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原》:
中原曙光
——辛亥革命在河南
清朝末年,清政府政治日益腐败,外敌接连入侵,内外交困,民不聊生,晚清政权摇摇欲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纷纷发动武装起义,以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共和政体。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爆发的由革命党人领导的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随后,全国各地的革命活动风起云涌,地处中原的河南也点燃了革命烈火。
在武昌起义前后,一大批河南籍留日学生在孙中山的号召下,回国参加革命。其中,许昌籍留日学生、同盟会会员张钟端,受同盟会派遣,于1911年夏天,回国参加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张钟端主动请缨,到当时的河南省府开封领导发动武装起义。
此时的河南革命热情高涨,信阳、驻马店、南阳等地先后发起几十次大大小小的武装起义。回到开封的张钟端积极联络同盟会会员、留日学生、新军、警察以及红枪会、仁义会等民众团体。不久,张钟端被革命志士们推举为河南革命军总司令,团结在他周围的革命军队伍人数达数千人。为了便于统一指挥,他按照军事编制任命了革命军协统、敢死队队长、暗杀团团长、督队长等,并决定于12月22日夜发动武装起义。
12月22日深夜10时许,黑暗中的开封城一片沉寂,但设在开封优级师范学堂的革命军司令部却异常地紧张而忙碌。昏暗的灯光下,张钟端等数十名革命军领导人正在紧张地进行战前部署。根据司令部的计划,夜里11点整,分布在开封城里的几个起义地点将同时点火为号,围攻巡抚房、弹药库、驻军地等清军重要场所,同时,等候在城外的红枪会、仁义会组织将同步攻城,里应外合,一举占领开封,宣布独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正当起义队伍整装待发之际,由于混进革命队伍中的清兵军官告密,深夜10点半左右,河南巡抚齐耀琳率清军围攻革命军司令部,同时进行全城大搜捕。当夜,原定举火为号的几个起义地点也被清军摧毁,包括张钟端在内的数十名革命军人被逮捕,开封起义不幸失败。
张钟端等人被捕后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河南巡抚齐耀琳审问张钟端:“你们引匪聚众,放火暴动,若不承认,以大刑处之。”张钟端坚持不承认自己是土匪。被毒打后,他愤然回答:“你们以为我是什么人我就是什么人,日后自有公论。”齐耀琳又问:“你是什么职务?”张钟端正气凛然地回答:“我是河南军政府总司令兼参谋长。”齐耀琳继续问其同党共有几人,张钟端回答道:“除汉奸以外,都是我的同党!”齐耀琳无计可施,于12月24日将张钟端等11名革命党人残忍杀害。张钟端等人在遇害时,毫无惧色,沿途高呼:“共和万岁!”“革命万岁!”“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现在长眠于开封市禹王台公园辛亥革命纪念园。
河南的辛亥革命虽以失败告终,但辛亥革命所倡导的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人人心。河南渴望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走上自强民主、繁荣昌盛之路,一些先进的社会思潮开始在河南传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