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读书,带我去山外边的海
0.00     定价 ¥ 3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11561152
  • 作      者:
    陈行甲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诗歌是人类精神的载体,具有穿越时空和直抵人心的力量。本书精选的十八首诗歌,均围绕着“山”与“海”的意象。通过对其的注释、翻译与赏析,向读者传达诗人的所思所感,也分享了作者对于诗歌不同理解。本书语言生动流畅,分析深入,为读者学习、理解诗歌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展开
作者简介

陈行甲,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原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我是演说家》第五季全国总冠军。2016年辞去公职专事公益。与公益人物刘正琛联合发起联爱工程,通过“儿童癌症综合控制”公益实践,探索因病致贫的解决办法。2019年1月,被《公益时报》评选为2018 年度中国公益人物,被《环球人物》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刊专题报道。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8年到巴黎大学留学。从事文学翻译长达7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在中国古诗英译方面,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一人”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100多本,包括《诗经》《李白诗选》《红与黑》《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曾获国际翻译界至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陈昶羽,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生,现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硕士研究生。曾获得世界大学生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诗经开始,按历史脉络,梳理了十八首代表着山与海的灵魂的诗歌。并由陈行甲主编,许渊冲先生翻译,陈昶羽撰写注析,付俊、蔡勇两位画家绘制插图。不仅能够带领孩子们品味诗歌的语言艺术,了解诗中的汉唐气象,更能带领山里的孩子去看山外边的海,点燃他们心中的梦想。


展开
精彩书摘

海思

梁衡

没有见过海,真想不出她是什么样子。
    眼前这哪里是海呢?只有水,水的天,水的地,水的色彩,水的造型。那如花盛开的浪,时起时伏的波,星星点点的雨,湿湿蒙蒙的雾,一起塞满了这个蓝天覆盖下的穹庐。她们笑着、叫着,舔食着天上的云朵,吞没了岸边的沙滩,狂呼疾走,翻腾飞跃。极目望去,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如冲锋陷阵的大军;那由地心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像秋风田野上盛开的棉朵。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来到脚下时便成一道道齐齐的水墙,像一匹扬鬃跃蹄的野马,呼啸着扑上岸来,“啪”的一声,一头撞在那些高大的礁石上,顷刻间便化作了点点水珠和星星飞沫。还不等这些水珠从礁石上退下,又是一排水墙,又是一声巨响,一阵赶着一阵,一声接着一声,无休无止,无穷无尽。倒是水雾里的那几只海鸥在悠闲地盘旋着,打着浪尖。我站在礁石上,任海风鼓满襟袖,任浪花打湿鞋袜,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我立即被冲洗得没有一丝愁绪,没有一星杂虑。而那隆隆的浪、滚滚的波,那浪波与礁石搏斗的音乐,又激荡起我浑身的热血。啊,原来是这个样子!
    每天,我在海边散步,便被织进一张蓝色的大网中。我知道这水和空气本是透明无色的。但天高水深,那无数的“无色”便织成了这种可见而不可触的蔚蓝色,似有似无,给人一种遐想,一种缥缈,一种思想的驰骋。朱自清说,瑞士的湖蓝得像欧洲小姑娘的眼,我这时却觉得这茫茫的大海蓝得像一个神秘的梦。

渐渐地,我奇怪这海的深和阔。那滚滚的海流何来何去?那万丈长鲸,何处是它的归宿?那茫茫的彼岸又是什么样子?我想起书上说的,在那遥远的百慕大海区,舰艇会突然失踪,飞机会自然坠落。在大西洋底,有比喜马拉雅山还高的海岭在起伏,有比北美大峡谷还深的海洋深谷在蜿蜒。还有那海底的古城,那长满了绿苔的墙,那曾是住宅和商店的房。真不知这一片深蓝色中还有多少个这样的谜。本来,不管是亚洲高原上的大河,还是澳洲大陆上的小溪,都将在这里汇合;不管是杨贵妃沐浴过的温泉,还是某原子能电厂用过的冷水,都要在这里相聚。时间和空间在大海里拥抱。太阳晒着将这一切蒸发、循环;台风鼓着,将它们翻腾、搅拌。亿万年的历史,五大洲的文明,纵横相间,一起在这里汇拢,融进这片深深的蓝色。科学家说,物质是不灭的,那么捧起一掬海水,这里该有属于大禹那个时代的氢,也该有哥伦布呼吸过的氧。于是,我明净的心头又涌上一汪蓝色的沉思。
    我从海湾的那边返回时,是乘的船。风平浪静,皓月当空。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漂荡。我躺在铺位上,倾听那海风海浪的细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不由想起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本来,地球上并没有生命,是大海这个母亲,她亿万年来哼着歌儿,不知疲倦地摇着,摇着,摇出了蜉蝣生物,摇出了鱼类,又摇出了两栖动物、脊椎动物,直到有猴、有猿、有人。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地从大海里走来。难怪人对大海总是这样深深地眷念。人们不断到海边来旅游,来休憩,来摄影、作画、寻诗觅句,原来是为了寻找自己的血统,自己的影子,自己的足迹。无论你带着怎样的疲劳、怎样的烦恼,请来这海滩上吹一吹风、打一个滚吧,一下子就会返璞归真,获得新的天真、新的勇气。人们只有在这面深蓝色的明镜里才能发现自己。
弃船登岸时,我又转过身来,猛吸一口这海上带咸味的空气。


展开
目录

开篇的话

带着他们跨越人生的山与海?          陈行甲?        002

诗歌对于我们人生的意义?            陈行甲?        009

山与海的诗歌赏析

(一)诗经·采薇?                  西周 /《诗经》 ?016

(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南朝 /《文选》 ?028

(三)观沧海?                      东汉 / 曹操?    035

(四)春江花月夜?                  唐 / 张若虚?    044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 王勃?      056

(六)望月怀远?                    唐 / 张九龄?    063

(七)登鹳雀楼?                    唐 / 王之涣?    071

(八)使至塞上?                    唐 / 王维?      078

(九)行路难·其一?                唐 / 李白?      085

(十)望岳?                        唐 / 杜甫?      09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