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以社会史的视野,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来研究1987-2017年上海都市生活在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中所发生的变动。为了系统记录上海的社会生活变迁,对普通民众的家庭结构、工作安排、社会交往、居住状况、生活方式、态度取向等进行跨时代的分析,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从1987年开始,定期开展综合社会调查,形成一批详尽的数据。非常具有价值。
总序 / 1
前言 / 1
上篇:调查问卷
1987年上海市区居民生活调查 / 3
1991年上海市区居民生活质量调查 / 24
1993年城市居民生活调查(住房与工作) / 47
1995年上海市社会生活品质调查 / 71
1996年上海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 / 84
1998年都市化与社区研究调查 / 95
2005年上海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质量)调查 / 112
2008年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状况调查 / 128
2009年上海市区居民民生状况及社会意愿调查 / 151
2013年上海市民社会心态调查 / 170
下篇:研究论文
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模型探讨(1989年) / 193
来自个体的社会报告: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分析(1990年) / 220
“单位制”与住房商品化(1996年) / 253
住房与中国城市的家庭结构(1997年) / 271
自我意识与身份认同的中俄比较(2012年) / 287
劳动力市场转型的中俄比较(2013年) / 305
个体化赋权:特大城市中新“土客”关系的调适路径(2016年) / 322
“谁是外地人”:大都市居民的地域身份意识及其影响因素
(2017年) / 336
城市住房阶层的幸福感与公平感差异(2017年) / 354
利益威胁、文化排斥与受挫怨恨(2017年) /
本书在学术界的贡献主要在于1)“上海都市社会研究纵贯数据库”的独特性。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类地方性纵贯数据,尤其是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可以说是独一份。本团队计划将此数据开放申请,让全国乃至全球对上海社会变迁感兴趣的研究者来共同挖掘这笔数据财富,本书的出版,将成为对此数据库感兴趣的研究者的首站指南。2)集中展示本所在城市社会学研究领域一脉相承的学术实力,本书收录的学术论文,由所内老中青三代研究者发表,涉及上海的社会分层、生活质量、社会心态、移民研究、社区研究等主题,集中展示了本所在城市社会学研究领域一脉相承的学术实力。3)本书可作为本科生、研究生乃至大众读者了解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社会变迁的一本精选读物。因此,书稿具有出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