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水色泱泱
0.00     定价 ¥ 4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38758153
  • 作      者:
    路尚著
  • 出 版 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深情惆怅的御前将军,为爱痴狂的渔家才女,遇见的是奇缘;
等来的是无奈。
沿着那条叫作决绝的春水,
带你回溯三百年前的传奇……

展开
作者简介

路尚 原名路佰文,男,197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93年开始发表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于《吉林日报》《长春日报》《机关建设报》农村天地》等报刊杂志。201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影视剧本等。,曾出版诗集《青春的纪念》,长篇小说《安农记》《越鸟巢南枝》,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爱情小说。讲述的是清康熙皇帝御前侍卫纳兰容若与才女沈宛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小说用艺术的手法巧妙地还原了纳兰容若传世词作的来源,以独特的构思揭开了他与沈宛那段不为人知、学界争鸣已久的爱情故事,深情讴歌了才子佳人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勇气和忠贞不渝的爱情观。故事曲折动人,精彩纷呈,展现了史诗般的绚烂多姿,结构既新奇又精巧,叙述既畅快又丰润,读者能从中感受到这份情感与故事带来的巨大冲击。写不尽的儿女情长,道不完的地老天荒。*恢宏的画卷,*动人的故事,*浩大的恩怨,*纠结的爱恨,尽在《水色泱泱》。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初见
  山苍苍,
  水泱泱,
  渔家小女织网忙。
  杼梭梭,
  线长长,
  织出罟网送情郎。
  虾慌慌,
  鱼惶惶,
  网中有我莫乱闯。
  对于住在松花江边的人们来说,这首歌谣不知唱湿了多少渔女的眸,也不知唱欢了多少青年的心。
  但虞葭很长时间都不懂歌的真义,每当她在村里姐姐们织网的间隙要问个清楚时,都会招来一阵嬉笑。有姐姐告诉她说:“等我们美丽无双的葭妹妹长大就明白喽!”
  可是,长大是多么遥远的事呢,难道像姐姐们那样整天在江边盼归吗?盼回了自然欢喜,盼不回的就只能独自望着江水流泪?小虞葭偷偷地想,长大了就会有那样一位可以盼归的人吗?
  那一年,虞葭十岁,还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但与村里其他同龄的姑娘不同的是,她本不属于这里,她不记得自己是几岁时跟随被流放的父亲到了这里,只记得小时候在江南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的她和众多的大家闺秀一样,稍大一点儿就会读书、识字、学画、抚琴……十六岁以后或许还会遇到谁家的公子,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缘……
  然而,随着父亲因一桩公案莫名受到牵连被流放后,她的人生就被彻底改变了,随之改变的,还有她的未来。
  流放到位于松花江边的大乌喇虞村那年,她才三岁。父亲或许是为了融入当地族群,抑或是为了忘却一段记忆吧,而改姓虞,她的名字也就变成了虞葭。按照父亲的说法,希望她像刚刚露出新芽的芦苇那样在岸边无忧无虑地成长,忘却世间繁华,独享乡野清雅。
  然而,乡野没有清雅,有的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循环往复,有的只是在松花江里捕鱼的艰辛和那满身的鱼腥。父亲时常告诫她,她不属于这里,并总是在劳作之余教她琴棋书画。父亲说,总有一天会有机会让她重新过上那本属于她的生活。不管是江南小镇,或是州府城郭,哪里都行,就是不能去京华。
  小虞葭始终不知道父亲所说的京华是哪里,更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去那里,问过多次后,父亲只是说:“让你学习这些只为了将来能找个好人家。”
  “像织网的姐姐们希望的那样吗?”那时的她天真地问。
  父亲拍着她的头,无限感伤地说:“这村里没有人可以娶我的宝贝虞葭。”
  稍大一点儿后,再提及此事,虞葭说:“我哪儿也不去,我要向村里的姐姐们那样学会织网,也要学会驾舟,学会捕鱼,将来就在这里陪父亲终老一生。”
  就这样,小虞葭在父亲身边快乐地成长。月光下,她捧书读史,为书中才子佳人的故事所感动;白日里,也可与小姐妹们一起去河边看织女结网,倾听她们婉转的渔曲;在父亲的船头,看父亲挥舞魁梧的臂膀撒网捕鱼,幻想着将来自己那个他的模样;有时,也和姐妹们在河边浅水处嬉戏打闹,仿佛已经完全融入她们之中,自己也是一个渔家女;夜晚独处时,她也会轻抚父亲的琴,弹那渐渐长大的少女心事……
  短短几年,虞葭已经出落成了大姑娘,而她,也学会了那首渔女谣,只不过除了轻柔曼妙的曲调外,她偷偷地借《诗经》和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诗句给改了词:
  瞻波松江,维水泱泱,
  谦谦君子,来自何方。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京华何在,可有情殇。
  蒹葭玉立,娇容如霜,
  橹桨渖渖,宛在水中央。
  让虞葭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填词的这首渔女曲在冥冥之中预示了自己的未来。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初夏的一天,十六岁的虞葭像往常一样做好了晚饭,平静安闲地立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江水,等待捕鱼的父亲晚归。
  看着父亲和几个乡邻回来了,她高兴地跑出去帮父亲把肩上的鱼篓卸下,又忙着把做好的饭菜端到桌上。她明显发觉今日父亲有些异样,平日里父亲每次回来都要问一问她今天学了什么,看了什么书,可今天父亲似乎忘记了,难道是有什么心事?
  “父亲,是今天江上不顺?”她为父亲盛好了饭,又斟了一杯酒放在桌上。
  父亲只是轻轻地“哦”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就开始吃饭。
  见父亲眉头紧锁,她就不再问了,默默地吃饭,然后默默地收拾,又默默地帮父亲整理渔具。
  “葭儿,不用整理了,夜深了,你睡吧!”身后传来父亲苍老的声音。
  虞葭回过头,惊异地看着脸上写满沧桑的父亲,问道:“明天不用出船吗?”
  父亲走到窗前,望着一轮皎洁的明月,许久才喃喃自吟:
  昨日江山昨日花,
  江水奔流忘还家。
  威仪浩荡今所至,
  蒿柳怎敢吐枝丫。
  虞葭一听,顿时吓了一跳,父亲随口吟出的这首诗可是犯了大忌,这要是让官府的人听到那可是要杀头的呀!
  “父亲——”她轻唤了一声。
  父亲回过头来,慈爱地看着她,轻声道:“睡吧。明天为父早些出船,恐怕最近一段时间入不了江了……”说完,他回了房间,只留下呆呆发愣的虞葭。
  听父亲的话里似要发生什么事,她再回想刚才父亲的那首诗,“威仪浩荡今所至”,是有什么人要来吗?或许,明天应该去江边一观。她这样想。
  月留江水江自流,
  一缕清辉万千愁。
  可有君子同瞻玉,
  细说京华在哪州。
  睡不着的虞葭独自望月,受父亲感染,也吟了一首。此时的她,却想起父亲所提的京华之事。
  常年在父亲的诗书中徜徉的她,越发对外界好奇起来,除了这个熟悉的虞村,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书中那些男男女女的故事真的那么美好吗?父亲所说的京华应该是皇权之地吧,也会有这般的圆月吗?思忖间,少女心事尽显。
  可是,她的思绪还是被打断了。
  随着外面一阵脚步声,她看见院子里突然亮了起来,似乎多了许多灯笼火把,紧接着,就传来一阵紧似一阵的敲门声。
  她披了一件衣服,惊诧间,看见父亲前去开门,门闩卸下,未及开门,就从外面冲进几个人来,竟是身穿官衣的兵勇。
  “将军有令,流放之奴即刻收监!收拾收拾跟我们走吧!”其中一名兵勇说道。
  虞葭被吓了一跳,但她看见父亲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既没有争论也没有询问,只是淡然说道:“请几位官爷外面稍候,容我穿件衣服!”
  几名兵勇出去后,虞葭扑到父亲身前:“父亲!他们这是要……”
  父亲轻抚了一下她的头,长叹一声道:“为父很快就会回来,你自己在家要照顾好自己,切记,万不可去江边凑热闹!切记!”说完,父亲回屋穿了件外套就出了门,跟那几名兵勇走了。
  倚在门口,虞葭望着远处那一队明灭的灯火,不禁悲从中来。想自己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不曾分离过,可今晚官府究竟为了何事要带走父亲收监呢?
  一夜未眠。虞葭只盼快些天明,也好到邻家问个明白,或是到江边探个究竟。可是,父亲临走时为什么说不让自己去江边呢?自己从小就在江边玩耍,父亲从来不曾阻止过,此次又是为何?
  好不容易盼到了天亮,虞葭早早地起来,穿好了衣服就准备到邻家问一问。可等她到了邻家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应,她不禁狐疑起来,平日里自己的好姐妹清莲都是起得很早的呀,今天怎么会不在家呢?
  她正想转身返回去时,却一眼看见一位大婶行色匆匆的样子,等上前一问才知道,原来村里此时已经没什么人了,大家都跑去了江边,说是要一睹龙颜。
  “婶子,江边发生什么事了?”她好奇地问道。
  “哎呀,你怎么还不知道呢?去看看就知道了,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呀!”说完,她不等虞葭再问就走远了。
  虞葭望了望东方初升的太阳,耳畔似乎听到了江水声,夹杂着还有此起彼伏的赞叹声和隐隐传来的锣鼓声。
  此时正值五月,应该不会有什么值得庆祝的节日呀,她疑惑不已。
  想起父亲昨晚的话,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回到家里。她也无心吃什么东西,喝了一杯水后又拿过一本书坐在窗前,准备让自己忘记心中的烦闷,去书里找些许慰藉。但耳边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搅得她心神不宁。江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父亲不让去是不是因为自己是女儿身?想到这儿,她放下书,到父亲屋里找出几件父亲的衣服来穿在身上,那些衣服虽然大了些,但腰带一束也还过得去。她又找出一条布巾包裹在头上,拿过铜镜一照,自己也不禁哑然失笑,这哪里还有女孩儿家的影子,活脱脱就是一位俊美的渔家青年嘛。
  她装扮好后就急匆匆地出了门,朝江边走去。
  此时的松花江边人声鼎沸,沿江两岸旌旗招展、锣鼓喧天。众多兵勇三步一人手持枪戟面向江心而立,在他们身后,众多围观的百姓都伸着脖子望向江心。
  虞葭不敢往前面挤,以她弱小的娇躯也挤不进去,她就找了个高处远远地望向江面。映入她眼帘的,是一列浩浩荡荡的船队,且极尽奢华,前面三五官船过后是艘巨大的龙舟,上插五行彩旗,龙舟上也有身穿铠甲的兵勇肃立,船头旗罗伞盖之下立着一人,只见他身披大氅,上绣龙纹,正在指着岸边景致和身边的两个人不时地说着什么。因为离得远,虞葭看不清他们的容貌,但从这阵势上看,她明白了,莫非是皇家船队?
  船队行得近了,她又看去,这回看清了,但目光所及之处却并不是身披大氅那人,而是在那人身边所站之人。就见那是位青年男子,身披铠甲,腰挎佩剑,眉宇间英气逼人却隐隐透着一种忧郁。
  虞葭多看了那人几眼,心想,此人想必是侍卫吧。
  此时,官船和龙舟都停了下来,岸上的兵勇围出一条通道来,船上的人开始下船。
  虞葭见好多百姓都站在兵勇围成的人墙两侧,她犹豫了一下也朝那边挤了过去。还没走出多远呢,突然,就见周围的百姓都纷纷跪了下来,还以山呼海啸般的声音高呼着:“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被这阵势吓了一跳,站在人群中不知所措,只是惊恐地望向越走越近的那些身着华服的人,还有那些旗罗伞盖。在中间最大的那顶伞盖下,她看见了刚才龙舟上身披龙氅之人,虽相貌年轻,但气宇轩昂,绝非凡夫俗子。伞盖之侧,正是那名貌似潘安的侍卫,在中间那人半步之后紧紧跟随,目光还巡视着围观的百姓。
  正在这时,就听有人大喝一声:“你好大的胆子!见了圣驾竟敢不跪!”
  还没等虞葭反应过来呢,肩膀就挨了一鞭子,打得她差点儿掉下泪来。她回头一看,见一名兵勇怒目而视,手里扬着鞭子作势还要打。
  “你怎敢随便打人!”她揉着肩膀狠狠地瞪着那人。
  “不想活了是吧?”那兵勇扬起鞭子就要打。
  虞葭吓得闭上了眼睛,可她等了半天也没见鞭子落在自己身上,悄悄睁开眼睛一看,却见那名侍卫正抓着兵勇的手,兵勇吓得浑身筛糠一般。
  就听那侍卫低声冷冷地喝道:“圣驾面前你怎敢造次!还不退下!”
  兵勇缩着脖子退了下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初见 / 001
第二章闻琴 / 010
第三章补词 / 019
第四章风雨 / 027
第五章相悦 / 035
第六章别离 / 042
第七章奉旨 / 050
第八章选秀 / 059
第九章逃夭 / 069
第十章戏班 / 077
第十一章咫尺 / 085
第十二章孤琴 / 091
第十三章险途 / 098
第十四章觇梭 / 108
第十五章寻二女 / 113
第十六章花柳巷 / 123
第十七章智脱险 / 133
第十八章逐城路 / 144
第十九章歌女愿 / 150
第二十章君不见 / 156
第二十一章肝肠断 / 161
第二十二章芳心乱 / 167
第二十三章谜成团 / 172
第二十四章功无赏 / 178
第二十五章终得见 / 184
第二十六章惊红颜 / 189
第二十七章不奉君 / 196
第二十八章莲妃现 / 202
第二十九章难忖圣意 / 208
第三十章夜赐御剑 / 213
第三十一章无心送友 / 220
第三十二章宫锁深寒 / 226
第三十三章君心难断 / 232
第三十四章请旨赴边 / 239
第三十五章峰回路转 / 247
第三十六章红楼春满 / 255
第三十七章别绪如丝 / 262
第三十八章祸起清莲 / 270
第三十九章误入寝宫 / 278
第四十章姐妹情牵 / 285
第四十一章容若凯旋 / 292
第四十二章饮水词断 / 30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