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陈云在东北
0.00     定价 ¥ 9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205094096
  • 作      者:
    政协辽宁省委员会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 出 版 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内容介绍
  《陈云在东北》以丰富详实的史料,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许多亲历者的回忆文章,对陈云在东北的光辉业绩进行客观、真实、生动的记录,是一部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读物和党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陈云在东北》:
  反动派一定要被打倒,胜利一定要来到
  我才从北满来,可以代表北满的同志们,向在座的同志们、向南满的同志们致谢!有你们在这里扯住敌人的大腿,使北满能争取更多时间开展工作,巩固阵地。要按功劳来说,南满的同志们是第一功。你们辛苦了!
  在朱总司令六十大寿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祝贺他,祝他健康,寿比南山!
  朱总司令是个老军人,远在辛亥革命时,他就参加了那次革命。此后,因为袁世凯想当皇帝,朱总司令和蔡锷他们还领导进行讨袁战争。后来他曾出洋到外国,最后到了苏联。他认为中国革命就应该向苏联学习。一九二六年回国后便参加了北伐战争与大革命运动。到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叛变了革命。朱总司令又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并率领起义余部与毛主席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合,创立了工农红军。以后就是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新四军。在自卫战争中,进人东北地区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与东北抗日联军大会合,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了。这支一百五十多万的人民军队,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创建起来的。
  这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只有四个大字,就是“越打越大”,其实也是两个字,就是“打”和“大”,“大”是“打”的结果。在井冈山初期,我们只有一二千人,到中央苏区时,全区人口才不过二百五十万人。抗日战争开始时,我们只有陕北一些县,到现在我们进行自卫战争,光战场就分东北、华北、华中好几个了。早先苏区只有一个井冈山,现在我们解放区里有五台山、吕梁山、太行山、泰山、长白山……简直数不清了。我们的武器、人员更不知强大了多少倍。“打”是说明二十年所经过的曲折道路。我们并不是早先就有地盘,而是慢慢地招兵买马发展起来的,是从长期艰苦奋斗中壮大起来的。越打越大,就是我们人民军队发展的规律。过去二十年如此,今后还是如此。
  现在朱总司令又领导我们进行自卫战争。这个战争的前途如何?毛主席、朱总司令告诉我们八个字,也就是《解放日报》社论上写的“蒋军必败,我军必胜”。这是因为蒋介石有很多的困难。
  第一条,蒋介石野心太大。他样样都想要,想把解放区全拿过去,想把我们全部消灭。可是他的兵力不够,布置不过来。这就叫要求大,本钱少。
  第二条,蒋介石统治区人民生活苦得很。在抗日战争时,他发国难财、老百姓受剥削还能勉强咬牙熬下去,名义上也算一切为了抗日。但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打内战,更厉害地剥削压榨老百姓,他们就再也受不住了,就会反对蒋介石。
  第三条,蒋介石虽有美械装备,比我们缴获的日式装备稍微好一些,但他的兵心厌战。因此,真正上了火线拼上刺刀,他们就有许多交枪的。这次歼灭国民党军第二十五师,就有很多早先我们释放的俘虏领头放下武器。
  因此,我们完全有信心说,这个自卫战争打下去,蒋介石反动派一定要滚蛋,最后胜利的一定是老百姓,是人民的军队。
  现在,我们要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仗要打好。在正面,我们集中兵力多打歼灭战,就像这次歼灭二十五师一样。在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牵制敌人。敌人越分散,守兵少,就越易被我们消灭掉。这是专对着蒋介石第一条困难来的。蒋介石兵力不够,就好比生着肺病,我们把仗打好,使他从肺病第一期发展到第二期、第三期,一直把他送进棺材去。蒋介石兵力消耗越大,他就要设法补充,就必然要抓壮丁、抢粮食,必然逼起民变,民变就是反对蒋介石的第二战场。只要我们仗打得好,蒋介石内部起义、反对内战的军队也就更多。
  第二件,依靠人民。现在我们在农村,也就是要依靠农民。我们和农民的关系是,没有农民就要不得了,有了农民就是了不得!东北的情形目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东北,我们有兵、有干部,武器装备都好,只缺少个群众条件。有的同志以为东北老百姓落后,其实这是不对的。关内解放区的老百姓好,但那是八年抗战的成绩。现在东北的群众工作只有半年,半年和八年相比,时间上相差十五倍。但是,东北的老百姓一定能发动起来。原因是东北人民有百分之七十缺少土地,我们进行土地改革,满足他们的土地要求,群众就会拥护我们。在长春以北陶赖昭地方,马斌同志在那里领导群众分粮分地,敌人隔着松花江打炮,地主吓唬农民说,中央军过来杀你们头,但是农民回答:“明天杀头就杀头,今天我还是要粮食吃饱肚子。”他们还是把粮食拿走了。这完全证明农民是要土地的。当然,东北农民没有军事经验,看见我们军队走了,就以为大局已定,天下归国民党了。反动的地主也无经验,也以为我们永远走了,就报复鞭打那些翻身的农民。但是,我们却是“泡蘑菇”的,走了又回来了,又把反动势力打下去,农民再翻过身来。这样,农民的军事经验就增加了,知道我们并没有走。就会欢迎我们、帮助我们了。东北农民的政治经验也不够,开始听我们宣传,对蒋介石是好是坏,总是半信半疑,直到他亲眼看见蒋介石的罪行,他们的政治经验也就丰富了,明白了到底谁好谁坏。有的同志以为现在正在打仗,来不及搞群众工作。但是,我却说一定能把群众工作搞起来,因为毛主席上井冈山后,连六个月的群众工作也没有,蒋介石就派军队“进剿”了。他们是边打边搞,那时候有兵,没有干部,没有工作队,没有时间,也没有工作经验。现在,我们在东北,有兵,有干部,派下去的工作队不知有多少,积累了二十年的经验。现在的条件总比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好得多。我们依靠人民,第一条就是领导群众翻身,做群众工作。第二条我们部队要特别注意群众纪律。农民看我们,开始先看我们对待老百姓的态度,尔后才看政策。如果我们的群众纪律不好,老百姓讨厌我们,就等于打了败仗。反之,我们纪律好,老百姓说好,就等于打了个胜仗。
  第三件,是站好个人的岗位,积极工作,加强责任心。我们要勇敢地去迎接困难的任务。哪里有困难,就向哪里去,战胜困难。退却逃跑,躲避困难,是可耻的。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记忆永恒

第二部分 ·珍贵文献
长春及吉林局面必须来一批干部才能支持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在一周内必须组成三个大团的机动部队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四日)
将主力部队及军事干部分散各县建立政权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十日)
主动退出哈市,建立北满根据地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一日)
速调五个老的主力团来北满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六日)
新部队必须集中求得巩固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七日)
建议发表文告声明我对东北的主张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北满现状及我之方针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加强医巫闾山以东武力的意见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预防部队冻伤减员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如确已放弃独立占东北,我主力应重新部署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
什么是北满群众迫切的要求?
(一九四六年一月四日)
县委必须实质上成为农民运动委员会
(一九四六年一月六日)
二师、七师取直道向指定地点前进
(一九四六年一月九日)
开拓地、满拓地的分配政策
(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七日)
打破国民党关于抗联尚不合法的说法
(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在东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八日)
七师的任务
(一九四六年二月一日)
目前剿匪之政策
(一九四六年二月五日)
对黑龙江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九四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在通河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三日)
为李兆麟被刺杀事给北满分局各省工委的电报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三日)
争取我在东北优势以利谈判
(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日)
坚决消灭盘踞仙洞地区之股匪
(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力争在苏军撤退后占领哈尔滨与齐齐哈尔
(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不惜局部一时损失,力争全局长久之胜利
(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进占齐市应注意事项
(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必须有再打的准备
(一九四六年四月四日)
关于锄奸保卫工作的训令
(一九四六年四月五日)
人城纪律细则
(一九四六年四月六日)
争夺哈市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一日)
剿匪工作指示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三日)
北满根据地建设的进展状况
(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日)
哈尔滨市近况及目前主要工作
(一九四六年五月二日)
对投降土匪的方针
(一九四六年五月六日)
发扬马斌式的群众工作
(一九四六年七月三日)
东北的形势和任务
(一九四六年七月七日)
发动农民是建立东北根据地的关键
(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三日)
争取先机挤走伪满票
(一九四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图们办事处的性质与任务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反动派一定要被打倒,胜利一定要来到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日)
辽东敌后的情况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全党全军坚持南满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六日)
各个击破敌人,争取南满的坚持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坚持南满根据地的斗争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一一九四七年四月)
东西北满配合行动,以援助南满
(一九四七年一月二日)
保卫扩大长白山,坚持敌后三大块
(一九四七年二月七日)
不反对大豆出境为好
(一九四七年二月十三日)
早筹金融善策
(一九四七年三月五日)
东北须有教育、保存干部的学校
(一九四七年三月八日)
严格执行俘虏政策
(一九四七年三月九日)
今后南北战场的配合程度应更加密切
(一九四七年四月七日)
健全党内生活
(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二日)
东北敌我力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和东北建党问题
(一九四七年五月八日)
消灭敌人,发动农民
(一九四七年六月六日)
金融变动的应对办法
(一九四七年六月八日)
克服缺点就是增加力量
(一九四七年七月一日)
革命胜利的希望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大
(一九四七年七月九日)
对野战军经费以不定自给任务为有利
(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七日)
安东、辽南土改要既透且快
(一九四七年九月九日)
辽东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教训
(一九四八年四月十六日)
关于图们口岸办事之决定
(一九四八年六月三十曰)
把财经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上来
(一九四八年八月)
学习并走向计划生产
(一九四八年九月一日)
关于新收复区敌我货币比值及对策问题
(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东北财经问题
(一九四八年十月八日、十一日)
庆祝松花江桥修复通车
(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三日)
关于沈阳接收情况的报告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第四号)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接收沈阳的经验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中央同意组成专门班子接收大城市给陈云的复示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沈阳接管经验之补充报告
(一九四九年一月)
在沈阳工人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一九四九年一月五日)
关于审查抚顺制铝厂初步设计议定书的报告
(一九五二年二月九日)
抽调技术员工支援鞍钢建设
(一九五二年四月)
合理调整粮食供销矛盾(节选)
(一九五七年七月、八月)

第三部分 ·深切怀念
为接管和建设大城市创造经验
——韩光谈陈云
永远的怀念
——郭峰谈陈云
忆陈云同志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的革命实践
钟子云
陈云同志与北满根据地的创建
于千
在北满分局工作的日子里
孙仪之
陈云同志与辽宁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
深切缅怀陈云同志为加快辽宁振兴
建设和谐辽宁而努力奋斗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
陈云同志坚持南满根据地的决策与实践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
记陈云同志领导南满斗争二三事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殷切的期望和嘱托
——陈云同志对我国重工业基地建设的关怀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论陈云同志对党领导经济工作思想的理论贡献
王意恒王超郭作为
南满斗争的胜利闪烁着陈云同志杰出军事指挥才能的光辉
杨孝君刘维
陈云同志领导接管沈阳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的最初体现
王超
特殊使命,卓著功绩
——记陈云同志领导接管沈阳
徐斌
记陈云同志对沈阳造币厂的关怀
王纪元
陈云同志拯救了瓦房店轴承厂
王生福
记鞍钢恢复和建设的两个重要历史关头
张同舟
煤都人不会忘记
——陈云同志视察抚顺纪实
刘品荣
陈云同志关心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二三事
章伯垠
蓝天碧水做证
——陈云同志关心本溪环保工作纪实
刘颖萍
百年诞辰日缅怀奠基人
——陈云同志视察抚顺铝厂
周新哲
陈云同志在辽宁
高峰王效伯
回忆陈云同志教诲
王宏伟

第四部分 ·光辉足迹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1年
1973年
1975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8年
1992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