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世界社会主义热点焦点难点》是个文选性的集子,其中所有文章几乎都是不同时期人们所关心的、有争议的热点难点问题。而这些问题大都属于世界社会主义领域的问题,这就是这个集子如此取名的一个重要缘由。要将这批文章编入一个集子,不得不将它们适当归类,于是全书按问题分成了九类,外加一个“附录”,共计十部分。其中,从“时代·战略·形势·政策”到“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为止,是这个集子的主体。这是从近20多年来在报刊上分散发表的文章中筛选出来的有关社会主义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现在将它们汇集到一起,可起“热点回眸探究”的作用,既可集中起来回眸研究,又可进一步探究这些问题未来发展的趋势。
如何认识当今的时代?几十年来是有不同看法和争论的。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论断,扭转了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老观念,使全党能集中精力搞建设。90年代针对苏东剧变后兴起的“社会主义消亡论”,邓小平又指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总趋势不可逆转”,坚定了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和决心。前者实际说的是“时代主题”,后者实际指的是“时代本质”。将这两方面结合和统一起来,对当今时代的认识就全面而完整了,即时代主题转换了,但时代本质没有变,仍然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尽管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很明确,然而关于时代问题的争论至今仍未停息。
什么是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已成重要的热门话题。现在我们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中国发展的,然而20多年前我们对“发展”的认识、对“要什么样的发展”,在观念上还是很粗浅、不全面的。当年我从“发展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写文章,阐述这些概念的来龙去脉,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特殊性和综合配套性等建议,虽然粗浅,但却是及时和积极的。此外,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应怎么办,也是有争议的话题。中国要不要加入WTO,要不要融入国际经济大潮?当年有不同主张。我在众说纷纭中明确发出过自己的声音。再者,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建设实践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教训,不在这个或那个具体问题上,而在于总的指导思想上。这就是:低估了资本主义,高估了社会主义,看近了共产主义,忽视了封建主义,从而扭曲僵化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可以说,是教条主义、封建主义的特殊结合严重损害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