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绝不仅仅是在物质实力上的崛起,而且还必然是在文化和制度上的崛起。人类社会是由若干实践场域组成,不同实践场域以地域、国家、地区或者文明为界区别开来,让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随着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发生转型变化,生成于其他文明实践场域的经验也可能上升为国际规范。“自由和平”与“发展和平”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建立起互补性共生关系,帮助维和行动东道国在制度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学界关于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研究在2010年前后到达一个高峰期。现有相关文献研究的主要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动机以及相关政策态度变化的原因。这些研究的出发点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社会化进程,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中国为何及如何从一个体系外的国家,逐步演变成为维和规范的接受者。也就是说,在国际制度体系的层面,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一个纯粹的规范学习者和接受者。
大国崛起绝不仅仅是在物质实力上的崛起,而且还必然是在文化和制度上的崛起。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上台,提出要有自信,要积极参与国际制度体系的变革,提升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2014年3月,习近平在德国柏林发表演讲时,提出并阐释了“中国方案”的理念。习近平表示,中国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联合国的核心会员国和支持维和的中坚力量,中国应当也能够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贡献中国方案,成为联合国维和规范的贡献者和传播者。研究中国对维和规范体系的贡献,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维和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和重要增长点。
人类社会是由若干实践场域组成,不同实践场域以地域、国家、地区或者文明为界区别开来,让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不同实践产生不同的经验、价值、规范或者话语,反映不同地域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尽管长期以来国际制度体系表现为西方规范霸权,但从实践角度看,西方提供的规范反映的只是人类社会某一个实践场域的经验,是一种具有地方特征或者个体文明特征的经验。随着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发生转型变化,生成于其他文明实践场域的经验也可能上升为国际规范。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崛起,积累了具有所在实践场域特色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又在中国不断增强的国力和国际活动能力的推动下,上升为国际规范并在国际上传播。
联合国维和中的中国方案应当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在全球安全治理的规范层面,体现为一种蕴含了中国和平崛起实践经验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范式/规范,另一个是体现中国军队和警察在具体业务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2012年,我在外交学院准备撰写博士论文时,在导师秦亚青教授的指导下提出了“发展和平”(developmental peace)的概念。“发展和平”立足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国内国际实践,体现了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倡导的时代精神——和平与发展。“发展和平”包含了一个开放式的假设:在保持国内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不论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只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可以实现和平。与“自由和平”主张通过激进的方式推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的“处方”不同的是,“发展和平”主张渐进式改革和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尽管“自由和平”与“发展和平”在规范内涵上存在巨大差异,但实践表明联合国维和场域具有容纳两个和平规范的空间。维和行动东道国往往经历过冲突或战乱,国家制度缺失或者不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亟须国际社会帮助带来改变。“自由和平”与“发展和平”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建立起互补性共生关系,帮助维和行动东道国在制度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政策浅析/003
中国的维和理念/012
联合国维和事务与中国维和话语权建设/029
外国维和与中外维和合作
澳大利亚维和警察新体制解析/059
谈奥巴马时代美国的联合国政策/068
中国与欧盟维和合作的机遇与挑战/077
联合国维和中的中国方案
中国崛起与国际规范体系——以联合国维和行动为例/097
规范竞争:谁的规范重要?——一个被忽视的研究议程/116
规范竞争与互补——以建设和平为例/135
联合国建设和平与人的安全保护/158
发展和平:联合国维和建和中的中国方案/180
目录0000 大国崛起与国际和平:联合国维和建和研究文集时评
用发展和平讲“一带一路”的故事/209
中国是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中坚力量/213
马里维和行动的困境与出路/216
为联合国核心事务贡献中国方案/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