他一下子找到了对手,找到了他的剑。他惊天动地,他大声咆哮,他左冲右突。那一团火翻卷着、滚动着、呼啸着,它烧毁了他的忧郁他的悲伤
他的自卑,是她鼓励了他,成全了他,使他瞬间作为一个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站了起来。在最后那一刻,他忍不住号啕大哭……
他抱着她,那么感激地望着她,从此,托娅和马将是他生命里的宝贝,他觉得自己再也离不开他们了。十年来,他一直试图挣脱内心的那个阴影,可以自由无羁地做回男人,可是那个强大的阴影,就像某种痼疾深藏在他的骨骼里,使他时常发病、抑郁、绝望,甚至一次次地想到死。但现在不同了,他有了托娅,她就是他的药他的医疗他的未来,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看到了意义,他怎么能不为此痛痛快快地流一回眼泪呢?
魏东决定带托娅回家,郑重地向父母宣布,他要娶她。
2
苏宁着手开始调查十年前那个命案。他先去法院找到当年判案的李法官,李法官对这个案子印象特别深刻。他简单地把案情经过描述了一遍,当年的案子没任何疑点。他说魏家有个干女儿叫麦穗,是个心理医生,有些情况可以到她那儿了解一下。
苏宁说现在死者的家属说她亲眼看见了当年杀害她丈夫的真凶,已经正式举报。李法官说不可能,当年那是铁证如山,嫌疑人供认不讳。再说那孩子都坐了十年牢了,马上就要出狱了。听说苏宁想去魏家了解情况,李法官说孩子母亲得了病了,一提当年这事儿她就犯病,你还是先问问麦穗吧,她跟魏家人的感情特别深,回头我给她打个电话。
苏宁调出卷宗资料:
魏锋:男
年龄:十八岁
身份:市第五高中高三学生
案件经过:7 月29 日晚9 时,双胞胎兄弟魏东与魏锋在新华电影院门口见饮酒过量的包福林追打老婆时,上前拉架,在包某已被控制无力还手之时,魏锋拣起掉在地上的刀刺入被害人胸口,致使被害人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而死亡。魏锋当天投案自首,认罪态度较好,但后果严重,犯有故意伤害致死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
苏宁又从电脑上调出法医的死亡鉴定书。
包福林,男,四十一岁,左胸有伤口,系锐器刺入所致。其伤口深8 厘米。经鉴定,受害者系锐器刺进左胸造成冠状动脉破裂大出血致死。
苏宁利用下班时间顺便来包家看看,了解些情况。包家住在接近市郊的地方,平房,简陋,一看就是挺困难的。他说我看了当年相关的资料,要推翻原判证据还不足,必须得找到更有力的证据。
张宝珍一听慌了,苏队长,这个案子你一定帮我啊,我们家老包虽说爱喝点酒,可一身的力气,可他说走就走了,撇下我们这孤儿寡母,这些年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呀!我十年前就下岗了,每月只拿低保,我是刚找到一个保洁的活儿,日子难哪。这夏天还好说,到了冬天,我们这小屋四面透风,我闺女的手都冻烂了。我闺女小芸我都养不活,只好送到乡下舅
舅家,也没怎么念书。要是我们家老包还活着,说什么也不能让我们娘儿俩受这份罪呀!
张宝珍边说边哭,让苏宁也有些动容。
苏宁说张大姐,我有一个疑问,您既然知道是谁杀的人,当年为什么不指认呢?张宝珍说别提了,我就是看着那把刀扎进我丈夫的身体,受到了刺激,一下子傻了。当年判的时候也问过我,可是我真的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说不出来。后来我渐渐地恢复了(意识),这回我看见那个刀疤就一下子想起来了。
苏宁向张宝珍保证,无论如何都会把这个案子弄个水落石出。
张宝珍回到家,急忙翻箱倒柜找出老包的照片,掸去灰尘,临时给设了个牌位。当年丈夫死亡,张宝珍下岗,她无法抚养十二岁的女儿小芸,便把孩子送到了乡下寄养。小芸长到十八岁才回城,找了份宾馆服务员的工作,生活勉强可以维持。小芸对父亲的印象早已模糊,母亲也不允许她提起父亲,现在她不懂母亲的用意,为何要把父亲的案子重新翻出来。张宝珍这才对女儿谈起老包,她只说老包是被人杀死的,而杀人凶手却逍遥法外。
3
魏东要把自己即将结婚的消息告诉弟弟魏锋,这也是经过十年之后,这对双胞胎的第一次见面。从十年前的那场混沌不清的拉架开始,便注定了他们要经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一个东渡日本学成归来,一个铁窗囚禁十年刑期。
魏锋在狱警的带领下,健步走过来。他坐在魏东和麦穗的对面,热情地说,魏东,你回来了!他伸出手放在玻璃上。魏东迟疑着,目光躲闪着。
魏锋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他似乎又长高了一些,肤色比以前要黑,那只贴在玻璃上的手也是那么粗糙。魏东慢慢地伸出手,隔着玻璃与魏锋的手相合。哥儿俩又像小时候一样,连击三掌。
自从魏锋入狱,魏东一次都没有来看过他。麦穗起身轻轻走出去,留出空间好让哥儿俩说说话。可是从何说起呢?魏锋还是率先开口,魏东,你学成归来,爸妈一定特别高兴,你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魏东从怀里掏出一本画册,是他从日本带回来的,他知道魏锋肯定喜欢。魏锋兴奋地笑着说还是魏东了解我。哎,你们是不是该把事儿办了?妈可是盼着这一天呢!
魏锋是在提魏东与麦穗的婚事。麦穗跟他们一起长大,是魏家的干女儿。虽然魏东伤害过她,而且几年不回,可是她的爱是坚定的,她一直默默地等待着他。在她的心里,魏东就像一棵大树中的枝枝杈杈,不可分割地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重要的是,魏子安夫妇早已把她看作自家儿媳,而且在情感上甚至比两个儿子还要亲。其实,她清楚地明白自己与魏东之间越来越像亲情了,魏东也在依赖她。在她面前,他那么脆弱、敏感、不堪一击。他们对彼此了解得太多了,也太透彻了,没有了新鲜感。所以当魏锋问到魏东与麦穗的婚事时,魏东百般回避,他让魏锋不要管,他自有打算。
魏锋在魏东的话里觉察出了其中的意味,他逼问魏东到底是怎么回事?魏东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要结婚了,新娘不是麦穗。他把托娅的照片拿出来让魏锋看,还简单地介绍了她,学舞蹈的,蒙古族,叫托娅,马上就要毕业了,你看好吗?魏锋惊讶得不知说什么才好。魏东说我现在感到很幸福,我必须得让你跟我分享这份幸福,否则我的幸福就会大打折扣。
魏锋说谢谢!
这让魏东突然有了隔膜感,他听见魏锋说谢谢觉得很不对味儿,像是他来这儿向弟弟炫耀来了,便有些后悔告诉魏锋这件事,于是气氛开始变得不太和谐。魏东为了缓解气氛便问他需要什么,话一出口他立即就后悔了,好像在向弟弟炫耀自己能施舍给弟弟一样。魏锋站起身,压低声音却十分有力地说,告诉你,你我都有责任让这个家幸福!
魏锋的话里带着一种警告与示威。魏东看着魏锋严厉的目光,呆呆地坐着。他本想跟弟弟说说心里话,可是什么都没有说,或者是没法说出口。
直到麦穗走进来,把他拉起来,他才恍恍惚惚地走了出去。如果不是麦穗扶着他,他随时都会摔倒。就这样,魏东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好像喝醉了一般。麦穗禁不住问他,你怎么了?
魏东似乎又走在东京的街头,无数张畸形的脸向他蜂拥而来,无数的建筑物都在向他倾倒,那种备受挤压的感觉又回来了。他喃喃地说,回鬼怒川,有人要抓我!
恍惚之间,魏东觉得自己又走在东京阑珊的灯火中,林立的高楼,《哭泣的山手线》正在唱着。他感觉自己在街头穿梭,在人缝里奔突。他狂奔起来,飘起来,后面一群人紧追不舍。魏东跑得就要崩溃了,眼看就要坚持不住了。他满眼都是惊恐,绝望……他跌坐在地上,举起双手,用日语大喊着什么。他一回头的瞬间,看见那个无数遍浮现在眼前的场面:他和魏锋正在与一个高大的男人纠缠,他们你来我往,不分上下。一把刀刺进了那男人的身体,一股鲜血喷溅出来。魏东呆呆地看着那个男人慢慢地倒下,心里涌起一阵快意,那个强大的人完了!
麦穗感受着魏东惊恐的眼神、颤抖的身体,扶着满头大汗的他坐下来,细心地为他擦掉额头上的汗水。作为心理医生,麦穗隐隐有一种预感,魏东的噩梦绝不是无来由的。虽然他已跟自己分手,但他还是不能割舍的亲人,她决心把他拉出心理的沼泽。
4
麦穗把精神紧张的魏东带进了自己的说吧诊所,希望能够让他放松一下。国外的一些心理诊所无一例外地营造了好的环境,一般都不设在医院里,因为医院容易让人感觉紧张、恐惧,而是设在幽静的地方,让人根本感觉不到是在看病,就像酒吧、茶吧、花店一样,你不过是来喝点酒,看看花,聊聊天,所以那种环境非常有利于治疗。而麦穗这家说吧完全装修成了日本风格,不知她心里是否因为魏东远在日本,而以此寄托她的思念。
总之,清新的窗格、优雅的音乐、朦胧的灯光、淡蓝的色调、质朴的装修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心旷神怡。令魏东没想到的是,麦穗还给他点了份日本菜,两份生鱼片,海苔卷心菜,寿司。魏东说我现在不像个病人了吧?
你?有什么病?
你说呢?他反问道。
我问你呢?
这时,电视屏幕上出现一个血腥的场面,是警匪打斗,顿时鲜血流……
魏东盯着屏幕,眼前突然出现十年前那一幕:一把刀、一些鲜血、一个人倒了下去……他禁不住嘴唇颤抖、脸色发白、大汗淋漓,近乎虚脱。麦穗吓坏了,急忙抱住他,让他躺在自己的怀里。
魏东,魏东,你怎么了?
魏东像个无助的孩子紧紧地搂着麦穗,极度恐惧。这使她想起十年前的那个夏夜,他在黑暗中跑过来,抱住她的情景。魏东虚弱地指着屏幕,麦穗才反应过来,慌忙关闭电视。
怎么回事,难道你又看见那个噩梦了?
魏东闭着眼,头发像水洗过一样,浑身发软无力。
别怕,有我呢!放松点,再放松点,别说话,喝点水。她帮他擦着汗,给他按摩头部,安慰他说:魏东,其实什么都不可怕,最可怕是自己吓自己。
一个人只要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一切。我相信你,无论发生过什么事,我都相信你。求你把它说出来,我似乎预感到跟魏锋有关。你也要相信魏锋。
我们全家人都是爱你的。你要答应我,让我帮你摆脱这个噩梦吧!
魏东在麦穗的安抚下,终于慢慢地平静下来。他喝了口咖啡,许久才说这是我的一块心病——十年前的那场灾难,是从我和魏锋报志愿开始的……
我知道,麦穗说,2005 年,我们高中毕业,你们俩都喜欢美术,从未放弃过学画,还偷偷地去参加美术学院的专业课考试,都已过关。可我考完大学那天就去了南方的姨妈家,后来发生的事情我就一无所知了。
“ 你们懂个屁!你是家长还是我是家长?是你吃的盐多还是我吃的盐多?什么艺术家,统统是瞎胡闹,扯淡,不管到什么时候,还是学理工是正经,不论时代怎么变化,有真本事在手里什么也不怕。填,北京理工大学!”这是父亲的嘶吼。
就这样,我们俩同时填报了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系,计算机系。可是我等来了录取通知书却没有魏锋的,逼问之下,魏锋才道出实情,原来他除了中央美院什么都没报,但是他落榜了。父亲闻听此言伸手就是一个大耳光。魏锋毫不退让,大喊法西斯,法西斯!父亲气疯了,他抄起一根棍子冲上来就是一顿暴打。魏锋没有跑,也没有吭声。而我对这样的场面已经麻木了,一直站在角落里,冷冷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魏东已经平静下来,麦穗给他按摩着头部。她说这些年我一直想问问妈,可是妈对这件事很忌讳,她特别恐惧,所以我一直没敢问。可是我怎么也不相信魏锋会错手杀人,在我眼里,他虽然性子急点,但他有正义感,疾恶如仇,心地善良。
魏东沉默着,很久才说,妈为了安慰魏锋,也为了躲避爸,就带我们俩看了一场电影,我记得好像是《生死时速》。散场后,我们走出电影院,在一个西瓜摊前想买瓜解解渴。这时有一个头发蓬乱的女人赤脚跑过来,后面跟着一个醉醺醺的男人。女人边跑边喊救命,男人追上女人,抓住她的头发便是一顿暴打,还叫着非打死她不可。很多人围观,却没有人上前制止。你也了解魏锋的性格,他是个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从小就爱打抱不平,见了这样的事儿他肯定要管。
魏锋喝道,不许打人!那男人说他打的是他老婆,他愿意怎么打就怎么打。魏锋一拳把那男人打翻在地。男人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跟魏锋几个回合都被打倒,那人气疯了,突然看见身边西瓜摊上的西瓜刀,便一把抓在手里,冲着魏锋砍过去。魏锋躲过了,男人再次袭来,魏锋顺势要夺刀。我一向胆小怕事不敢上前拉架,在一旁看着,想不到那男人挥刀向我
们猛刺,把我的胳膊划开一条大口子。在混乱的抢夺中,魏锋把刀刺进了男人的身体。男人倒了下去,鲜血喷溅而出。
妈亲眼看见这个场面,吓傻了。我也不能相信魏锋是故意的。你知道吗?看着那个男人慢慢倒下的时候,我没有一点恐惧,反倒有一丝快感。魏锋慌慌张张地拉起我就跑了……
5
在麦穗的印象里,魏东一直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从来不惹是非。可她真想不到,他心里隐藏着巨大的激情,一种危险的激情。当她说出自己的担忧时,魏东承认那是一种毁灭的激情。她帮着分析为什么他会渴望破坏:
因为你生活在这个充满暴力的家庭中,天性都被压抑住了,你得不到任何的释放,其实恶行就是善良偶尔的崩溃,你压抑久了,必然要找到一个发泄口,这样你就会选择最能引起别人注意、最能让别人痛心的方式,因为你被忽略得太久了。
她的话一下子深入魏东内心,他暗想她真不愧为心理医生,一下子就击中了自己的要害。她希望他能常常跟她沟通,如果这种具有缺陷人格的人把握不好的话,会出大事的。
魏东和麦穗面对面坐着,一时谁也没有了话要说,只有音乐在响着。
麦穗一直认为自己是了解魏东的,现在看来她并不了解他的内心,而且魏家呈现给她的都是美好温馨的一面。她希望从今天开始,成为他的一个倾听者。她自认是最好的倾听者,可是他愿意向她倾诉吗?
魏东十分感动,轻轻地握住了麦穗的手……
麦穗劝慰他,其实这件事本身跟你本来没什么关系:第一,事情发生的原因是魏锋落榜,跟爸发生争执,妈要带他散散心;第二,是魏锋一贯的正义感使他打抱不平,失手而致;第三,你一直是个旁观者,并没有参与,那你为什么还要有犯罪感?
麦穗的话把魏东问住了,他的心被痛击了一下,他觉得麦穗好像一下子看透了他的心思,他想回答却张口结舌,他感到十分恐慌……可她却又一次知道他心里所想,她说你放心,我会让家里接受……她的。尽管麦穗说得那么艰难,但这句话让他有点想哭,麦穗是真的爱他。
引 子
第一章 重入炼狱
第二章 心病
第三章 天使驾到
第四章 出狱
第五章 回不去的从前
第六章 新婚之夜的梦魇
第七章 一把滴血的刀
第八章 突破口
第九章 微微战栗
第十章 看不见的隔膜
第十一章 行为艺术
第十二章 四处碰壁
第十三章 不可收拾的火焰
第十四章 飞鸟和鱼的爱情
第十五章 让我再打打铁
第十六章 电话情人
第十七章 触手都是闪电
第十八章 草原上纵马
第十九章 别问我是谁
第二十章 催眠
第二十一章 撕裂
第二十二章 人间蒸发
第二十三章 失踪之迷
第二十四章 杀死恶魔
第二十五章 崩溃
第二十六章 每个人的深渊
第二十七章 水与火的纠缠
第二十八章 虐恋
第二十九章 拷问
第三十章 罪与罚
补记之一
补记之二
补记之三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