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
0.00     定价 ¥ 42.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12714809
  • 作      者:
    孙瑞雪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继《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之后,孙瑞雪全面阐释儿童生命自我创造历程的又一经典之作

·孙瑞雪凝结20年的教育经验,倾心打造关于儿童完整的成长和如何成长为完整的人的教育经典。

·  22年前,故乡宁夏的第一批家长,把心爱的孩子送到我这里,我从此起步。

接着是北京、广州、上海、郑州、昆明、西宁等各地的家长,他们关注着远在宁夏的这个教育,并热情传播它,帮助我一路走到现在。

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他们我回到了心灵的故乡,给了我无尽的爱和对生命秘密的探索。

——孙瑞雪

 


展开
作者简介

孙瑞雪 

中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创始人;

“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创始人;

“儿童敏感期”理论创始人;

专著《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界的新纪元;

多次做客中央电视台《人物新周刊》《心理访谈》《半边天》等栏目,讲述“爱和自由”的教育;

2009年,被评选为“中国教育杰出人物”;

2006年、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进孙瑞雪教育机构幼儿园,连续拍摄16集《敏感期》专题片。

在孙瑞雪老师的带领下,“爱和自由”教育团体深深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以蒙特梭利、卢梭、皮亚杰等人的经典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20年高度专注的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建构、发展和完善了“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思想理论系统、教育教学系统,“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的教育思想系统,敏感期理论系统,以及“爱和自由”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系统。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完整的成长》一书第三次再版。书中修订了一些错误,加了一些注释,旨在更好地为你们——亲爱的读者服务。

书中告诉我们:人的成长从身体开始,经历情绪、感觉上升到心理、认知,然后由精神升华——这是人内在的不同存在层面。这些奇妙的内在部分将协助儿童自己创造出一个的自我。而我们成人已经失去了或未曾珍惜创造完整自我的机会,我们眼生羡慕地看着儿童的成长,并由此反思自己。他们的成长令我们啧啧称奇,也从中重获完整成长的机会。

究竟儿童哪些行为是在进行自我创造,成就他自己,书中都有详尽的表述。

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们一起成长为完整的人。


展开
精彩书摘

婴儿和成人根本不同的、也是高于成人的地方,就是婴儿时刻在成人已经没有感觉的事情中创造着自我。

 

 

这个8个月大的婴儿,站在学步车里,看着父亲从客厅的屋门进来又出去……他安静地观察了一会儿,一动不动,表情很专注,然后嘴巴不自觉地微微张开,像是深深地走进了自己的内部,像一台计算机在沉静地运行一样。他沉浸在自己内在的世界里……然后,他警觉地盯着那扇门。

突然,父亲推开了门,婴儿用最快的速度,带着他的学步车滑冲过去……父亲完全明白他的动机,因此在进门的瞬间,门已经在身后严严实实地被关上了。

婴儿又退回到原处等待……

当父亲再开门出去时,婴儿再次滑冲过去。但是,当他滑到时,门正好又被关上了,父亲被关在了门外。婴儿仿佛知道父亲还会再回来,所以他尝试了很多次,但都没有成功。事实上,婴儿无法出去,因为父亲了解他要出去的愿望,但父亲不想让他出去。

父亲也只是婴儿看到的这世界的一部分,对于婴儿而言,父亲的意义似乎并不比门更多。

非常有趣的是,婴儿在反复尝试之后,放弃了这样的做法。

婴儿开始观察屋门,再次进入自己的内在世界,然后再走出来。他发现门把手上拴着一条白色的布带,于是开始尝试用手抓住这条白色的布带。他努力伸展身体和手臂,抓到了它。然后,他用力拉,可是学步车挡住了门,门无法打开。他开始用身体带动学步车向靠近门把手的一边滑动,门被拉开了一条缝。他继续向一旁滑动,门也逐渐被开大、开大,可是手臂的长度又不够了,手开始抓不住布带了。突然,婴儿松开了手,在松手的空当,学步车旋转着挡在了门和门框之间,然后学步车带着婴儿冲了出去。婴儿仰着头咯咯地大笑起来,父亲在门那边微笑……

屋门依然是原来的屋门,父亲依然是原来的父亲,世界依然是原来的世界,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但婴儿已经变了。婴儿的内在世界已经改变,现在的世界和刚才的已经不同了。

婴儿经历了一个创造自我的历程。

儿童总在绕过或躲过成人有意无意设置的障碍,一步步创造着自己,一步步完整着自己。

10个月前,这个婴儿还是一个胚胎,身体还没有完全成形,作为婴儿的他还不存在。婴儿出生时,身体刚刚形成,那时的他还从来没有使用过手和脚。

现如今,他的意识已经不在手脚上了。他的意识穿过了屋门。随后,他把意识转向了屋门——那阻碍他的意识的东西,并将屋门上的布带和屋门的开启与自己即将出现的能力联系起来。

婴儿和成人根本不同的、也是高于成人的地方,就是婴儿时刻在成人已经没有感觉的事情中创造着自我。

就像成人习惯了光线的明暗,他们想象不到婴儿看见明暗相间的光线所产生的快乐。

我们相信这样的成长过程,相信人的成长都将从身体开始,经历情绪、感觉,上升到心理、认知,然后由精神升华——这是人内在的不同存在层面。这些奇妙的内在部分将协助儿童自己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展开
目录

目 录

开篇语                                                                                         … 001

第一章 什么是完整的成长                                                      … 005

第二章 儿童是自己身体的主人                                              … 009

第一节 什么是主人                                                         … 010

第二节 唤醒身体                                                            … 010

第三节 身体的禁锢对儿童成长意味着什么                        … 013

第四节 不同阶段的身体发展特征                                     … 020

第五节 隐藏在儿童身体里的生命力                                  … 027

第三章 儿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 033

第一节 儿童天然拥有情绪                                               … 034

恐 惧                                                              … 035

伤 心                                                              … 037

喜 悦                                                              … 039

愤 怒                                                              … 040

第二节 情绪共生                                                            … 042

第三节 儿童有认知情绪的内驱力                                     … 045

第四节 怎样陪伴儿童情绪的成长                                     … 047

第五节 儿童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                                     … 053

第六节 伴随情绪,儿童进入生命深处                               … 060

第七节 精神情绪                                                            … 062

第四章 儿童是自己感觉的主人                                              … 075

第一节 感觉是发现的智慧                                               … 076

第二节 感觉是儿童认知的基础                                        … 077

第三节 感觉让儿童发现自己的内在世界                           … 086

第四节 感觉带领儿童进入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                  … 093

第五节 感觉是良知和善(道德)的来源                           … 099

第六节 对感觉的新认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