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图 南红教父》:
楔子
2009年,云南保山。
张博伟坐在一辆斑驳老旧的中巴车上,车里人很少,但一股混合着尘土和汗腥的潮湿气味却始终挥之不去,不算难闻,也不算特殊。这是一辆从昆明到保山的车辆,这味道和磨损严重的内饰一样见证着它这么多年的劳苦功高。他打开车窗,虽然正值盛夏时节,但云南的风却依旧清爽宜人,车子此时正行驶到山腰,透过窗能看到山下郁郁葱葱的大片绿色,一条小河如银色的丝带蜿蜒其上,在山峦围绕之中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勃勃生机。
云南风光美则美矣,但在张博伟眼中却是另外一幅景象,在那层峦叠嶂的苍翠之下,他似乎可以看见一抹抹艳丽的红从千百年堆积的岩层之中透射而出。那是属于南红玛瑙的光芒,在一个珠宝古玩浸淫多年的商人看来,没有什么能比这种光芒更加迷人双眼,动人心弦。
车子很快开到了目的地,保山市兰花村,已经来过好几次的张博伟对这里早已经是轻车熟路。他很快走向一间白墙青瓦的平房,这是个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房间,只有几盆兰花点缀在门口,房间里唯一的桌子旁,一个男人正在坐着喝酒。
“博伟,你来了啊,快坐快坐!”赵恩聪笑着招呼道,脸上红光满面,也不知道是上头还是高兴,对着屋后遥遥喊道,“老婆,赶紧把肉热一热上来,博伟来了。”
“杨柳乡——杨柳河河床狭窄,两岸长有较多的杨柳树,故名杨柳。古为川滇驿道要塞,传说蜀汉诸葛亮南征返途经此。清雍正时,云贵总督鄂尔泰改土归流,率滇、黔、蜀三省绿林兵与乌蒙乌撒土司征战于此。相传在明代的时候,保山杨柳乡的一个造办处,专门督导开采南红的,他们开采的地点就在滴水洞!滴水洞是杨柳最好的矿口。这里的料,冰度好,颜色艳,多为柿子红。从滴水洞里出来的南红全部供给皇上御用,然后由他赏赐给明朝的大臣们做帽顶,或者做一些摆件。
“明朝有个皇帝的妃子,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用火炉怎么都烘不暖。有年纪大的宫女就说,这得要男人天天抱着烘才行,男人火力壮。但是,这皇上又不是她一个人的,怎么可能天天抱着。她爹心急,好不容易把姑娘送到宫里,天天怕冷,怎能怀上龙种呢?有一次,她爹听说南红能润心肺、安魂魄、疏血脉、润皮肤,便托人带了一只南红手镯,偷偷送到宫中。这妃子自从天天带着手镯,手脚冰冷的毛病就莫名去了,头发更加柔顺,皮肤也越来越白皙柔滑,更得皇帝喜爱。一年后,她就生下了小皇子。从此,南红在宫中名声大噪,妃子们争相索要。这南红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
“有一天,挖矿的人在洞里挖出来一块比锅盖还大的南红,在洞口见了太阳,众人一看,连连称奇,满色满肉,红艳无比,一丝裂痕都没有。那领头的小官叫黄老五,当时心里乐开了花,一心想着升官发财,指日可待了,他美滋滋想着去摸摸这宝贝——结果,只听见啊的一声惨叫,众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黄老五已经倒在地上打滚,几根手指开始“冒烟”。这石头竟是异常烫手,就像一块烧红的铁!后来大家用水泼、用冰围,想了各种办法都没有让它降温,一时间束手无策。
“矿口在白水河大海坝水库附近,似一只蝴蝶形状。全乡除旧城外均可渡河。南岸河沿至山脊的一面坡上,南高北低,海拔2470米。可怕的是,自从出了这个东西之后,整个保山地区天天下大雨,持续不断,泥石流、山洪等灾害频发不断。有德高望重的老人说,这是因为他们冒犯了山神,于是造办处就请了几百个和尚来念经,结果一开始念经,这东西就慢慢地由红变暗了,温度也逐渐降低,持续了几个月的大雨也停了!当时和尚说这是个南红大王,你们不能动它,动了就会有灾难,后来造办处没法继续开采,就撤走了。
“虽然只是个传说,但是这一带历经几朝的采矿历史却不虚假,徐霞客还在保山看到过一个早被废弃的玛瑙古洞,他曾记载:‘一里,得古洞,乃旧凿玛瑙而深入者,高四五尺,阔三尺,以巨木为桥圈,支架于下,若桥梁之巩,间尺余,辄支架之。其入甚深,有木朽而石压者,上透为明洞。’无意间,他真实记下了明代巷道支护的具体隋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