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麦克利里 1911—2000
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早年做过记者和杂志编辑。1940 年代,他的两部喜剧在百老汇上演。1948 年到1970 年期间,他担任新罕布什尔州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的理事,也是在这里,他为自己的儿子迈克尔创作了这本《狼的故事》。
沃伦·查普尔 1904—1991
美国杰出的艺术家、图书插画家和印刷商。他为童书和成人书绘制过很多经典文本的插图,包括三次与约翰·厄普代克的合作。他还创作出了两种极受欢迎的字体,写了几本凸版印刷的书,包括经典的《印刷文字简史》。
五岁的迈克尔在临睡前要求父亲讲一个新故事,而且还得是一个有“狼”的故事。关于“狼”的故事已经讲得太多了,这位父亲该如何出新求变呢?于是,这个故事在迈克尔的“积极参与”下,不停歇地讲了下去,从平时的睡前时间延伸到周末出游;而故事情节,则沿着读者完全无法预料的走向,自然流向远方……
这部经典之作以父亲和孩子的对话为主要形式展开,温馨新颖。孩子的想象力和父亲的故事讲述能力紧密结合,更凸显出故事的生气勃勃。而父子之间亲密、温暖的情感,也让这本书成为亲子阅读的典范之作。
“你可以在最后杀死这只狼呀。但如果现在让他逃走,我们就可以听到更多的故事!”迈克尔说。听故事时哈哈大笑的孩子一定也会同意迈克尔的说法,因为狼的故事只能永远持续下去。从他们自然的谈话方式和情节的即兴展开,你能够想见写作可能并不是一件难事。但这里也蕴含一些艺术技巧,要讲得有趣,温柔,迷人。对于沃伦·查普尔来说,用简洁的黑白插图来表现彩虹和沃尔多,与《狼的故事》的故事情节一样智慧。
——《纽约时报》
如果今年你只能得到一本书,就选威廉·麦克利里1947年出版的《狼的故事》吧。身为剧作家的麦克利里完美地表现出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状态——有恼怒,有慈爱;有搞怪,有崇拜;当然还有惊喜……这个即兴创作的故事让我们成人与孩子学会如何去爱。
—— 《大众福利》杂志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你可以在最后杀死这只狼呀。但如果现在让他逃走,我们就可以听到更多的故事!”迈克尔说。听故事时哈哈大笑的孩子一定也会同意迈克尔的说法,因为狼的故事只能永远持续下去。从他们自然的谈话方式和情节的即兴展开,你能够想见写作可能并不是一件难事。但这里也蕴含一些艺术技巧,要讲得有趣,温柔,迷人。对于沃伦·查普尔来说,用简洁的黑白插图来表现彩虹和沃尔多,与《狼的故事》的故事情节一样智慧。
——《纽约时报》
如果今年你只能得到一本书,就选威廉·麦克利里1947年出版的《狼的故事》吧。身为剧作家的麦克利里完美地表现出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状态——有恼怒,有慈爱;有搞怪,有崇拜;当然还有惊喜……这个即兴创作的故事让我们成人与孩子学会如何去爱。
—— 《大众福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