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
韵文之兴,当以民间歌谣为最先。歌谣是不会做诗的人(最少也不是专门诗家的人)将自己一瞬间的情感,用极简短极自然的音节表现出来,并无意要它流传。因为这种天籁与人类好美性最相契合,所以好的歌谣,能令人人传诵,历几千年不废。其感人之深,有时还驾专门诗家的诗而上之。
诗和歌谣最显着的分别:歌谣的字句音节是新定的,或多或少、或长或短,都是随一时情感所至,尽量发泄,发泄完便戛然而止。诗呢,无论四言、五言、七言,乃至楚骚体,最少也有略固定的字数、句法和调法,所以词胜于意的地方多少总不能免。简单说,好歌谣纯属自然美,好诗便要加上人工的美。
但我们不能因此说只要歌谣不要诗,因为人类的好美性决不能以天然的自满足,对于自然美加上些人工,又是别一种风味的美。譬如美的璞玉,经琢磨雕饰而更美;美的花卉,经栽植布置而更美。原样的璞玉、花卉,无论美到怎么样,总是单调的,没有多少变化发展。人工的琢磨雕饰栽植布置,可以各式各样月异而岁不同。诗的命运比歌谣悠长,境土比歌谣广阔,都为此故。后代的诗,虽与歌谣画然异体,然歌谣总是诗的前躯。一时代的歌谣往往与其诗有密切的影响,所以歌谣在韵文界的地位,治文学史的人首当承认。
……
展开