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是一只猴子》是一本极具东方艺术之美的木刻版画绘本,让孩子体会爱的温柔与智慧的力量。
☆《出版家周刊》《学校图书馆杂志》推荐读物,“如同《伊索寓言》,是道德哲学的一块瑰宝”。
☆6个动物寓言,6个人生品质。珍妮·李用轻松巧妙的方式,将寓言故事改写得平和亲切,每个故事都简洁而克制,以动物为主角来讲述关于友谊、智慧、爱等主题,传达了巨大的同理心。
☆《我曾经是一只猴子》采用木刻版画作为插图,别具特色,十分出彩,作者虽是美国人,却对东方艺术有着极强的领悟,结合了木刻的力量感和如同中国丝帛画般的流动性,营造了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场景。
☆随书赠送填色卡5张。
一天早晨,一场季风暴雨席卷了森林。困在风暴中的一只小猴子找到了一处避难所,那是一个藏在废弃寺庙乱石堆里的小洞穴。这里还躲着不少动物——一头狮子、一只豺狼、一只乌龟、一只鸽子。洞穴里空间很小,动物们拥挤着吵了起来。这时,隐藏在角落里的一尊佛像活了过来。“别吵了,孩子们,”佛像说,“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这是一本极具东方艺术之美的木刻版画绘本,以森林里的动物为角色,讲述了六个关于宽容、真诚、智慧、勇敢、坚忍、友善的寓言故事。从聪明的猴子机智地战胜鳄鱼的故事,到啄木鸟和绿龟勇敢营救朋友的故事,这些优美有趣的寓言配以令人赞叹的版画插图,形成了此书美与智慧的结合。
一群动物,在一个洞穴里躲避暴风雨,听到一尊佛像在说话。他讲的六个故事让动物们平静下来,并教会他们智慧。《我曾经是一只猴子》如同《伊索寓言》,是道德哲学的一块瑰宝。
——《学校图书馆杂志》
书中的版画插图,结合了木刻的力量感和如同中国丝帛画般的流动性,在柔和的色彩和有力的黑色线条下营造出宁静的风景。喜欢《伊索寓言》和《原来如此的故事》的人同样会被《我曾经是一只猴子》里的角色迷住。
——《出版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