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国家智囊:兰德公司如何影响世界
0.00     定价 ¥ 12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图书馆
  • ISBN:
    9787121353352
  • 作      者:
    真溱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作者真溱,原为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总工程师,图书馆学、情报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智库与决策、情报政策与业务、信息组织和大数据技术。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科技信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信息研究学院做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有《国家窃听》一书。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家智囊——兰德公司如何影响世界》是一本严谨的非虚构性读物。从1945年的“36小时战争”,到21世纪末的“未来战争20××”,美国的兰德公司无疑是多场国际大戏的重要角色,其中成功和失败、正确和错误深度交织。作者用细腻的文笔、丰富的史实,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奇闻秘辛,叙述了杜鲁门、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等美国总统,阿诺德、李枚和麦克纳马拉等美国军政要员,科尔博姆、布罗迪、沃尔斯泰特、艾斯伯格、安德鲁·马歇尔等众多兰德“明星”共同演绎的历史篇章,既有和平与光明,也有争斗与黑暗,传递出一种细腻、生动的现场感受,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对于系统分析、净评估和了解美国国防战略等错综复杂的问题,本书提供大量有助益的资料。

  《国家智囊——兰德公司如何影响世界》适合对美国军事、国防及其智库决策机制感兴趣或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读者。    

  《国家智囊——兰德公司如何影响世界》人物索引请到“华信教育资源网”图书频道下载。


展开
精彩书评

  读完这本著作,深深感谢作者的辛劳,有感于许多史实的陈述,更引发一些感慨和瑕想。兰德公司以研究军事尖端科学技术和重大军事战略而闻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研究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决策咨询机构,影响着美国政府的重大决策,为美国发展和巩固世界强国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书作者思想观点成熟,以清晰的思路、独特的视角、叙事的手法,深入剖析美国近代以来重大事件背后兰德公司的成长发展历程,尤其是在美国重大政治和军事问题研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该书是一部史料翔实、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研究美国智囊机构的图书。
  大国崛起,必须有强大智囊团的支撑,中国正在走向辉煌,更需要一批层次高、范围广、前瞻性强的国家智库。本书的出版发行将会在中国智库建设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借鉴作用,对广大军事人员、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学者研究相关问题具有很好的学习参考与应用价值。
  ——黄安祥,空军某学院教授、军队科技领军人才、中国仿真学会常务理事

  本书介绍了美国国家智囊机制,还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多年美国面临重大危机和挑战中各方对智囊的需求、态度的变化、建议的采纳和激辩过程,从而说明了美国智囊建设的机制、作用、矛盾、对抗和巨大影响。在我们国家智库建设中,正确借鉴本书对国家智囊的多维度总结,将在国家科学决策中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
  ——戴国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

  兰德公司为冷战期间的美苏竞争提供了相当部分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大都较为熟悉,但是人们往往对这些理论的起源和来历不甚了了。本书讲述了这些理论背后的故事,使人们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这是一本有益、有趣的书。
  ——吴日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从浩如烟海、纷繁复杂的公开信息资料中析取对事物对象的正确认知殊为不易,以严谨的态度、轻松的笔法呈现严肃主题,使读者在不经意中蓦然警醒并产生强烈共鸣,更是信息学者要追求达到的理想境界。本书作者对兰德公司进行的历史解读,娴熟而充分地运用了信息分析工作的专业技巧和工具,在对开放性信息进行的全谱扫描和感知构建上,堪称实操典范。作者利用报告文学的体例特质,将复杂而神秘的国家智囊机构运作揭示得淋漓尽致,在保持可读性的前提下,澄清了诸多流传于世的误解,充分展示出对信息进行感知刻画的能力。本书既是一部以通俗形式表达的严肃思考作品,又是一个信息分析专业教育难得的实习示范样板。诚可谓:全谱扫描、深刻解读,呈洞悉之功底;娓娓道来、拨云见日,展刻画之精妙。
  ——王延飞,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事

  《国家智囊》以著名决策咨询机构兰德公司的诞生与发展为主要脉络,介绍了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重大决策产生的前因后果,揭秘了隐藏在美国政府背后神秘智囊的作用,让我们了解了美国政府决策向科学化发展的演变过程,也理解了重大决策产生过程中的种种机缘。从今天美国的决策中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的模式和身影。
  它既是一部充满历史纵深感的过程的演变历史,又是一幅向科学决策转型的发展全景图。引人入胜,值得一读!
  ——胡晓峰,国防大学教授、中国仿真学会副理事长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著作。兰德公司是国际著名的智库公司,是与超级强权同生的国家智库。今天,有人希望中国拥有兰德公司一样的智库。兰德公司自揭内情鲜见,有许多不为世人了解的内情。我们对兰德公司的了解到底有多少?我们知道兰德公司的复杂起源?我们知道漫长的冷战岁月,兰德公司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作用?《国家智囊》在追根溯源,在分析兰德公司是如何崛起的。如同作者过去的著作,《国家智囊》也是使用大叙事方法进行决策研究的力作,在一些重要议题上有重要的新发现。
  ——庞中英,中国海洋大学“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

展开
目录

Chapter 01 研发大计

大战临近,美国国防科研如何实现军民结合  /003

强硬的军方代表,布什的手腕  /009

科学研发处,实现美国科研力量总动员  /014

战后的美国国防科研何去何从,众说纷纭  /020

“无垠的边疆”与迟到的“国家科学基金会”  /023

阿诺德将军和他的科学顾问  /028

兰德计划建立  /037

兰德计划的合同之争  /043

参考文献  /048


Chapter 02 逆风而动

第一份兰德报告  /058

“忙人”鲍尔斯与他的“兰德梦”  /063

航空巨头间的貌合神离  /068

择帅之难,科尔博姆之忧  /075

风起云涌的美苏冷战,兰德计划的大舞台  /081

运筹之学,兰德计划的数学基因  /086

为“统一空战理论”招兵买马  /091

与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分道扬镳  /098

参考文献  /105


Chapter 03 奠基之作

冷战之初的热战规划  /117

“战略轰炸系统分析”,兰德首个大项目  /123

帕克森初露锋芒  /128

美军的核武库  /133

总统连任,美军“预算之痛”继续  /141

海军之乱,超级航空母舰不敌远程战略轰炸机  /146

无法令人满意的“应急研究”  /153

不被接受的逆耳之言  /158

项目失败,方法存活,兰德公司留存  /164

参考文献  /173


Chapter 04 核武阴云

超级炸弹与核武库升级  /184

“绝对武器”,布罗迪之言  /190

兰德为“超级炸弹”推波助澜  /198

“大规模报复”,被误读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205

海外基地研究,沃尔斯泰特打造“系统分析”典范  /213

奥根斯坦巧妙加速美国空军洲际弹道导弹计划  /222

研发弹道导弹的三军作为  /230

兰德改变了“盖瑟委员会”的研究主线  /238

参考文献  /244


Chapter 05 坚持与放弃

兰德公司与美国太空监视  /260

从“轰炸机差距”到“导弹差距”,故意的误导  /268

系统开发公司与兰德公司分离  /275

放弃研究卫星,还是继续?这是一个两难问题  /283

美国空军为什么收紧对兰德计划的管控  /290

空军主导的“单一集成行动规划”  /299

来自汽车公司的国防部长  /306

考夫曼的“只打军事目标”策略  /314

艾斯伯格的答案  /321

参考文献  /327


Chapter 06 得失之间

“柏林墙事件”危急边缘的“兰德声音”  /342

“祖科特指令”,兰德公司头上的紧箍咒  /350

“奇爱博士”与他的民防计划  /357

“规划—计划—预算—系统”,兰德的贡献  /365

从“只打军事目标”到“确保摧毁”  /373

客观还是虚妄:越战泥潭的诱惑与选择  /380

直面空军,兰德公司还需选择  /389

新总裁罗温梦碎  /395

参考文献  /403

 

Chapter 07 走向变革

基辛格借力安德鲁·马歇尔,重建净评估职能  /415

兰德与美国对越政策  /423

艾斯伯格义无反顾,公开“五角大楼文件”  /432

马歇尔另辟蹊径,建立净评估概念框架  /440

度过难关,兰德获转机  /448

马歇尔在“空中掩护”之下推进净评估  /457

兰德战略评估系统,是如何偏离设计者的方向的  /465

“自豪的先知”兵棋推演  /473

“军事变革”的舶来与实践  /480

参考文献  /490

后记  /50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