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子弟马克思与贵族出身的燕妮自幼比邻而居,长大后,二人勇敢相爱并私订终身。订婚不久,马克思便远赴柏林大学求学。1836年10月—12月间,炽烈的爱与浓浓的思念化作笔端的一行行诗句,便有了这三部爱情诗——《爱之书》一、二部和《歌之书》。这些隐秘的诗作洋溢着幸福与欢乐的同时又充满着忧伤,于马克思生前从未发表;与他的浩瀚如海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相比,为数甚微,但却是研究马克思早年思想和活动、情趣和抱负的宝贵材料,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映现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
两重天
致燕妮
乘马车赴柏林途中
森林隐约闪现,
峰峦渐渐模糊,
山川林木往后奔,
目光也挽留不住。
群山和万木如在画中,
看上去真要凌云参空,
一转眼,不知哪位神仙,
精巧地让景物变幻西东。
想留住那一派好景——枉费心肠,
远方朦胧的幻影真令咱神往。
而心灵却是冷冷、空空,
永远也不会暖暖、融融。
只有一瞬间心里觉得
幸福、愉快和平静,
但马上又奇怪地云散烟消,
而恶毒的萨蹄尔就在发笑。
景色一幕幕掠过车旁,
一切都是一去不复返。
恰似海上湍流带我们飞奔,
周围是浪花飞溅,怒潮激荡。
应时而生的《旅伴文库》其主旨便是倡导“带一本书在路上”,让精品图书成为旅行者的精神伴侣,在旅行热潮扑面而来的同时,也要让全民阅读热潮相伴而去,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现实。
——聂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