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
0.00     定价 ¥ 8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32165506
  • 作      者:
    庞培, 赵荔红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二十四节气是棵大树,扎根于中华传统深厚土壤中,我们的书写,是繁茂生长的枝桠、变幻光色的树叶、姿态摇曳芬芳迷人的花朵。

 二十四节气是个深湖,藏身于华夏文明坚实心脏中,我们的书写,是汹涌的波涛、拍击堤岸的浪花、脉脉扩散层层叠叠的涟漪。


展开
作者简介

   钟鸣:诗人,散文作家。曾先后创办民刊《次生林》《象罔》。出版有诗集《中国杂技,硬椅子》《垓下诵史》;随笔集《城堡的寓言》《旁观者》(三卷本)《畜界,人界》《窄门》《涂鸦手记》;批评文集《秋天的戏剧》等。
   
      祝勇:散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旧宫殿》《血朝廷》《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祝勇作品系列》(十二卷)等。主创大型纪录片《辛亥》《历史的拐点》《苏东坡》等。
   
    陆春祥:散文作家。出版散文随笔集《新世说》《病了的字母》《新子不语》《字字锦》《乐腔》《笔记中的动物》《响箭》等十余种。
   
      蓝蓝: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诗集《含笑终生》《情歌》《内心生活》《睡梦睡梦》《诗篇》《从这里到这里》《唱吧,悲伤》《身体里的峡谷》(中英文双语)《歌声之杯》(俄语,与巴别洛夫合著)等;散文诗集《飘零的书页》《燕麦草》;散文随笔集《人间情书》《滴水的书卷》《夜有一张脸》《我是另一个人》等。
   
    杨健:诗人,画家。出版有诗集《暮晚》《惭愧》《哭庙》《古桥头》等。 举办《冷山水》、《寒山》个展。
   
      郑骁锋:散文随笔作家。出版散文体中国通史《人间道》系列、文化散文集《眼底沧桑》《本草春秋》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及“国宝档案”等栏目及多部文史纪录片撰稿人。
   
    赵荔红:散文随笔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意思》《回声与倒影》《zui深刻的一文不名者》《世界心灵》等;电影评论集《幻声空色》等。
   
    文河: 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随笔集《漠漠小山眉黛浅》《清晴可喜》等。
   
    爱松: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发表有长篇小说《金缕曲》、《异梦录》;出版诗集《巫辞》《弦上月光》《在漫长的旅途中》《天上元阳》等。
   
    周晓枫: 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鸟群》《斑纹》《收藏》《你的身体是个仙境》《聋天使》《巨鲸歌唱》《有如候鸟》等。
   
    沈念: 小说家,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时间里的事物》,小说集《鱼乐少年远足记》《出离心》;长篇儿童小说《岛上离歌》等。
   
    黑陶: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诗集《寂火》,散文集《夜晚灼烫》《泥与焰:南方笔记》《中国册页》《烧制汉语》《漆蓝书简:书写被遮蔽的江南》《绿昼》《二泉映月》等。
   
    江少宾: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爱着你的苦难》《无处安放的乡愁》《谁在深夜祈祷》等。
   
    蒋蓝: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文化专著《豹典》《媚骨之书》《梼杌之书》《霜语》《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等。
   
    庞余亮:诗人,小说家,散文作家。出版有诗集《开始》《比目鱼》;长篇小说《薄荷》《丑孩》《有的人》;小说集《为小弟请安》《鼎红的小爱情》《出嫁时你哭不哭》;童话集《银镯子的秘密》等。
   
    汗漫: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诗集《片段的春天》《水之书》;散文集《漫游的灯盏》《一卷星辰》《南方云集》。
   
    周华诚: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草木滋味》《造物之美》等。
   
    傅菲 :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屋顶上的河流》《星空肖像》《炭灰里的镇》《生活简史》《南方的忧郁》《饥饿的身体》《故物永生》等;诗集《在黑夜中耗尽一生》。
   
      葛水平:小说家,散文作家。出版有长篇小说《裸地》;中短篇小说集《守望》《喊山》《甩鞭》等;散文集《我走我在》《河水带走两岸》《走过时间》等;电视剧本《盘龙卧虎高山顶》《平凡的世界》。
   
    阿贝尔:散文作家,小说家。出版有散文集《隐秘的乡村》《灵山札记》《白马人之书》《隔了河的会见》;长篇小说《老屋》《飞地》。
   
    人邻: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诗集《白纸上的风景》《zui后的美》《晚安》;散文集《闲情偶拾》、《桑麻之野》等。
   
    庞培:   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低语》《少女像》《乡村肖像》《五种回忆》《小城童年》《忧伤地下读物》等;诗集《四分之三雨水》《数行诗》等。
   
    柯平: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历史与风景》《蠡塘乡间之书》《阴阳脸——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生态考察》《文化浙江》《素言无忌》等。
   
   
    陈漠:小说家,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风吹城跑》《谁也活不过一棵树》《你把雪书下给谁》;作品集《优钵罗花》《蒙地》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的特定节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千年的传承中,凝结了整个汉民族的智慧、情感、人伦以及对天地人的透彻感悟。
      本书精心挑选了中国文坛24位优秀散文家,以一个人书写一个节气的方式,从不同角度书写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自然物候、历史文化、故乡亲情、生命体验。
   
   


展开
精彩书摘

雨水
   
    祝勇
   
    一
   
      2017年2月18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是节气中的“雨水”。那一天,北京城真的下了一场中雨,让我惊异于节气与气象的精准吻合。我以为在早春二月(阳历的二月),北方不会下雨,但雨在我以为不会下的时候下了,而且下得很果断,很理直气壮,这让我深感诧异,心想这节气的变幻里,也深藏着奇迹。
    雨落时,我刚好走到了弘义阁(太和殿西庑正中之阁),站立在廊檐下,看雨点实实在在地敲打在冰冷的台基上,又通过台基四周和螭首,变成无数条弧度相等的水线,带着森然的回响,涌进台基下的排水渠。那是一次阵容庞大的合唱,演员是宫殿里的一千多只螭首,平时它们守在台基边缘的望柱下,一言不发,一到雨时,就都活跃起来,众声喧哗,让人相信,龙(螭是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这一物种,真的遇水而活。
    据说光绪皇帝就喜欢欣赏龙头喷水。下雨时,他常冒雨走到御花园东北角的一个亭子里   ,“下面池子里有个石龙头,高悬着,后宫的雨水从这个龙头喷泻出来,落在深池子里,像瀑布似的,轰轰作响,长时不断,流入御河。” 这话,是曾跟随慈禧太后八年的宫女荣子说的。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紫禁城,就是一个发声体、一个巨大的乐器。在不同的季节,紫禁城不仅色调不同,而且,声音也不同。这乐器,与季节、气象相合,风声雨声、帘卷树声,落在建筑上,都成了音乐,而且,从不凝固。因此,营建紫禁城的人,是建筑师,也是音乐家。
   
    二
   
      一座好的建筑,不仅要容纳四时的风景,还要容纳四时的声音。紫禁城的节气是有声音的,熟悉宫殿的人,可以从声音(而不是从色彩)里辨认季节,犹如一个农夫,可以从田野自然的变化里,准确地数出他心里的日历。
      很多人都知道紫禁城的宜雪,大雪之日,宫殿上所有的坡顶,都会盖上松软的白雪,把金碧辉煌的皇城,变成“一片孤城万仞山”——那飞扬高耸的大屋顶,已经修涂改成雪山的形状,起伏错落、重峦叠嶂。“雨水”前后,紫禁城不期而遇的,经常是一场雪,如台北故宫藏《关山春雪图》。北宋郭熙笔下的春天,是由一场大雪构成的(他命名为“关山春雪”),说明那的确是北方早春正常的样子。
    其实,紫禁城不只宜雪,也宜雨。它的设计里,早已纳入了雨的元素。宏伟的大屋顶,在雨季里,成了最适合雨水滑落的抛物线,雨水可以最快的速度坠落到殿前的台基上,经螭首喷出,带着曲线的造型进入排水道,注入内金水河。贯穿紫禁城的金水河北高南低,相差1.22米,具有自流排泄能力,收纳了建筑中流下的水,注入护城河(又称筒子河)。哪怕最强劲的暴雨来袭,护城河的水位也只上涨一米左右。三大殿不止一次被大火焚毁,但紫禁城从来不曾被水淹过。大雨自天而泻,而宫殿坦然接受。
    雨水那一天,我见证了紫禁城的雨。或许紫禁城的空间太过浩大,所以下雨的时候,雨点是以慢动作降落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在紫禁城宏大的背景下,雨点迟迟难以抵达它的终点。但雨点是以军团为单位降落的,在紫禁城巨大的空间衬托下,更显出声势浩大。不似罗青(台湾诗人、画家)笔下的伦敦阵雨,雨粒大而稀疏,身手好的话,可以如侠客般,从中闪避而穿过。
      雨点重叠,让我看不清雨幕的纵深,咋看那只是一片白色的雾,仔细看我才发现,在雨雾后面的,不只是宫殿的轮廓,还潜伏着一个动物王国——紫禁城更像是一个神兽出没之地,在雨雾后面浮现的身影,有飞龙、雄狮、麒麟、天马、獬豸、神龟、仙鹤……
   
    三
   
    清朝的雨水,和现在相同吗?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我心中升起这样的困惑。在公元2017年雨水这一天,我看不见三百年前的雨水。那时的雨,或许记在《清实录》里,然后,被密集的文字压住,犹如密集的雨,让我什么都看不见——它们定然是存在的,但与不存在没有什么两样。只有我眼前的雨水是具体的,它填满了太和殿广场三万平方米的浩大空间,也飞溅在我的脸上,细碎冰凉。
      我想,这宫殿里的皇帝,应该与我一样,也是雨水爱好者。面对春日里的第一场雨,他的内心也应该充满喜悦,就像站在田垅地头的农民一样。皇帝也有自己的田,朝廷就是他的田,他要耕好自己的田。华丽的宫殿,就是一个巨大的田字格——紫禁城就是由无数个四四方方的院子组成的一块田。
      有些皇帝,本身就当过农民,所以一生农民习气不改——或者说,是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比如朱元璋,多次在诏书里申明,“朕本农夫,深知民间疾苦”,“朕本农夫,深知稼穑艰难”,甚至在皇宫里开辟了一块农田,让内侍耕种,还指着他的田地对太子们说:“此非不可起亭馆台榭为游观之所,今但令内使种蔬,诚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耳。”他告诫子孙:
   
    夫农勤四体,务五谷身不离畎亩,手不释耒耜,终岁勤动,不得休息。其所居不过茅茨草榻,所服不过练裳布衣,所饮食不过菜羹粝饭,而国家经费,皆其所出,故令汝知之。凡一居处服用之间,必念农之劳,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使之不至于饥寒,方尽为上之道。若复加之横敛,则民不胜其苦矣。故为民上者,不可不体下情。  
   
      清代皇帝也种地,但只是象征性仪式,不在紫禁城,而是在先农坛。乾隆玩字画,特别标谤《五牛图》《诗经图》这些与农事有关的题材,以表明他当皇帝不忘本的立场。
   
    四
   
      但皇帝终归是皇帝,农民终归是农民,至少,面对雨水,他们想的事情不完全一样。对农民伯伯来说,春雨如膏,膏泽土壤,嘉生而繁荣,这是他们对雨水的全部认识。而对皇帝来说,雨更是一种象征,因为只有雨可以证明皇帝是真龙天子,这一点比土壤墒情更加重要。
      我写《故宫的隐秘角落》,写到康熙皇帝与封疆大吏吴三桂的那场较量。在战事胶着阶段,帝国的北方一直坚持着不下雨。这让康熙的面子很受伤,他写“罪己诏”,对下雨的政治意义有深刻的阐述:
   
    人事失于下,则天变应于上。﹍﹍今时值盛夏,天气亢旸,雨泽维艰,炎暑特甚,禾苗垂槁,农事甚忧。朕用是夙夜靡宁,力图修省,躬亲斋戒,虔祷甘霖,务期精诚上达,感格天心……  
   
      那时吴三桂已经衡州称帝,天老不下雨,怎么证明康熙是天命所归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皇帝争天下,拼实力,拼心理,也拼天气,因为天气里,藏着天意。终于,康熙皇帝庄重地穿好礼服,面色凝重地走出昭仁殿,前往天坛祈雨。
    于是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就在康熙行礼时,突然下起了雨。 雨滴开始还是稀稀疏疏,后来变成绵密的雨线,再后来就干脆变成一层雨幕,在地上荡起一阵白烟。地上很快汪了一层水,水面爆豆般地跳动着,我猜想那时浑身湿透的康熙定然会张开双臂,迎接这场及时雨,他一定会想,老天爷没有抛弃自己,或者说,自己的精诚所致,感动了上天,给了这个帝国新一轮的生机。对于战事沉重的帝国,没有比这更好的兆头了,康熙步行着走出西天门,那一刻,他一定是步伐轻快,胜券在握。
    那一次祈雨,并不发生在“雨水”那一天,《清实录》准确记下了它的日期:六月丁亥。但那份焦虑,与渴盼一场春雨的农夫比起来,也有过之无不及吧。
   
    五
   
    在故宫博物院,至今收藏着许多雨服。清代雨服分为雨冠、雨衣和雨裳三个部分。雨冠戴在头上,雨衣穿在外面,雨裳穿在里面。
    《红楼梦》里写北静王送给贾宝玉一件雨衣,那是一件蓑衣,质地之佳,让见识深广的林黛玉都在好奇:“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象那刺猬似的。”   但皇帝的雨衣,北静王自然是不能比的。根据《大清会典》的规定,清代皇帝雨衣分为六种制度,皇子以下及百官凡有顶戴者分为两种制度。一件雨衣,仍然轻易地划出了身份的高低。王朝在举行活动时,皇帝、百官根据地位品级,穿上不同制度的雨衣,无论朝会、祭祀、巡幸、大狩、出征等国之大事,风雨无阻。
      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的清代宫廷雨衣中,有一件朱红色的雨衣(图1),形制如服袍而袖端平,并加有立领,开对襟。这件雨衣用羽毛捻成的细纱线织成羽纱做成的,羽纱上压着花纹,既美观,又透气、防雨,哪怕是细雨,也不会轻易渗入。
      三百多年前,它曾穿在康熙的身上。我没有查出康熙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下穿过这件雨裳,但康熙曾穿过它,是确信无疑的。我想象着在某一个细雨如雾的清晨,他们穿着这件雨服前去参加皇帝的御门听政。雨衣包裹着他,雨包裹着雨衣。朱红色的雨衣在风中鼓起,像一座移动的红色宫殿,在雨幕中愈显神秘。
      斗败吴三桂那一年,康熙28岁,他和他的王朝,正值青春好年华。他穿着这件雨服,在王朝春天的雨里出没,转眼就没了踪影。我眼前只剩下雨,仿佛从三百年前,一直下到今天。
    紫禁城里,不再有皇帝。
    城外,农民正摊开手掌,迎接一场春雨。
   
   
   
   


展开
目录


    钟  鸣/ 立春
    祝  勇/ 雨水
    陆春祥/ 惊蛰
    蓝  蓝/ 春分
    杨  键/ 清明
    郑骁锋/ 谷雨
    赵荔红/ 立夏
    文  河/ 小满
    爱  松/ 芒种
    周晓枫/ 夏至
    沈  念/ 小暑
    黑  陶/ 大暑
    江少宾/ 立秋
    蒋  蓝/ 处暑
    庞余亮/ 白露
    汗  漫/ 秋分
    周华诚/ 寒露
    傅  菲/ 霜降
    葛水平/ 立冬
    阿贝尔/ 小雪
    人  邻/ 大雪
    庞  培/ 冬至
    柯  平/小寒
    陈  漠/ 大寒
    附:苇岸/1998:24节气
    于坚/ 春至兮归我故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